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最优化理论与技术]无约束优化方法

    无约束优化方法

    概述

    前言:无约束优化问题是实际问题中会碰到的问题。在解决约束优化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到无约束优化问题的解法或思想。古典极值理论中,令一阶导为 0 ,要求二阶可微,然后判断海塞矩阵为正定才能求极小点,有理论意义而没有使用价值,实际中的多元函数很多不可微或不可求二阶导。但古典极值理论是无约束优化方法发展的基础

    无约束优化的数学模型

    [min f(x)quad xin R^n ]

    目前已研究出很多无约束优化方法,它们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构造搜索方向上的差别。

    1. 解析法

      直接应用目标函数极值条件来确定极值点。把求解目标函数极值的问题变成求解 (igtriangledown f(x)=0),一般求解比较困难,需要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与其用数值方法求解这个非线性方程组,还不如直接用数值法求解无约束极值问题。

    2. 数值法

      数值法采用数学规划的思想,从起始点 (x_k) 开始沿搜索方向 (d^0) 进行搜索,确定最优步长 (alpha_k) 使得函数值沿搜索方向下降最大。形成迭代的下降算法

      [x^{k+1}=x^k+alpha_kd^k ]

      其中 (d^k) 是第 (k+1) 次搜索或迭代方向,称为搜索方向 (迭代方向)。

    各种无约束优化方法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确定搜索方向的方法不同。搜索方向的构成问题是无约束优化方法的关键。

    无约束优化方法分类

    根据构成搜索方向 (d^k) 所使用的信息性质,分为

    1. 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或二阶导构造搜索方向的无约束优化方法 (间接法)。
      • 最速下降法
      • 牛顿法
      • 共轭方向法
      • 共轭梯度法
      • 变尺度法
    2. 只用目标函数值的信息构造搜索方向的无约束优化方法 (直接法)。
      • 坐标轮换法
      • 鲍威尔方法
      • 单型替换法
    方法名称 迭代公式
    一般迭代式 $$x{k+1}=xk+alpha_kd^k$$
    最速下降法 $$x{k+1}=xk-alpha_kigtriangledown f(x_k)$$
    牛顿法 $$x{k+1}=xk-[igtriangledown 2f(x_k)]{-1}igtriangledown f(x_k)$$
    阻尼牛顿法 $$x{k+1}=xk-alpha_k[igtriangledown 2f(x_k)]{-1}igtriangledown f(x_k)$$
    共轭方向法 (x^{k+1}=x^{k}+alpha_kd^k); (d_{k+1}=v_{k+1}+sum_{i=0}^{k}eta_{k+1,i} d_i);(eta_{k+1,i}=-frac{d_i^TGv_{k+1}}{d_i^TGd_i})
    共轭梯度法 (x^{k+1}=x^{k}+alpha_kd^k);(d^{k+1}=-g_{k+1}+eta_k d^k);$eta_k =frac{

    最速下降法

    最速下降法是一个古老的求解极值的方法,于 (1847) 年由柯西提出。

    主要就是取负梯度方向为搜索方向。所以最速下降法又称 “梯度法”。

    迭代算法为:

    1. 初始点 (x^0)(k=0),迭代阈值 (varepsilon)

    2. (igtriangledown f(x^k)),如果 (||igtriangledown f(x^k)||le varepsilon),输出 (x^k) 为最小值点,算法结束。否则继续。

    3. 确定搜索方向 (d_k=-igtriangledown f(x^k))

    4. 确定一维搜索的最佳步长 (alpha_k)

      [f(x^{k+1})=f[x^k-alpha_kigtriangledown f(x^k)]=minlimits _a f[x^k-alphaigtriangledown f(x^k)]=minlimits _a phi(alpha) ]

      [phi'(alpha)=-{igtriangledown f[x^k-alpha_kigtriangledown f(x^k)]}^Tigtriangledown f(x^k)=0\ Rightarrow [igtriangledown f(x^{k+1})]^Tigtriangledown f(x^k)=0 ]

