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我理解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什么?

    用起来很爽快。这就是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一系列的心理学,美学,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门艺术。

    专用名称是UED User Experience Design(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体验不是产品的易用性。

    有一些很好用但是非常让人难受的东西,比如说“高速公路”跟“弯路”。

    高速公路是有效直达的,路程速度上都是完美的,但是开车走高速是非常乏味的。这就是易用性很高,但是体验很糟糕。

    用户体验不是我们的体验,而是用户的体验。 

    每个人因为学识,经验,人生阅历,习惯等等不同,对自己认为合适的好的产品,对其他个体并不好。所以要针对产品面向的用户人群设计,并且要通过用户调查,用数据说明你的效果好坏。

    用户体验的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

    用户体验是感动用户的产品设计。

    用户体验是一种新的产品竞争力。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1, 细节决定成败。

    2, 在功能高度可复制的前提下,用户体验重要性高于一切。

    如果一个体验非常糟糕的产品,尽管技术上有多少创新,攻克了多少难关。并没有人想用你的产品,在技术上所做的努力全部白费。

    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度过了“技术稀缺性”导致的用户对功能性的偏重,到达了竞品到处开花,体验高于实现的时代。

    一个优秀产品的必须既然具备特色功能,又应当让用户用起来爽快。

    荒野行动的小地图设计

     

    光荣使命的小地图设计

     

    思考视野的扇形设计的意义。

     1,没有这个扇形设计时,多人组队时三角图标叠在一起,看不到自己的朝向。

    2,知道目前的视野范围对应小地图的区域。

    对开发人员来说,学习用户体验的好处在于

    1,遇到一些交互决策时可以快速决定,不用事事寻求需求方确认,提高工作效率。

    2,从技术的角度寻求一些更优用户体验的方式。举例“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3,只有从技术角度去权衡,才能够发现一些体验更优,开发成本更低的方式。因为需求方对技术的未知,无法提供这种方案。

    理解产品设计中所表达的感性信息

    交互,动画的感觉,是如一阵清风轻松,还是电闪雷鸣的激烈感。

    比如说一个旋转10度的动画,是为了抖动,还是为了倾倒感

    把交互的理解,以现实世界作为参照,又高于现实世界。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拟物化设计

     

    利用用户对现实世界已有的认知,让用户更快速更容易接收信息。

    扁平化设计

     

    去除繁重的装饰性,减少用户思考成本,直截了当的呈现信息。

    用户角度

    从用户的角度思考产品,把功能描述成用户与你的产品之间产生的故事。你才能出产真正用户需要的产品。

    从技术开发的角度思考产品,非常容易走偏做出“可以使用,但没什么价值的产品”。

    从商业角度思考产品,容易出品“对公司非常好,但是用户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产品”。

      

    举例思考,PC端的A链接,是否要新开页?

    设身处地的从用户角度思考,假如我是一个用户,我希望打开一个链接时,什么时候是在相同页,什么时候是在新开页。

    痛点是什么?

    需求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定位用户在这个产品上所属的角色。先细分,后删除。

    根据不用的条件划分,年龄,游戏重度轻度使用者,是否关注,是分享者,还是被分享者。是PC用户,还是移动端用户,微信/QQ。IOS用户,安卓用户。是渣渣性能手机用户,还是流弊性能手机用户。

    然后删掉对你产品无意义的用户角色。

    比如说一个微信的签到H5,明显QQ用户是对这个产品的无效用户。

    针对这些用户角色来思考交互。比如一个渣渣性能手机用户,你要呈现一个精彩绝伦的动画效果,显然不现实。

    明确需求的定义,去除二义性,脱离一些主观性不可量化的需求,如“这里要亮一点”“快速的打开网页”如何称之为“快”“亮”?改成如“1秒内打开网页”“明度增加10%”

    用积极乐观的描述方式。

    如“用户不能领取2次奖励”,应该改成“用户能够领取一次奖励,第二次领取时提示已经领取过。”

