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Basic
谈谈final、 finally、 finalize有什么不同?
典型回答:
final可以用来修饰类、方法、变量,分别有不同的意义, final修饰的class代表不可以继承扩展, final的变量是不可以修改的,而final的方法也是不可以重写的( override)。
finally则是Java保证重点代码一定要被执行的一种机制。我们可以使用try-finally或者try-catch-finally来进行类似关闭JDBC连接、保证unlock锁等动作。
finalize是基础类java.lang.Object的一个方法,它的设计目的是保证对象在被垃圾收集前完成特定资源的回收。 finalize机制现在已经不推荐使用,并且在JDK 9开始被标记
为deprecated。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幻象引用有什么区别?具体使用场景是什么?
不同的引用类型,主要体现的是对象不同的可达性( reachable)状态和对垃圾收集的影响。
所谓强引用( “Strong” Reference),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普通对象引用,只要还有强引用指向一个对象,就能表明对象还“活着”,垃圾收集器不会碰这种对象。对于一个普通的对
象,如果没有其他的引用关系,只要超过了引用的作用域或者显式地将相应(强)引用赋值为null,就是可以被垃圾收集的了,当然具体回收时机还是要看垃圾收集策略。
软引用( SoftReference),是一种相对强引用弱化一些的引用,可以让对象豁免一些垃圾收集,只有当JVM认为内存不足时,才会去试图回收软引用指向的对象。 JVM会确保在抛
出OutOfMemoryError之前,清理软引用指向的对象。软引用通常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缓存,如果还有空闲内存,就可以暂时保留缓存,当内存不足时清理掉,这样就保证了使用缓
存的同时,不会耗尽内存。
andriod中的图片缓存是软引用的例子.
弱引用( WeakReference)并不能使对象豁免垃圾收集,仅仅是提供一种访问在弱引用状态下对象的途径。这就可以用来构建一种没有特定约束的关系,比如,维护一种非强制性
的映射关系,如果试图获取时对象还在,就使用它,否则重现实例化。它同样是很多缓存实现的选择。
ThreadLocal中entry的Key是弱引用的例子.
对于幻象引用,有时候也翻译成虚引用,你不能通过它访问对象。幻象引用仅仅是提供了一种确保对象被fnalize以后,做某些事情的机制,比如,通常用来做所谓的PostMortem清理机制,我在专栏上一讲中介绍的Java平台自身Cleaner机制等,也有人利用幻象引用监控对象的创建和销毁。
理解Java的字符串, String、 StringBufer、 StringBuilder有什么区别?
String是Java语言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类,提供了构造和管理字符串的各种基本逻辑。它是典型的Immutable类,被声明成为fnal class,所有属性也都是fnal的。也由于它的不可
变性,类似拼接、裁剪字符串等动作,都会产生新的String对象。由于字符串操作的普遍性,所以相关操作的效率往往对应用性能有明显影响。
StringBufer是为解决上面提到拼接产生太多中间对象的问题而提供的一个类,我们可以用append或者add方法,把字符串添加到已有序列的末尾或者指定位置。 StringBufer本
质是一个线程安全的可修改字符序列,它保证了线程安全,也随之带来了额外的性能开销,所以除非有线程安全的需要,不然还是推荐使用它的后继者,也就是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是Java 1.5中新增的,在能力上和StringBufer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它去掉了线程安全的部分,有效减小了开销,是绝大部分情况下进行字符串拼接的首选。
String是Immutable类的典型实现,原生的保证了基础线程安全,因为你无法对它内部数据进行任何修改,这种便利甚至体现在拷贝构造函数中,由于不可
变, Immutable对象在拷贝时不需要额外复制数据。
为了实现修改字符序列的目的, StringBufer和StringBuilder底层都是利用可修改的( char, JDK 9以后是byte)数组,二者都继承了AbstractStringBuilder,里面包含了基本
操作,区别仅在于最终的方法是否加了synchronized。
谈谈Java反射机制,动态代理是基于什么原理?