      即相邻两迭代点上的函数梯度相互垂直,即相邻两个搜索方向互相垂直。

      搜索路线呈“之”字锯齿形。

    接近极小点的位置,由于“之”字路线使得每次迭代行进的距离缩短,收敛速度减慢。主要是因为梯度是函数的局部性质,从整体看还是走了弯路,函数下降并不如人意。

    小结:

    1. 理论明确,程序简单,对初始点要求不严格
    2. 因为梯度是函数的局部性质,所以整体收敛速度不快
    3. 搜索路线呈锯齿状,在远离极小点时逼近速度较快,接近极小点时速度较慢。
    4. 收敛速度与目标函数性质密切相关 。目标函数的等值线形成的椭圆簇越扁,迭代次数越多,搜索难以到达极小点;而同心圆,或椭圆簇对称轴,则一次搜索即可到达。(圆的切线垂直方向经过圆心,椭圆切线垂直方向不经过,除非在对称轴上的点)

    最速下降法可以使目标函数在头几步下降特别快,所以可以与其他无约束优化方法配合使用。先最速下降求得较优初始点,再用其他收敛快的方法继续寻找极小点。

    牛顿型方法

    牛顿法

    基本思想:用二次函数近似原目标函数,使用二次函数的极小点作为下一个迭代点。

    泰勒展开:

    [f(x)approx phi(x)=f(x^k)+igtriangledown f(x^k)^T(x-x^k)+frac{1}{2}(x-x^k)^Tigtriangledown^2 f(x^k)(x-x^k) ]

    (x^{k+1})(phi(x)) 极小点,则 (igtriangledown phi(x^{k+1})=0)

    [igtriangledown f(x^k)+igtriangledown^2 f(x^k)(x^{k+1}-x^k)=0\Rightarrow x^{k+1}=x^k-[igtriangledown^2 f(x^k)]^{-1}igtriangledown f(x^k) ]

    牛顿法能使二次型函数在有限次迭代内达到极小点,是二次收敛的。(对于二次函数,展开到二次项的泰勒展开式就是其本身,海塞矩阵是一个常数阵,一步找到极小点)

    牛顿法纯粹基于极值的计算来确定极值点,没有包含下降方向搜索的思想,所以对于非二次函数,有时迭代后反而使函数值上升。

    阻尼牛顿法

    (d^k=-[igtriangledown^2 f(x^k)]^{-1}igtriangledown f(x^k)) 看作一个搜索方向,并称为 “牛顿方向”,再引入搜索方向里 “步长的” 概念。

    [f(x^{k+1})=f(x^k+alpha_kd^k)=minlimits_alpha f(x^k+alpha_kd^k) ]

    • (alpha_k) 是沿牛顿方向进行一维搜索的最佳步长,叫做 “阻尼因子”
    • 原始牛顿法就是阻尼因子恒为1的情况

    阻尼牛顿法每次都在牛顿方向上一维搜索,避免了迭代后数值上升的现象,又保留了牛顿法二次收敛的特性。

    但是牛顿型方法每次都要计算海塞矩阵,再对海塞矩阵求逆,计算量巨大。条件苛刻,二次不可微的 (f(x)) 也不适用,若海塞矩阵是奇异矩阵不能求逆矩阵,也进行不下去,为了保证牛顿方向是下降方向,海塞矩阵的逆矩阵还必须正定。

    共轭方向及共轭方向法

    最速下降法存在“锯齿”现象,为了提高收敛速度,发展了一类共轭方向法,其搜索方向取共轭方向

    共轭的想法

    最速下降法里,每一轮的梯度和上一轮的梯度正交,同一个方向重复走了多次,我们希望更新的搜索方向 (d^{i}) 与后一轮产生的误差 (e^{i+1}=x^*-x^{i+1}) 正交 (误差表示了参数最优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egin{align*} &d^i *e^{i+1}=0\ Rightarrow &d^i *(e^{i}+alpha_i*d^i)=0\ Rightarrow &alpha_i = -frac{d^i *e^{i}}{d^i * d^i} end{align*} ]

