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集群架构初探(6)NFS深入讲解

    接上篇,创建web02服务器,将web01、web02服务器的/data目录挂载到nfs01服务器的共享目录/data上,并以不同方式实现开机自启动。

    web01篇

    在/etc/rc.local中添加如下一行:

    重启并检查:

    web02篇:

    克隆模板机,创建web02虚拟机,更改主机名,ip地址

    安装rpc服务:yum install rpcbind    开启并设置开机启动

    在最后添加一行:

    因为磁盘挂载在系统启动的顺序中要快于网卡加载,而rpc又需要联网,所以我们需要开启延迟挂载:

    重启,并检查:

    注意:开机挂载时要保证nfs01服务器及其nfs服务都是开启状态。

    在nfs01服务器上查看共享目录信息

    可以通过设置uid和gid指定用户访问(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添加相同的用户---uid、gid相同):

    useradd -u 1111 test

     

    在web01服务器上测试:

    总结

    ①nfs服务器的nfs配置文件中共享目录要开放写入的权限

    ②nfs服务器共享目录的本地权限要设置w的权限

    ③指定用户时,要保证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用户的uid和gid相同(用户名可以不同)

    客户端挂载深入

    查看客户端挂载信息:

    两种挂载方式:hard和soft

    如果以soft方式挂载,当网络或服务出现问题时,客户端会一致尝试挂载,直到超时(timeo)停止。

    如果以hard方式挂载,则会一直尝试直到挂载成功,此时无法umount或kill,常配合intr使用。

    注:soft在timeout后可能会造成资料丢失的情况,故不建议使用。

    rsize/wsize是写入/读出的区块大小(block size),这个值影响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传输数据的缓冲存储量。如果在局域网内,两边内存比较大,这个值可以设置大点,这样能提升传输速度。

    mount命令详解:https://www.runoob.com/linux/linux-comm-mount.html

    CentOS7.6优化建议使用如下挂载命令:

    mount -t nfs -o noatime,nodiratime,nosuid,noexec,nodev,rsize=131072,wsize=131072 172.16.1.31:/data /mnt

    NFS内核优化建议

    /proc/sys/net/core/rmem_default:该文件指定了接收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默认值,默认为124928(字节)

    /proc/sys/net/core/rmem_max:该文件指定了接收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默认为124928(字节)

    /proc/sys/net/core/wmem_default:该文件指定了发送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默认值,默认为124928(字节)

    /proc/sys/net/core/wmem_max:该文件指定了发送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默认为124928(字节)

    上述文件对应的具体命令如下:

  • 相关阅读:
    Socket编程实践(6) --TCPNotes服务器
    2014百度之星预赛(第二场)——Best Financing
    操作和维护经常使用的命令
    HDU 5073 Galaxy(Anshan 2014)(数学推导,贪婪)
    [Angular2] @Ngrx/store and @Ngrx/effects learning note
    [AngularJS Ng-redux] Integrate ngRedux
    [AngularFire2] Update multi collections at the same time with FirebaseRef
    [AngularJS] Write a simple Redux store in AngularJS app
    [AngularJS] Using an AngularJS directive to hide the keyboard on submit
    [Javascript] Validate Data with the Every() Metho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016391912pm/p/1304753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