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网络传输之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多路复用

    数据交换类型

    从主机A把数据送到主机B最简单的技术便是AB之间连接一条链路,直接通信即可,但是网络接入边缘(终端)越来越多,网络越来越复杂,如果采用主机之间直接相连的方式,最终需要的链路数量是(N为主机数量)

    [N(N-1)/2 ]

    这个成本(经济,技术)非常高且复杂,为了解决这个技术,引入了交换机。

    这就需要交换技术。目前主要有三类数据交换类型:

    1. 电路交换
    2. 报文交换
    3. 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说明

    最典型的电路交换网络:电话网络。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1. 建立连接(呼叫/电路建立)
    2. 通信
    3. 释放连接(拆除电路)

    电路交换最显著的特点:独占资源。独占后如何被多路通信进行共享呢,这类技术便是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物理链路的通信能力远远大于一路通信所需要的能力,通过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同时各个通信线路之间又互不影响,这便是多路复用所要解决的问题。

    1. 将整个链路资源划分为资源片
    2. 将资源片分配给各路呼叫
    3. 每路呼叫独占分配到的资源片

      目前典型的多路复用技术有三种:
    4. 频分多路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
    5. 时分多路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6. 码分多路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DM)
    7. 波分多路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频分多路复用

    将信道资源按照频率进行划分成子信道,频率之间相互隔离,互不干扰,让每个使用方独占某个子信道(每个频率)。当使用方被分配到某个频率后,可以一直使用这个频率。

    典型应用,有线电视,fm调频收音机等。

    时分多路复用

    时分复用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个用户在每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时隙周期性出现。

    时分复用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相同的频带带宽。

    码分多路复用

    既不划分时间,也不划分频率。

    给每一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m bit的码片序列(chipping sequence),其中0用-1表示,1用+1标识。eg,某站的码片序列为(-1-1-1+1+1-1+1+1)。

    每个用户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发送。但是需要对数据用各自的码片序列进行数据编码。

    编码信号=(原始数据)*(码片序列)

    1. 如发送比特1(+1),则发送m bit的码片序列
    2. 如发送比特0(-1),则发送m bit的码片序列的反码

    如何保证共享信道互不干扰,数据不碰撞,不重复:需要各用户的码片序列相互正交

    所有用户同时采用相同的频率进行发送,所以接收方收到数据是一个所有用户的叠加数据,如果接收方想收取某用户的数据,而不受其他用户的影响,该如何接收呢:数据解码

    解码:发送方用户的码片序列和收到叠加数据进行内积用算。内积结果

    1. 1 说明发送方发送了1
    2. -1 说明发送方发送了0
    3. 0 说明不是该码片序列对应的发送方发送的数据。

    典型应用:蜂窝网,卫星通信。

    波分多路复用

    波分复用其实就是频分复用,不过是以光波的波长进行了划分。

    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整个报文一次性从源主机发送到下一个相邻节点。典型应用:电报。

    将整个报文拆分为一系列相对比较小的数据包,然后进行传输。最终在接收方再进行重组,目前Internet传输就采用的分组交换。

    统计多路复用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都无需提前建立连接,而是直接进行发送,这种技术叫做统计多路复用(statistical multiplexing),按需使用,占用全部链路带宽,有很强的随机性。

    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

    接收到数据后先存储,然后进行路由,确定发送链路,如果发现链路可用,则进行发送。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比较

    结论:性能问题,分组使得网络资源进一步得到应用(大量设备在同时发送数据)。

    报文交换中,如果传输路径是A,B,C,D。

    1. 报文交换中,A在传输的时候,BCD都在闲置状态
    2. 分组交换中,A、B、C、D都在同时传输报文。

    一般性公式

    报文大小:M bits

    链路带宽:R bps

    分组大小:L bits

    跳步数量:h

    路由器数:n,n=h-1

    分组交换需要的时间:

    [T=M/R+(h-1)L/R=M/R+nL/R ]

    报文交换需要的时间:

    [T=hM/R=(n+1)M/R ]

    由此可见随着网络链路的增加,路由器数量的增加,报文交换的性能急剧下降,分组交换势在必行

    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比较

    网络应用的突发性,大部分时间并不需要一直占用链路,比如上网浏览网页,只需要在网页下载的时候才需要网络,浏览网页的时间是不需要网络链路的。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同时使用网络。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适用于突发性的数据网络传输网络。上网,发邮件。

    由于没有提前建立链接,没有提前分配资源,分组交换很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最终产生分组延迟和丢失(需要相关协议进行保证和处理比如TCP)。

  • 相关阅读:
    poj 3243 Clever Y(BabyStep GiantStep)
    poj 2417 Discrete Logging
    poj 3481 Double Queue
    hdu 4046 Panda
    hdu 2896 病毒侵袭
    poj 1442 Black Box
    hdu 2815 Mod Tree
    hdu 3065 病毒侵袭持续中
    hdu 1576 A/B
    所有控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rake/p/1409354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