典型回答:
反射机制是Java语言提供的一种基础功能,赋予程序在运行时自省( introspect,官方用语)的能力。通过反射我们可以直接操作类或者对象,比如获取某个对象的类定义,获取类
声明的属性和方法,调用方法或者构造对象,甚至可以运行时修改类定义。
动态代理是一种方便运行时动态构建代理、动态处理代理方法调用的机制,很多场景都是利用类似机制做到的,比如用来包装RPC调用、面向切面的编程( AOP)。
实现动态代理的方式很多,比如JDK自身提供的动态代理,就是主要利用了上面提到的反射机制。还有其他的实现方式,比如利用传说中更高性能的字节码操作机制,类
似ASM、 cglib(基于ASM)、 Javassist等。
我们知道Spring AOP支持两种模式的动态代理, JDK Proxy或者cglib,如果我们选择cglib方式,你会发现对接口的依赖被克服了。
cglib动态代理采取的是创建目标类的子类的方式,因为是子类化,我们可以达到近似使用被调用者本身的效果。
int和Integer有什么区别?谈谈Integer的值缓存范围。
典型回答:
int是我们常说的整形数字,是Java的8个原始数据类型( Primitive Types, boolean、 byte 、 short、 char、 int、 foat、 double、 long)之一。 Java语言虽然号称一切都是对象,
但原始数据类型是例外。
Integer是int对应的包装类,它有一个int类型的字段存储数据,并且提供了基本操作,比如数学运算、 int和字符串之间转换等。在Java 5中,引入了自动装箱和自动拆箱功能
( boxing/unboxing), Java可以根据上下文,自动进行转换,极大地简化了相关编程。
关于Integer的值缓存,这涉及Java 5中另一个改进。构建Integer对象的传统方式是直接调用构造器,直接new一个对象。但是根据实践,我们发现大部分数据操作都是集中在有
限的、较小的数值范围,因而,在Java 5中新增了静态工厂方法valueOf,在调用它的时候会利用一个缓存机制,带来了明显的性能改进。按照Javadoc, 这个值默认缓存
是-128到127之间。
这种缓存机制并不是只有Integer才有,同样存在于其他的一些包装类,比如:
- Boolean,缓存了true/false对应实例,确切说,只会返回两个常量实例Boolean.TRUE/FALSE。
- Short,同样是缓存了-128到127之间的数值。
- Byte,数值有限,所以全部都被缓存。
- Character,缓存范围’u0000’ 到 ‘u007F’。
注意事项:
[1] 基本类型均具有取值范围,在大数*大数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越界的情况。
[2] 基本类型转换时,使用声明的方式。例: int result= 1234567890 * 24 * 365;结果值一定不会是你所期望的那个值,因为1234567890 * 24已经超过了int的范围,如果修改为: long result= 1234567890L * 24 * 365;就正常了。
[3] 慎用基本类型处理货币存储。如采用double常会带来差距,常采用BigDecimal、整型(如果要精确表示分,可将值扩大100倍转化为整型)解决该问题。
[4] 优先使用基本类型。原则上,建议避免无意中的装箱、拆箱行为,尤其是在性能敏感的场合,
[5] 如果有线程安全的计算需要,建议考虑使用类型AtomicInteger、 AtomicLong 这样的线程安全类。部分比较宽的基本数据类型,比如 foat、 double,甚至不能保证更新操作的原子性,
可能出现程序读取到只更新了一半数据位的数值。
[4].原则上, 建议避免无意中的装箱、拆箱行为,尤其是在性能敏感的场合,创建10万个Java对象和10万个整数的开销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不管是内存使用还是处理速度,光是对象头
的空间占用就已经是数量级的差距了。
以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的计数器实现为例,下面是一个常见的线程安全计数器实现。
class Counter {
private fnal AtomicLong counter = new AtomicLong();
public void increase() {
counter.incrementAndGet();
}
}
如果利用原始数据类型,可以将其修改为
class CompactCounter {
private volatile long counter;
private satic fnal AtomicLongFieldUpdater<CompactCounter> updater = AtomicLongFieldUpdater.newUpdater(CompactCounter.class, "counter");
public void increase() {
updater.incrementAndGet(this);
}
}
Java原始数据类型和引用类型局限性:
前面我谈了非常多的技术细节,最后再从Java平台发展的角度来看看,原始数据类型、对象的局限性和演进。
对于Java应用开发者,设计复杂而灵活的类型系统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坦白说,毕竟这种类型系统的设计是源于很多年前的技术决定,现在已经逐渐暴露出了一些副作用,例
如:
-
原始数据类型和Java泛型并不能配合使用
这是因为Java的泛型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伪泛型,它完全是一种编译期的技巧, Java编译期会自动将类型转换为对应的特定类型,这就决定了使用泛型,必须保证相应类型可以转换
为Object。 -
无法高效地表达数据,也不便于表达复杂的数据结构,比如vector和tuple我们知道Java的对象都是引用类型,如果是一个原始数据类型数组,它在内存里是一段连续的内存,而对象数组则不然,数据存储的是引用,对象往往是分散地存储在堆的不同位
置。这种设计虽然带来了极大灵活性,但是也导致了数据操作的低效,尤其是无法充分利用现代CPU缓存机制。
Vector、 ArrayList、 LinkedList有何区别?
