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码通常是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位指定了响应类别,有以下五类:
状态码 |
描述 |
1xx |
接受请求正在处理 |
2xx |
请求正常处理完毕 |
3xx |
需要附加操作已完成 |
4xx |
服务器无法处理请求 |
5xx |
服务器处理请求出错 |
常见的状态码:
2xx
状态码 |
描述 |
200 |
请求已正常处理 |
204 |
请求处理成功,但无任何资源可以返回给客户端 |
206 |
是对资源某一部分的请求 |
3xx
状态码 |
描述 |
301 |
永久重定向 |
302 |
临时重定向 |
304 |
资源已找到,但未符合条件请求 |
307 |
临时重定向 |
4xx
状态码 |
描述 |
400 |
客户端请求报文中存在语法错误,服务器无法理解。浏览器会像200 OK一样对待该状态码 |
401 |
请求要求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HTTP认证(BASIC认证,DIGEST认证)的认证信息,若之前已进行过一次请求,则表示用户认证失败 |
403 |
请求被拒绝 |
404 |
找不到资源 |
5xx
状态码 |
描述 |
500 |
服务器内部错误,无法完成请求 |
502 |
充当网关或代理的服务器,从远端服务器接收到了一个无效的请求 |
503 |
由于超载或系统维护,服务器暂时的无法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延时的长度可包含在服务器的Retry-After头信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