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cnblogs.com/gaopengfirst/p/7353412.html
首先,我建了5张表,分别如下:
(a)学生表 STUDENTS:
(b)成绩表 ENROLLS:
(c)课程表 COURSES:
(d)教师表 TEACHERS:
(e)任课表 TEACHING:
以下是一些查询的sql语句,由简单到复杂
表操作
1、 根据 STUDENTS 表,建立一个只包含学号、姓名、年龄的女学生表。
视图操作
2、 建立一个只包括教师号、姓名和年龄的视图 FACULTY 。 ( 在视图定义中不能包含 ORDER BY 子句 )
3、从学生表、课程表和选课表中产生一个视图 GRADE_TABLE ,它包括学生姓名、课程名和成绩
索引操作
4、在学生表中按学号建立索引
5、删除索引
单表操作
6、找出 3 个学分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7、找出年龄在 20 ~ 23 岁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并按年龄升序排序。 (ASC (升序)或 DESC (降序)声明排序的方式,缺省为升序。)
8、找出年龄小于 23 岁、籍贯是湖南或湖北的学生的姓名和性别。(条件比较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AND (与),此外还可以使用的运算符有:>(大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不等于)、 NOT (非)、 OR (或)等。
谓词 LIKE 只能与字符串联用,常常是 “ <列名> LIKE pattern” 的格式。特殊字符 “_” 和 “%” 作为通配符。
谓词 IN 表示指定的属性应与后面的集合(括号中的值集或某个查询子句的结果)中的某个值相匹配,实际上是一系列的 OR (或)的缩写。谓词 NOT IN 表示指定的属性不与后面的集合中的某个值相匹配。
谓词 BETWEEN 是 “ 包含于 … 之中 ” 的意思。)
多表操作
9、找出成绩为 95 分的学生的姓名。(子查询)
或也可使用非子查询:
10、找出成绩在 90 分以上的学生的姓名
注意:这里要写in,不能写=或>
或用any关键字可写=:
或也可使用非子查询:
11、查询全部学生的学生名和所学课程名及成绩。(连接查询)
12、找出籍贯为山西或河北,成绩为 90 分以上的学生的姓名、籍贯和成绩。(当构造多表连接查询命令时,必须遵循两条规则。第一,连接条件数正好比表数少 1 (若有三个表,就有两个连接条件 ) ;第二,若一个表中的主关键字是由多个列组成,则对此主关键字中的每一个列都要有一个连接条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
注意:“河北”和“山西”中间要用“,”隔开,如果用“or”则查询结果不正确
或者也可以用“or”来写:
13、 查出课程成绩在 80 分以上的女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成绩。( FROM 子句中的子查询)
或者直接查询:
表达式与函数的使用
14、查询各课程的学时数。一个学分表示16个课时(算术表达式由算术运算符+、-、 * 、/与列名或数值常量所组成。)
15、 找出教师的最小年龄。(内部函数: SQL 标准中只使用 COUNT 、 SUM 、 AVG 、 MAX 、 MIN 函数,称之为聚集函数(Set Function )。 COUNT 函数的结果是该列统计值的总数目, SUM 函数求该列统计值之和, AVG 函数求该列统计值之平均值,MAX 函数求该列最大值, MIN 函数求该列最小值。)
16、统计年龄小于等于 22 岁的学生人数。(统计)
17、 找出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所学课程门数
18、找出年龄超过平均年龄的学生姓名
19、找出各课程的平均成绩,按课程号分组,且只选择学生超过 3 人的课程的成绩。( GROUP BY 与 HAVING
GROUP BY 子句把一个表按某一指定列(或一些列)上的值相等的原则分组,然后再对每组数据进行规定的操作。
GROUP BY 子句总是跟在 WHERE 子句后面,当 WHERE 子句缺省时,它跟在 FROM 子句后面。
HAVING 子句常用于在计算出聚集之后对行的查询进行控制。)
20、 查询没有选任何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当一个子查询涉及到一个来自外部查询的列时,称为相关子查询( Correlated Subquery) 。相关子查询要用到存在测试谓词 EXISTS 和 NOT EXISTS ,以及 ALL 、 ANY ( SOME )等。)
注意:子语句中的from后面不能写上students和enrolls两张表,只能写enrolls这一张表,否则查询的结果不正确;
21、 查询哪些课程只有男生选读
或者也可以这样写:
22、要求给出一张学生、籍贯列表,该表中的学生的籍贯省份,也是其他一些学生的籍贯省份。
如果只问是哪个省也可以这样写:
23、找出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