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20145210 20145226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实验二 固件设计

    20145210 20145226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实验二 固件设计

    实验报告封面

    实验过程

    配置开发环境

    1.连接 arm 开发板
    将 arm 开发板电源线接好,保持开发板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再分别将串口线、并口线和网线与 pc 机连接好
    2.建立超级终端
    ·运行 windows XP 系统下的超级终端
    ·新建一个通信终端,取名为 arm

    3.启动实验平台
    打开超级终端,打开arm机电源开关。等待一分钟,arm机的信息会显示在超级终端的窗口中。
    继续等待,输入ifconfig命令,记录下arm机的ip。

    4.修改 xp 系统与 redhat 虚拟机的 ip, 使得它们均与 arm 机的 ip 在同一网段

    5.安装 arm 编译器

    6.配置环境变量
    将/root/.bashprofile文件中的PATH变量改为PATH=$PATH:$HOME/bin:/opt/host/armv4l/bin/ (因为该文件为隐藏系统文件,所以使用ls命令不可见)
    存盘后执行:source/root/.bashprofile

    验证实验代码

    1.将实验所需代码拷贝到bc共享文件夹中

    2.在虚拟机中编译代码。对于多线程相关的代码,编译时需要加-lpthread的库
    编译pthread.c及term.c

    实验体会

    本次实验是在实验一配置好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和实验一相比,本次实验还算比较顺利,有了实验一的基础,跟着教程一步一步地进行,配置环境的过程也很流畅

  • 相关阅读:
    什么是枚举?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
    java获取某个范围内的一个随机数
    java中普通代码块,构造代码块,静态代码块的区别及代码示例
    Oracle数据库迁移
    linux下修改文件权限
    <%@ include file="">和<jsp:include file="">区别
    JAVA常见异常解析
    jdk环境变量配置
    jstl中fmt标签详解
    jsp脚本元素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20145210ysy/p/606015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