C/S架构是一种比较早的软件架构,主要应用于局域网内。在这之前经历了集中计算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出现过两层C/S和三层C/S架构,不过一直很流行也比较经典的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两层C/S架构。
C/S架构软件(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第一层是在客户机系统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简单的说就是第一层是用户表示层,第二层是数据库层。
客户端和服务器直接相连,这两个组成部分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第一层的客户机并不是只有输入输出,运算等能力,它可以处理一些计算,数据存储等方面的业务逻辑事务;第二层的服务器主要承担事务逻辑的处理,本来事务很重,但是由于客户机可以分担一些逻辑事务,所以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使得网络流量增多
B/S架构
一、B/S架构及其背景
随着Internet和WWW的流行,以往的主机/终端和C/S都无法满足当前的全球网络开放、互连、信息随处可见和信息共享的新要求,于是就出现了B/S型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它是C/S架构的一种改进,可以说属于三层C/S架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
第一层是浏览器,即客户端,只有简单的输入输出功能,处理极少部分的事务逻辑。由于客户不需要安装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就能上网浏览,所以它面向的是大范围的用户,所以界面设计得比较简单,通用。
第二层是WEB服务器,扮演着信息传送的角色。当用户想要访问数据库时,就会首先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WEB服务器统一请求后会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访问数据库的请求,这个请求是以SQL语句实现的。
第三层是数据库服务器,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存放着大量的数据。当数据库服务器收到了WEB服务器的请求后,会对SQL语句进行处理,并将返回的结果发送给WEB服务器,接下来,WEB服务器将收到的数据结果转换为HTML文本形式发送给浏览器,也就是我们打开浏览器看到的界面。
B/S架构和C/S架构不同,浏览器不是直接和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所以是多对多的结构。因此在此结构下,很适合在广域网里实现巨大的互联网,甚至是全球网。有着很强大的信息共享性。
在B/S出现的早期,浏览器只能显示静态页面,得不到良好的交互,不能进行大量的逻辑处理,当时浏览器主要用来实现信息的发布,是一种单向的应用。后来出现了动态网页,这里的动态有三个方面,一是交互,二是动画,三是数据。这样,浏览器的交互性能得到极大提高。页面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浏览器也能处理部分逻辑事务,所以浏览器成为了客户端,但由于处理的内容较少,所以叫“瘦”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