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

    TCP/IP四层模型

    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TCP/IP协议簇分为四层,IP位于协议簇的第二层(对应OSI的第三层),TCP位于协议簇的第三层(对应OSI的第四层)。
    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   
    网络层——分组(数据包)(Packet)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   
    物理层——比特(Bit)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   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物理层的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 的动作系列。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   

    第三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   
     在计算机网 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OSPF等。   网络层主要设备:路由器   

    第四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 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第4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 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五层是会话层(Session layer)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会话层的主要标准有"DIS8236:会话服务定义"和"DIS8237:会话协议规范".   

    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例如图像格式的显示,就是由位于表示层的协议来支持。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应表

           

    说明:TCP/IP与OSI最大的不同在于OSI是一个理论上的网络通信模型,而TCP/IP则是实际运行的网络协议。

  • 相关阅读:
    python json 和 pickle的补充 hashlib configparser logging
    go 流程语句 if goto for swich
    go array slice map make new操作
    go 基础
    块级元素 行内元素 空元素
    咽炎就医用药(慢性肥厚性咽炎)
    春季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转的文章)
    秋季感冒 咳嗽 怎么选药
    解决IE浏览器“无法显示此网页”的问题
    常用的 css 样式 记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yj/p/585626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