    积极的需求定义能够引导出积极的交互与功能。反之亦然。

    描述需求的本质

    我要可以用微信,qq,手机号,帐号密码登录,并且微信QQ在左边,帐号密码在右边,密码填写的时候可以勾选显示密码

    上面示例的需求本质其实是“我要一个登录功能”这才是最重要,就算登录方式增加几百种,加入“邮箱”“微博”等登录方式,这个核心需求并不会改变。

    “微信QQ在左边”这是界面需求,可能会改上几百个版本之后会变成“微信qq等登录方式做成小图标在登录按钮附近

    “显示密码”显示密码的功能可能会被去掉。

    所以我们应当把需求分层次的描述,不要笼统的把所有需求细节堆砌起来,这样分不清那些是重要的,那些是次要的。

    容易把精力投入到一些不相干的功能上,无法有效应对变化。

    描述需求价值

    “我想要一个登录功能,这样用户可以登录后保存他的订单信息”(用户价值)

    “我想要一个登录功能,这样用户登录后绑定订单,后台可以统计这些订单信息”(商业价值)

    保证每一项功能都有价值,不管是用户价值还是商业价值。

    请参考用户故事的描述范例:

    “作为一个XXXX角色,我可以使用OOOO功能,以便YYYY(价值)”

    确定需求的范围,避免需求膨胀。

    需求膨胀时

    上策是:

    首先寻求客户理解与合作,体现说服力的作用,技术人要提供足够的论据,PM根据这些论据与客户进行沟通。团队内的合作尤其重要。

    反例是,盲目接受需求膨胀,会给项目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与错误。

    如果团队内形成拉锯,PM变成客户代表对开发施加压力,开发反制提供虚假理由。

    都是危害性非常大的行为。

    如果沟通失败,

    中策是:

    合同约束的方式。

    下策是:

    走上层沟通。找上司沟通他们上司,找BOSS沟通他们BOSS。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

    下下策是:

    甩手不干。

     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办法。

    用户体验的优化参考

    1,所有交互都必须有所反馈。变色或者声音或者弹窗,或者页面变化,转动,旋转,回弹等。避免操作后给用户困惑,不知道刚才的操作代表什么,不知道你现在的无状态是死机,还是误操作。

    2,尽可能的减少用户操作。

    3,减少弹窗,所有的弹窗都是不可预知的,突然的中断用户连续的体验。

    3, 提高信息识别度。如果图片能够表达清晰,就减少文字描述。图片比文字更容易理解。大脑的视觉系统是与生俱来的,文字是人类自己发明的,是后天学习的产物。

     

    比较一下购物车图标跟文字“购物车”

    5,信息的一致性,在产品的各个方面,设计,交互,功能。都要保证给用户信息一致性。

    举例:一个邮件的发送按钮,如果每次点击有时是发送邮件,有时是定时发送。

    示例,腾讯邮箱的发送功能被分为两个按钮。

    思考为什么不做成一个“发送”然后在发送时选择是否定时发送?

     

    交互上反例是一个区域有时候展示最新的产品资讯,有时候显示最热的产品资讯。

    给用户形成困扰。

    6,减少让用户陷入负面情绪,困惑,惊吓,中断,厌倦。

    区分什么是商业价值,什么是用户价值。

    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回答2个问题:

    1,我们的用户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了什么?(用户价值)

    2,我们自己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了什么?(商业价值)

    权衡好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取得一个平衡点。

    例如:广告弹窗。

    所有产品本质是以技术导向的。

    只有对应的技术可实现,对产品的所有设想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所以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创造一些不存在的东西。

    当然也要在质量与时间之间取得平衡,时刻保持接受挑战的状态。

  • 相关阅读:
    【题解】【BT】【Leetcode】Populating Next Right Pointers in Each Node
    【题解】【BT】【Leetcode】Binary Tree Level Order Traversal
    【题解】【BST】【Leetcode】Unique Binary Search Trees
    【题解】【矩阵】【回溯】【Leetcode】Rotate Image
    【题解】【排列组合】【素数】【Leetcode】Unique Paths
    【题解】【矩阵】【回溯】【Leetcode】Unique Paths II
    【题解】【BST】【Leetcode】Validate Binary Search Tree
    【题解】【BST】【Leetcode】Convert Sorted Array to Binary Search Tree
    第 10 章 判断用户是否登录
    第 8 章 动态管理资源结合自定义登录页面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7rhythm/p/799421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