    步长公式有了,但是 (e^i) 无法求。利用这种向量正交不可行。

    采用另一种方法,令向量 (d^{i}) 与 向量 (e^{i+1}) 关于矩阵 (G) 共轭,((d^i)^TGe^{i+1}=0)

    [egin{align*} &alpha_i = -frac{d^i *G*e^{i}}{d^i *G* d^i} \ Rightarrow &alpha_i = frac{d^i *r^{i}}{d^i *G* d^i} end{align*} ]

    • (-G*e^i=-G(x^*-x^i)=Gx^i-Gx^*=r^i)
    • (r^i=Gx^i) 是当前点的负梯度,(Gx^*=0),最优点负梯度为0.

    共轭方向

    共轭概念是正交概念的推广,正交是共轭的特例。

    正交:((d^i)^Td^j=0),则向量 (d^i) 向量 (d^j) 正交

    共轭:((d^i)^TGd^j=0 (i,j=0,1,...,m-1且i e j))。则向量 (d^0,d^1,...,d^{m-1})(G) 共轭 (它们是 (G) 的共轭方向),(G)(n imes n) 对称正定矩阵。

    (G) 为单位矩阵,则向量 (d^0,d^1,...,d^{m-1}) 互相正交。

    共轭方向的性质:

    1. 若非零向量系 (d^0,d^1,...,d^{m-1})(G) 共轭,则这 (m) 个向量线性无关

    2. (n) 维空间中互相共轭的非零向量数不超过 (n)

    3. 从任意初始点出发,顺次沿 (n)(G) 的共轭方向 (d^0,d^1,...,) 进行一维搜索,最多经过 (n) 次迭代就可以找到二次函数的极小点。

      1. 说明这种迭代方法有二次收敛性

      2. 二次收敛性是若一算法对 (Q) 正定的二次目标函数

        (f(x)=ax^TQx+b^Tx+c) 能在有限步内找出极小点来

    共轭方向法

    1. 选定初始点 (x^0),下降方向 (d^0) 和收敛精度 (varepsilon),设置 (k=0)
    2. 沿 (d_k) 方向一维搜索,得 (x^{k+1}=x^{k}+alpha_kd^k)
    3. 判断 (||igtriangledown f(x^{k+1})||< varepsilon),若满足,打印 (x^{k+1}),程序结束;否则转4
    4. 提供新的共轭方向 (d^{k+1}),使得 ((d^j)^T imes d^{k+1}=0)(k=k+1),转2.

    共轭方向的计算

    (Gram-Schmidt) 向量组共轭化方法(向量组正交化方法的推广)

    [d^{k+1} = v_{k+1}-sum_{j=0}^k frac{(d^j)^TGv_{k+1}}{(d^j)^TGd^j}d^j ]

    • (Gram-Schmidt) 向量正交化方法:对第一个向量,保持不变;对第二个向量,去掉其中和第一个向量共线部分;...;对第 (N) 个向量,去掉其中和第 (1,2,...,(N-1)) 个向量共线的部分

    • 对每一个向量做转换

      [d_{k}=v_{k}+sum_{i=1}^{k-1}eta_{k,i}d_i ]

      其中 (eta) 表示向量被去掉的分量,利用向量之间共轭正交求 (eta).