典型回答:
Vector是Java早期提供的线程安全的动态数组,如果不需要线程安全,并不建议选择,毕竟同步是有额外开销的。 Vector内部是使用对象数组来保存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自动的增加
容量,当数组已满时,会创建新的数组,并拷贝原有数组数据。
ArrayList是应用更加广泛的动态数组实现,它本身不是线程安全的,所以性能要好很多。与Vector近似, ArrayList也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容量,不过两者的调整逻辑有所区
别, Vector在扩容时会提高1倍,而ArrayList则是增加50%。
LinkedList顾名思义是Java提供的双向链表,所以它不需要像上面两种那样调整容量,它也不是线程安全的。
我们可以看到Java的集合框架, Collection接口是所有集合的根,然后扩展开提供了三大类集合,分别是:
- List,也就是我们前面介绍最多的有序集合,它提供了方便的访问、插入、删除等操作。
- Set, Set是不允许重复元素的,这是和List最明显的区别,也就是不存在两个对象equals返回true。我们在日常开发中有很多需要保证元素唯一性的场合。
- Queue/Deque,则是Java提供的标准队列结构的实现,除了集合的基本功能,它还支持类似先入先出( FIFO, First-in-First-Out)或者后入先出( LIFO, Last-In-FirstOut)等特定行为。这里不包括BlockingQueue,因为通常是并发编程场合,所以被放置在并发包里。
今天介绍的这些集合类,都不是线程安全的,对于java.util.concurrent里面的线程安全容器,我在专栏后面会去介绍。但是,并不代表这些集合完全不能支持并发编程的场景,
在Collections工具类中,提供了一系列的synchronized方法,比如
static <T> List<T> synchronizedList(List<T> list)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类似方法来实现基本的线程安全集合:
List 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ArrayList());
它的实现,基本就是将每个基本方法,比如get、 set、 add之类,都通过synchronizd添加基本的同步支持,非常简单粗暴,但也非常实用。注意这些方法创建的线程安全集合,都
符合迭代时fail-fast行为,当发生意外的并发修改时,尽早抛出ConcurrentModifcationException异常,以避免不可预计的行为。
另外一个经常会被考察到的问题,就是理解Java提供的默认排序算法,具体是什么排序方式以及设计思路等。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点陷阱的意味,因为需要区分是Arrays.sort()还是Collections.sort() (底层是调用Arrays.sort());什么数据类型;多大的数据集(太小的数据集,复杂排
序是没必要的, Java会直接进行二分插入排序)等。
对于原始数据类型,目前使用的是所谓双轴快速排序( Dual-Pivot QuickSort),是一种改进的快速排序算法,早期版本是相对传统的快速排序,你可以阅读源码。
而对于对象数据类型,目前则是使用TimSort,思想上也是一种归并和二分插入排序( binarySort)结合的优化排序算法。 TimSort并不是Java的独创,简单说它的思路是查找
数据集中已经排好序的分区(这里叫run),然后合并这些分区来达到排序的目的。
另外, Java 8引入了并行排序算法(直接使用parallelSort方法),这是为了充分利用现代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底层实现基于fork-join框架,当处理的数据集比较小的时候,差距不明显,甚至还表现差一点;但是,当数据集增长到数万或百万以上时,提高就非常大了,具体还是取决于处理器和系统环境。
对比Hashtable、 HashMap、 TreeMap有什么不同?
