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面向模式的软件体系架构》读书笔记(一)

    在阅读《面向模式的软件体系架构》第一天,发现内容很多,于是在网上找了思维导图来理清思路。

    本书介绍了三种模式:体系结构模式、设计模式、惯用法。体系结构模式主要用在系统整体框架设计阶段;设计模式主要用在模块设计阶段;惯用法主要用在实际的编码阶段。

    体系结构模式又分成8种:分层、管道和过滤器、黑板、代理者、模型—视图—控制器、表示—抽象—控制、微核、映像。分层模式就是把系统分成多层,比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等。管道和过滤器模式是将数据通过过滤器处理进行提取与目标化,然后通过管道发送给另一个对象或组件等。黑板是解决部分解或近似解的问题。代理者模式是用于构建带有隔离组件的分布式软件系统,该组件通过远程服务调用进行交互。代理者组件负责协调通信。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模式将一个交互式应用程序分为三个组件。模型包含核心功能和数据。视图向用户显示信息。控制器处理用户输入。表示—抽象—控制(PAC)模式以合作agent的层次形式定义了交互式软件系统的一种结构。每个agent负责应用程序功能的单一特定方面,并且由表示、抽象和控制三个组件构成。微核模式把最小功能内核同扩展功能和特定客户部分分离开来,像这种内核的功能一般是很少变更,经常变更的是特定客户需求部分,这样就很容易处理需求经常性变更的问题。映像模式为动态地改变软件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提供了一种机制。它支持诸如类型结构和函数调用机制等基本方面的修改。将结构、行为、程序逻辑分离,支持动态的增加/删除结构和行为。

    设计模式又分成8种:整体—部分、主控—从属、代理、命令处理器、视图处理程序、转发器—接收器、客户机—分配器—服务器、出版者—订阅者。

  • 相关阅读:
    AM8 自定义表情包的实现方法
    Create STKNetDiskC Instance Error
    怎样实现文件发文功能
    企业云盘的数据备份
    一种可行的文档协同编辑方法实现
    【OI】二分图最大匹配
    【OI】位运算操作
    【OI】关于快速幂的简单理解
    【OI】线性筛
    【OI】指针线段树&指针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061321925wu/p/1305331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