      [egin{align*} d_l^TGd_k&=0,(l=1,2,...,k-1)\ d_l^TGd_k&=d_l^TG(v_{k}+sum_{i=1}^{k-1}eta_{k,i}d_i)\ &=d_l^TGv_{k}+d_l^TGsum_{i=1}^{k-1}eta_{k,i}d_i\ &=d_l^TGv_{k}+d_l^TGeta_{k,i}d_i\&=0 end{align*} ]

      则计算出

      [eta_{k,i}=-frac{d_l^TGv_k}{d_l^TGd_i} ]

    共轭方向主要是针对二次函数的,也可用于一般非二次函数。因为非二次函数在极小点附近可用二次函数来近似:

    [ f(x) hickapprox f(x^*)+frac{1}{2}(x-x^*)^TG(x^*)(x-x^*) ]

    • 二阶泰勒展开
    • 海塞矩阵 (G(x^*)) 相当于二次函数中的矩阵 (G),但 (x^*) 未知。当迭代点 (x^0) 充分靠近 (x^*) ,可用 (G(x^0)) 构造共轭向量组

    共轭梯度法

    共轭方向与梯度的关系

    考虑二次函数 (f(x)=frac{1}{2}x^TGx+b^Tx+c)

    沿 (G) 的某一共轭方向 (d^k) 做一维搜索,(x^{k+1}=x^k+alpha_kd^k)

    梯度 (g_k=Gx^k+b),则 (g_{k+1}-g_k=G(x^{k+1}-x^k)=alpha_kGd^k)

    假设 (d^j)(d^k)(G) 共轭,((d^j)^TGd^k=0),那么就有

    [(d^j)^T(g_{k+1}-g_k)=0 ]

    • 这个式子表明,沿方向 (d^k) 进行一维搜索,终点 (x^{k+1}) 与始点 (x^k) 的梯度之差与方向 (d^k) 的共轭方向正交
    • 共轭梯度法不用计算矩阵 (G) 就可求共轭方向

    共轭方向的递推公式

    [egin{align*} eta_k &= frac{||g_{k+1}||^2}{||g_k||^2}\ d^{k+1}&=-g_{k+1}+eta_k d^k end{align*} ]

    共轭梯度法算法流程

    1. 选定初始点 (x^0),下降方向 (d^0) 和收敛精度 (varepsilon),设置 (k=0)
    2. 沿 (d_k) 方向一维搜索,得 (x^{k+1}=x^{k}+alpha_kd^k)
    3. 判断 (||g_{k+1}||=||igtriangledown f(x^{k+1})||< varepsilon),若满足,打印 (x^{k+1}),程序结束;否则转4
    4. 计算共轭方向 (d^{k+1}=-g_{k+1}+eta_k d^k)(k=k+1),转2.

    变尺度法

    梯度法构造简单,只用到一阶偏导数,计算量小,但只在开始几次迭代式函数值下降很快,迭代点接近 (x^*) 时,收敛非常慢;牛顿法收敛快,但要计算二阶偏导数及其逆矩阵,计算量太大。

    变尺度法的基本思想

    利用牛顿法的迭代公式,但不直接计算海塞矩阵 (G^{-1}(x^k)) 的逆,而是用一个对称正定矩阵 (H_k) 近似代替海塞矩阵的逆 (G^{-1}(x^k)),并且使 (H_k) 在迭代过程中不断改进,最后逼近 (G^{-1}(x^k))

    迭代公式为

    [x^{k+1}=x^k-alpha_kH_kg_k ]

    • (H_k) 就叫做尺度矩阵
    • 关键就在于构造 $H_k $

    尺度矩阵

    通过尺度变换可以把函数的偏心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尺度变换技巧能显著地改进几乎所有极小化方法的收敛性质。

    坐标轮换法

    鲍威尔方法

    单型替换法

  • 相关阅读:
    Light oj 1082 Array Queries(区间最小值)
    Codeforces Round #179 (Div. 2)A、B、C、D
    poj 1976 A Mini Locomotive(01背包)
    Codeforces Round #178 (Div. 2)
    hackerrank challenges median
    poj 1961 Period(kmp最短循环节)
    poj 2182 Lost Cows(树状数组)
    ZOJ1117 POJ1521 HDU1053 Huffman编码
    poj 2352 Stars 树状数组
    这可能是最适合萌新入门Web安全的路线规划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olleenHe/p/1178253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