典型回答
Hashtable、 HashMap、 TreeMap都是最常见的一些Map实现,是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和操作数据的容器类型。
Hashtable是早期Java类库提供的一个哈希表实现,本身是同步的,不支持null键和值,由于同步导致的性能开销,所以已经很少被推荐使用。
HashMap是应用更加广泛的哈希表实现,行为上大致上与HashTable一致,主要区别在于HashMap不是同步的,支持null键和值等。通常情况下, HashMap进行put或者get操作,可以达到常数时间的性能,所以它是绝大部分利用键值对存取场景的首选,比如,实现一个用户ID和用户信息对应的运行时存储结构。
TreeMap则是基于红黑树的一种提供顺序访问的Map,和HashMap不同,它的get、 put、 remove之类操作都是O(log(n))的时间复杂度,具体顺序可以由指定
的Comparator来决定,或者根据键的自然顺序来判断。
LinkedHashMap通常提供的是遍历顺序符合插入顺序,它的实现是通过为条目(键值对)维护一个双向链表。注意,通过特定构造函数,我们可以创建反映访问顺序的实例,所
谓的put、 get、 compute等,都算作“访问”。
对于TreeMap,它的整体顺序是由键的顺序关系决定的,通过Comparator或Comparable(自然顺序)来决定。
HashMap:
而对于负载因子,我建议:
- 如果没有特别需求,不要轻易进行更改,因为JDK自身的默认负载因子是非常符合通用场景的需求的。
- 如果确实需要调整,建议不要设置超过0.75的数值,因为会显著增加冲突,降低HashMap的性能。
- 如果使用太小的负载因子,按照上面的公式,预设容量值也进行调整,否则可能会导致更加频繁的扩容,增加无谓的开销,本身访问性能也会受影响。
那么,为什么HashMap要树化呢?
本质上这是个安全问题。 因为在元素放置过程中,如果一个对象哈希冲突,都被放置到同一个桶里,则会形成一个链表,我们知道链表查询是线性的,会严重影响存取的性能。而在现实世界,构造哈希冲突的数据并不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恶意代码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大量与服务器端交互,导致服务器端CPU大量占用,这就构成了哈希碰撞拒绝服务攻击,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就发生过类似攻击事件。
Hashtable、 HashMap、 TreeMap比较:
三者均实现了Map接口,存储的内容是基于key-value的键值对映射,一个映射不能有重复的键,一个键最多只能映射一个值。
(1) 元素特性
HashTable中的key、 value都不能为null; HashMap中的key、 value可以为null,很显然只能有一个key为null的键值对,但是允许有多个值为null的键值对; TreeMap中当未实现Comparator 接口时, key 不可以为null;当实现 Comparator 接口时,若未对null情况进行判断,则key不可以为null,反之亦然。
(2)顺序特性
HashTable、 HashMap具有无序特性。 TreeMap是利用红黑树来实现的(树中的每个节点的值,都会大于或等于它的左子树种的所有节点的值,并且小于或等于它的右子树中的所有节点的
值),实现了SortMap接口,能够对保存的记录根据键进行排序。所以一般需要排序的情况下是选择TreeMap来进行,默认为升序排序方式(深度优先搜索),可自定义实现Comparator接口
实现排序方式。
(3)初始化与增长方式
初始化时: HashTable在不指定容量的情况下的默认容量为11,且不要求底层数组的容量一定要为2的整数次幂; HashMap默认容量为16,且要求容量一定为2的整数次幂。
扩容时: Hashtable将容量变为原来的2倍加1; HashMap扩容将容量变为原来的2倍。
(4)线程安全性
HashTable其方法函数都是同步的(采用synchronized修饰),不会出现两个线程同时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情况,因此保证了线程安全性。也正因为如此,在多线程运行环境下效率表现非常低下。因为当一个线程访问HashTable的同步方法时,其他线程也访问同步方法就会进入阻塞状态。比如当一个线程在添加数据时候,另外一个线程即使执行获取其他数据的操作也必须被阻塞,大大降低了程序的运行效率,在新版本中已被废弃,不推荐使用。
HashMap不支持线程的同步,即任一时刻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写HashMap;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如果需要同步(1)可以用 Collections的synchronizedMap方法;(2)使用ConcurrentHashMap类,相较于HashTable锁住的是对象整体, ConcurrentHashMap基于lock实现锁分段技术。首先将Map存放的数据分成一段一段的存储方式,然后给每一段数据分配一把锁,当一个线程占用锁访问其中一个段的数据时,其他段的数据也能被其他线程访问。 ConcurrentHashMap不仅保证了多线程运行环境下的数据访问安全性,而且性能上有长足的提升。
(5)一段话HashMap
HashMap基于哈希思想,实现对数据的读写。当我们将键值对传递给put()方法时,它调用键对象的hashCode()方法来计算hashcode,让后找到bucket位置来储存值对象。当获取对象时,通过键对象的equals()方法找到正确的键值对,然后返回值对象。 HashMap使用链表来解决碰撞问题,当发生碰撞了,对象将会储存在链表的下一个节点中。 HashMap在每个链表节点中储存键值对对象。当两个不同的键对象的hashcode相同时,它们会储存在同一个bucket位置的链表中,可通过键对象的equals()方法用来找到键值对。如果链表大小超过阈值(TREEIFY_THRESHOLD, 8),链表就会被改造为树形结构。
如何保证集合是线程安全的? ConcurrentHashMap如何实现高效地线程安全?
