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几款树莓派4B外壳散热器对比测评推荐

    几款树莓派4B外壳散热器对比测评推荐

    树莓派

    背景故事

    相信很多朋友新入手树莓派后,会有2个疑问:1.是否需要增加散热?2.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散热?下面一一解答一下。

    1. 是否需要散热?

    实际网测树莓派4裸板,在重度使用下,会很快到达树莓派温度上限约83度,达到该温度后,会触发树莓派保护机制,主动给CPU限频到600MHz,大大影响树莓派的使用,当然可能会对CPU产生一些不可逆影响,所以此处我就不做破坏性测试了。

    1. 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散热?

    这个问题将用整篇测评来回答。

    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很少有汇总并测评树莓派外壳的,这段时间我斥巨资,一口气买了好几款外壳分别体验测试了一番,如今把测评经验和结果分享给大家,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清单

    实测了如下几款常见外壳(测试结果有配图):

    外壳1(亚克力多层)

    外壳2(红白ABS)

    外壳3(黑色塑料,此款是3B/3B+外壳)

    外壳4(铝合金铠甲)

    外壳5(铝合金铠甲+风扇)

    外壳6(贴身管家+显示)

    测试环境

    室温 26°C

    测试方法

    1. 日常使用体验:包括接口插拔、贴合度、使用便利性等

    2. 噪音:手机分贝app测试

    3. 温度压力测试:使用 s-tui 模块和 stree 模块,记录压力测试(CPU100%)下温度变化、主频变化,关于该模块的使用,可以查看另一篇文章:树莓派压测工具S-tui的使用

    4. 价格:某宝了解大致价格范围

    5. 额外使用体验

    测试过程记录

    这里只展示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两款的温度测试记录

    1. 外壳4 铝合金外壳,散热方式:纯被动散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可以看到,在压力测试4个CPU都跑到100%的情况下,纯靠被动散热,依然能稳定温度在67度左右

    1. 外壳5 铝合金外壳+风扇,散热方式:被动+主动散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在压力测试4个CPU都跑到100%的情况下,依然能稳定温度在54度左右,并且保持CPU主频1.5GHz不变

    1. 其他几款主动散热+散热片,基本能稳定在62度左右,所以可以看到主动散热的优势,但根据测试结果来看,风扇+普通散热片,完全可以满足极端情况下的使用,至于网上还有塔式散热的,这里就不测试了,日常使用,基本也不需要。

    测试结果


    外壳:外壳1(亚克力多层)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日常使用体验:

    • 缺点:

    1.HDMI接口无法插到底,需要手动掰掉一层或者更换舌头长点的HDMI插头

    2.全包裹设计,使得树莓派外围尺寸肥了一整圈,个人难以接受

    • 优点:

    暂无

    噪音体验:约60db,噪音大,体验差,影响夜间休息

    温度控制:压力测试,稳定62度

    价格体验:低,约20元

    额外收获:/

    推荐指数:0星,噪音无法忍受,插线困难,不推荐


    外壳:外壳2(红白ABS)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日常使用体验:

    • 缺点:

    1.同上,HDMI接口无法插到底;

    2.40pin排针口插线困难;

    • 优点:
    1. 安装方便,顶盖卡扣设计,稍微用力可以方便打开;

    噪音体验:约60db,噪音大,体验差,影响夜间休息

    温度控制:压力测试,稳定62度

    价格体验:低,约20元

    额外收获:/

    推荐指数:0星,噪音无法忍受,插线困难,不推荐


    外壳:外壳3(塑料外壳)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日常使用体验:

    • 缺点:
    1. 关机后风扇不会停止工作

    2. 需要搭配散热片

    • 优点:
    1. 安装方便,顶盖卡扣设计,方便打开;

    噪音体验:约60db,噪音大,体验差,影响夜间休息

    温度控制:压力测试,稳定62度

    价格体验:低,约20元

    额外收获:/

    推荐指数:2星,便宜,虽有噪音,但好在接线方便,小巧,勉强推荐


    外壳:外壳4(铝合金铠甲外壳)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日常使用体验:

    • 缺点:

      1. 重量相比其他重

      2. 安装排线需要拆螺丝来移除顶盖

    • 优点:

      1. 40pin 接口外露,接线方便;
      2. 无需额外散热片,整个外壳都是散热片

    噪音体验:0db,纯被动散热,安静

    温度控制:压力测试,稳定67度

    价格体验:中,约32元

    额外收获:/

    推荐指数:4星,价格适中,喜欢安静又不重度使用的墙裂推荐


    外壳:外壳5(铝合金铠甲外壳+风扇)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日常使用体验:

    • 缺点:

      1. 重量相比其他重
      2. 安装排线需要拆螺丝来移除顶盖
      3. 风扇线外露,外观稍有影响
    • 优点:

      1. 40pin 接口外露,接线方便;
      2. 无需额外散热片,整个外壳都是散热片

    噪音体验:约30db,噪音小,不影响夜间休息

    温度控制:压力测试,稳定54度

    价格体验:中,约38元

    额外收获:/

    推荐指数:5星,价格适中,温度控制极好,风扇安静,墙裂推荐


    外壳:外壳6(贴身伴侣)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日常使用体验:

    • 缺点:

      1. 重量相比其他重

      2. 安装排线需要拆螺丝来移除顶盖

      3. 需要搭配普通散热片使用

      4. 不兼容普通外壳,大部分外壳底部安装位置有螺丝柱,与这款的螺丝干涉,无法安装进去,需要手动去除(可以用钳子钳掉,美工刀削掉),需要一点动手能力,可以与铝合金铠甲外壳的底座兼容。

    • 优点:

      1. 排针引出,且有丝印标注,方便使用,其他几款都没有;
      2. 所有接口对外,方便插拔;
      3. 有OLED,可以自定义显示内容;
      4. 温控风扇,更安静,低温或关机可以停止旋转(需要编程);

    噪音体验:约25db,噪音小,不影响夜间休息

    温度控制:压力测试,稳定62度

    价格体验:高,约75元

    额外收获:

    1.风扇带温控;

    2.带一个可编程OLED,可以显示基础信息:CPU、温度、内存、硬盘、IP地址等其它款没有该配置

    3.带3颗全彩LED,可编程

    4.提供例程,可以学习树莓派I2c接口的使用、脚本开机自启动设置、python编程等方面

    缺点:

    1. 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将风扇程序调整至与系统兼容,尤其系统已经使用了I2c 会折腾一些,不过完树莓派不就是要折腾嘛。

    2. 程序停止运行后,风扇默认不受控,不过可以编写自恢复程序重新运行脚本

    推荐指数:4星,带自定义OLED、温控风扇、全彩可编程LED,爱折腾的土豪朋友,墙裂推荐,不爱折腾的土豪也可以找某宝要程序。

    欢迎各位老铁一键三连,本号后续会不断更新树莓派、STM32相关文章和知识。
    原创不易,转载请说明出处。

  • 相关阅读:
    Java vs Python
    Compiled Language vs Scripting Language
    445. Add Two Numbers II
    213. House Robber II
    198. House Robber
    276. Paint Fence
    77. Combinations
    54. Spiral Matrix
    82. 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List II
    80. 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Array II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uanYangRiver/p/151323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