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7.3.3 多路复用IO(IO multiplexing)

    IO multiplexing这个词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如果我说select/epoll,大概就都能明白了。

    有些地方也称这种IO方式为事件驱动IO(event driven IO)。

    我们都知道,select/epoll的好处就在于单个process就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连接的IO。

    它的基本原理就是select/epoll这个function会不断的轮询所负责的所有socket,当某个socket有数据到达了,就通知用户进程。

    它的流程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select,那么整个进程会被block,而同时,kernel会“监视”所有select负责的socket,当任何一个socket中的数据准备好了,select就会返回。

    这个时候用户进程再调用read操作,将数据从kernel拷贝到用户进程。

    这个图和blocking IO的图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事实上还更差一些。

    因为这里需要使用两个系统调用(select和recvfrom),而blocking IO只调用了一个系统调用(recvfrom)。

    但是,用select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connection。

    强调:

    1. 如果处理的连接数不是很高的话,使用select/epoll的web server不一定比使用multi-threading + blocking IO的web server性能更好,可能延迟还更大。select/epoll的优势并不是对于单个连接能处理得更快,而是在于能处理更多的连接。

    2. 在多路复用模型中,对于每一个socket,一般都设置成为non-blocking,但是,如上图所示,整个用户的process其实是一直被block的。只不过process是被select这个函数block,而不是被socket IO给block。

    结论: select的优势在于可以处理多个连接,不适用于单个连接

    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select
    server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server.bind(('127.0.0.1',8093))
    server.listen(5)
    server.setblocking(False)
    print('starting...')
    
    rlist=[server,]
    wlist=[]
    wdata={}
    
    while True:
        rl,wl,xl=select.select(rlist,wlist,[],0.5)
        print(wl)
        for sock in rl:
            if sock == server:
                conn,addr=sock.accept()
                rlist.append(conn)
            else:
                try:
                    data=sock.recv(1024)
                    if not data:
                        sock.close()
                        rlist.remove(sock)
                        continue
                    wlist.append(sock)
                    wdata[sock]=data.upper()
                except Exception:
                    sock.close()
                    rlist.remove(sock)
    
        for sock in wl:
            sock.send(wdata[sock])
            wlist.remove(sock)
            wdata.pop(sock)
    
    
    #客户端
    from socket import *
    c=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c.connect(('127.0.0.1',8081))
    
    while True:
        msg=input('>>: ')
        if not msg:continue
        c.send(msg.encode('utf-8'))
        data=c.recv(1024)
        print(data.decode('utf-8'))
    

    select监听fd变化的过程分析:

    用户进程创建socket对象,拷贝监听的fd到内核空间,每一个fd会对应一张系统文件表,内核空间的fd响应到数据后,就会发送信号给用户进程数据已到。

    用户进程再发送系统调用,比如(accept)将内核空间的数据copy到用户空间,同时作为接受数据端内核空间的数据清除。

    这样重新监听时fd再有新的数据又可以响应到了(发送端因为基于TCP协议所以需要收到应答后才会清除)。

    该模型的优点:

    相比其他模型,使用select() 的事件驱动模型只用单线程(进程)执行,占用资源少,不消耗太多 CPU,同时能够为多客户端提供服务。

    如果试图建立一个简单的事件驱动的服务器程序,这个模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模型的缺点:

    首先select()接口并不是实现“事件驱动”的最好选择。

    因为当需要探测的句柄值较大时,select()接口本身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去轮询各个句柄。

    很多操作系统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接口,如linux提供了epoll,BSD提供了kqueue,Solaris提供了/dev/poll,…。

    如果需要实现更高效的服务器程序,类似epoll这样的接口更被推荐。

    遗憾的是不同的操作系统特供的epoll接口有很大差异,所以使用类似于epoll的接口实现具有较好跨平台能力的服务器会比较困难。

    其次,该模型将事件探测和事件响应夹杂在一起,一旦事件响应的执行体庞大,则对整个模型是灾难性的。

  • 相关阅读:
    中等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持续传统治疗的结果:来自ERAN的数据
    中信国健临床通讯2011年1月第1期目录
    影像学是否应该纳入RA缓解标准?传统评分与修订后复合评分和影像学评估的比较
    RA患者妊娠期使用依那西普维持缓解
    TNFα拮抗剂减少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
    新近起病的活动性RA患者中达标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疗效比较:来自GUEPARD试验和ESPOIR队列的数据
    TNF抑制剂相关的肿瘤风险: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和英夫利昔单抗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
    依那西普治疗日本RA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的上市后监察
    依那西普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一项随机双盲研究(ASCEND试验)
    POJ3450 Corporate Identity KMP+枚举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lexKing007/p/1233795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