典型回答:
Java提供了不同层面的线程安全支持。在传统集合框架内部,除了Hashtable等同步容器,还提供了所谓的同步包装器(Synchronized Wrapper),我们可以调用Collections工具类提供的包装方法,来获取一个同步的包装容器(如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但是它们都是利用非常粗粒度的同步方式,在高并发情况下,性能比较低下。
另外,更加普遍的选择是利用并发包提供的线程安全容器类,它提供了:
- 各种并发容器,比如ConcurrentHashMap、 CopyOnWriteArrayList。
- 各种线程安全队列(Queue/Deque),如ArrayBlockingQueue、 SynchronousQueue。
- 各种有序容器的线程安全版本等。
具体保证线程安全的方式,包括有从简单的synchronize方式,到基于更加精细化的,比如基于分离锁实现的ConcurrentHashMap等并发实现等。具体选择要看开发的场景需求,
总体来说,并发包内提供的容器通用场景,远优于早期的简单同步实现。
知识扩展
1.为什么需要ConcurrentHashMap?
Hashtable本身比较低效,因为它的实现基本就是将put、 get、 size等各种方法加上“synchronized”。简单来说,这就导致了所有并发操作都要竞争同一把锁,一个线程在进行同步操作时,其他线程只能等待,大大降低了并发操作的效率。
前面已经提过HashMap不是线程安全的,并发情况会导致类似CPU占用100%等一些问题,那么能不能利用Collections提供的同步包装器来解决问题呢?
看看下面的代码片段,我们发现同步包装器只是利用输入Map构造了另一个同步版本,所有操作虽然不再声明成为synchronized方法,但是还是利用了“this”作为互斥的mutex,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进!
private static class SynchronizedMap<K,V> implements Map<K,V>, Serializable {
private final Map<K,V> m; // Backing Map
final Object mutex; // Object on which to synchronize
// …
public int size() {
synchronized (mutex) {return m.size();}
}
// …
}
所以, Hashtable或者同步包装版本,都只是适合在非高度并发的场景下。
2.ConcurrentHashMap分析
我们再来看看ConcurrentHashMap是如何设计实现的,为什么它能大大提高并发效率。
首先,我这里强调, ConcurrentHashMap的设计实现其实一直在演化,比如在Java 8中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Java 7其实也有不少更新),所以,我这里将比较分析结构、实现机制等方面,对比不同版本的主要区别。
早期ConcurrentHashMap,其实现是基于:
- 分段锁,也就是将内部进行分段(Segment),里面则是HashEntry的数组,和HashMap类似,哈希相同的条目也是以链表形式存放。
- HashEntry内部使用volatile的value字段来保证可见性,也利用了不可变对象的机制以改进利用Unsafe提供的底层能力,比如volatile access,去直接完成部分操作,以最优化性能,毕竟Unsafe中的很多操作都是JVM intrinsic优化过的。
ConcurrentHashMap 1.7中的get操作:get操作需要保证的是可见性,所以并没有什么同步逻辑。
get: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Segment<K,V> s; // manually integrate access methods to reduce overhead
HashEntry<K,V>[] tab;
int h = hash(key.hashCode());
//利用位操作替换普通数学运算
long u = (((h >>> segmentShift) & segmentMask) << SSHIFT) + SBASE;
// 以Segment为单位,进行定位
// 利用Unsafe直接进行volatile access
if ((s = (Segment<K,V>)UNSAFE.getObjectVolatile(segments, u)) != null &&
(tab = s.table) != null) {
//省略
}
return null;
}
put:而对于put操作,首先是通过二次哈希避免哈希冲突,然后以Unsafe调用方式,直接获取相应的Segment,然后进行线程安全的put操作: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Segment<K,V> s;
if (valu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二次哈希,以保证数据的分散性,避免哈希冲突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int j = (hash >>> segmentShift) & segmentMask;
if ((s = (Segment<K,V>)UNSAFE.getObject // nonvolatile; recheck
