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witch与ifelse的效率问题

    switch与if..else 的执行的效率问题
     今天读一前辈的程序,发现其在串口中断里面为了分析协议的报文类型,在中断函数里面使用if..else语句。因为报文类型在现在看来只有两种,以后有可能还会增加,不确定。
     本人以为这样用有些不妥,为什么不用switch语句呢?猜想是不是因为效率方面的考虑呢,毕竟我们应该尽量是中断的处理代码更加简洁,时间效率更高才好。
     所以本人就查找相关资料,资料显示switch语句反而比ifelse的执行效率要高。
     下面来详细描述switch与ifelse的区别。
     switch...case与if...else的根本区别在于,switch...case会生成一个跳转表来指示实际的case分支的地址,而这个跳转表的索引号与switch变量的值是相等的。从而,switch...case不用像if...else那样遍历条件分支直到命中条件,而只需访问对应索引号的表项从而到达定位分支的目的。
    具体地说,switch...case会生成一份大小(表项数)为最大case常量+1的跳表,程序首先判断switch变量是否大于最大case 常量,若大于,则跳到default分支处理;否则取得索引号为switch变量大小的跳表项的地址(即跳表的起始地址+表项大小*索引号),程序接着跳到此地址执行,到此完成了分支的跳转。
    //

    int main()
    {
     unsigned int i,j;
     i=3;
     switch (i)
     {
      case 0:
      j=0;
      break;
      case 1:
      j=1;
      break;
      case 2:
      j=2;
      break;
      case 3:
      j=3;
      break;
      case 4:
      j=4;
      break;
      default:
      j=10;
      break;
     }


    }

    用gcc编译器,生成汇编代码(不开编译器优化)
     .file "shiyan.c"
     .text
    .globl main
     .type main, @function
    main:
     leal 4(%esp), %ecx
     andl $-16, %esp
     pushl -4(%ecx)
     pushl %ebp
     movl %esp, %ebp
     pushl %ecx
     subl $20, %esp
     movl $3, -8(%ebp)
     cmpl $4, -8(%ebp)
     ja .L2
     movl -8(%ebp), %eax
     sall $2, %eax
     movl .L8(%eax), %eax
     jmp *%eax
     .section .rodata
     .align 4
     .align 4
    .L8:
     .long .L3
     .long .L4
     .long .L5
     .long .L6
     .long .L7
     .text
    .L3:
     movl $0, -12(%ebp)
     jmp .L11
    .L4:
     movl $1, -12(%ebp)
     jmp .L11
    .L5:
     movl $2, -12(%ebp)
     jmp .L11
    .L6:
     movl $3, -12(%ebp)
     jmp .L11
    .L7:
     movl $4, -12(%ebp)
     jmp .L11
    .L2:
     movl $10, -12(%ebp)
    .L11:
     addl $20, %esp
     popl %ecx
     popl %ebp
     leal -4(%ecx), %esp
     ret
     .size main, .-main
     .ident "GCC: (Ubuntu 4.3.3-5ubuntu4) 4.3.3"
     .section .note.GNU-stack,"",@progbits


    由此看来,switch有点以空间换时间的意思,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1.当分支较多时,当时用switch的效率是很高的。因为switch是随机访问的,就是确定了选择值之后直接跳转到那个特定的分支,但是if。。else是遍历所以得可能值,知道找到符合条件的分支。如此看来,switch的效率确实比ifelse要高的多。
    2.由上面的汇编代码可知道,switch...case占用较多的代码空间,因为它要生成跳表,特别是当case常量分布范围很大但实际有效值又比较少的情况,switch...case的空间利用率将变得很低。
    3.switch...case只能处理case为常量的情况,对非常量的情况是无能为力的。例如 if (a > 1 && a < 100),是无法使用switch...case来处理的。所以,switch只能是在常量选择分支时比ifelse效率高,但是ifelse能应用于更多的场合,ifelse比较灵活。

    由此看来,上面前辈的中断处理程序中用switch是比较合适的,即节省了时间,而且对于以后程序的扩展也是很方便。因为报文类型这个值基本上都是用整形常量来表示的。

  • 相关阅读:
    嵌入式Linux的启动过程
    【转载】vim 中文帮助手册的安装
    面向对象之编写驱动程序--中断(linux系统、s3c6410开发板)
    【转】DBCC IND / DBCC PAGE
    【转】索引查询 sys.dm_db_index_physical_stats
    【tag】Enum.HasFlag 方法
    【tag】Tuple 类 使用介绍
    【fixed point】柯里化(currying) C#实现
    SqlDataAdapter 批量更新 DataTable
    sqlCacheDependency 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78mz/p/390980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