(segments, (j << SSHIFT) + SBASE)) == null) // in ensureSegment
s = ensureSegment(j);
return s.put(key, hash, value, false);
}
所以,从上面的源码清晰的看出,在进行并发写操作时:
- ConcurrentHashMap会获取再入锁,以保证数据一致性, Segment本身就是基于ReentrantLock的扩展实现,所以,在并发修改期间,相应Segment是被锁定的。
- 在最初阶段,进行重复性的扫描,以确定相应key值是否已经在数组里面,进而决定是更新还是放置操作,你可以在代码里看到相应的注释。重复扫描、检测冲突
是ConcurrentHashMap的常见技巧。 - HashMap可能发生扩容问题,在ConcurrentHashMap中同样存在。不过有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它进行的不是整体的扩容,而是单独对Segment进行扩容。
size:
分段计算两次,两次结果相同则返回,否则对所以段加锁重新计算
在Java 8和之后的版本中, ConcurrentHashMap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 总体结构上,它的内部存储变得和HashMap结构非常相似,同样是大的桶(bucket)数组,然后内部也是一个个所谓的链表结构(bin),同步的粒度要更细致一些。
- 其内部仍然有Segment定义,但仅仅是为了保证序列化时的兼容性而已,不再有任何结构上的用处。
- 因为不再使用Segment,初始化操作大大简化,修改为lazy-load形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初始开销,解决了老版本很多人抱怨的这一点。
- 数据存储利用volatile来保证可见性。
- 使用CAS等操作,在特定场景进行无锁并发操作。
- 使用Unsafe、 LongAdder之类底层手段,进行极端情况的优化。
1.8 中,数据存储内部实现,我们可以发现Key是final的,因为在生命周期中,一个条目的Key发生变化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val,则声明为volatile,以保证可见性。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olatile V val;
volatile Node<K,V> next;
// …
}
put:
final V putVal(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
if (key == null || valu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int hash = spread(key.hashCode());
int binCount = 0;
for (Node<K,V>[] tab = table;;) {
Node<K,V> f; int n, i, fh; K fk; V fv;
if (tab == null || (n = tab.length) == 0)
tab = initTable(); //初始化
else if ((f = tabAt(tab, i = (n - 1) & hash)) == null) {
// 利用CAS去进行无锁线程安全操作,如果bin是空的
if (casTabAt(tab, i, null, new Node<K,V>(hash, key, value)))
break;
}
else if ((fh = f.hash) == MOVED)
tab = helpTransfer(tab, f);
else if (onlyIfAbsent // 不加锁,进行检查
&& fh == hash
&& ((fk = f.key) == key || (fk != null && key.equals(fk)))
&& (fv = f.val) != null)
return fv;
else {
V oldVal = null;
synchronized (f) {
// 细粒度的同步修改操作...
}
}
// Bin超过阈值,进行树化
if (binCount != 0) {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treeifyBin(tab, i);
if (oldVal != null)
return oldVal;
break;
}
}
}
addCount(1L, binCount);
return null;
}
put CAS 加锁
1.8中不依赖与segment加锁, segment数量与桶数量一致;
首先判断容器是否为空,为空则进行初始化利用volatile的sizeCtl作为互斥手段,如果发现竞争性的初始化,就暂停在那里,等待条件恢复,否则利用CAS设置排他标志(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1)) ;否则重试
对key hash计算得到该key存放的桶位置(不再是segement),判断该桶是否为空,为空则利用CAS设置新节点
否则使用synchronize加锁,遍历桶中数据,替换或新增加点到桶中
最后判断是否需要转为红黑树,转换之前判断是否需要扩容
size
利用LongAdder累加计算(性能还要高于直接使用AtomicLong)
Java提供了哪些IO方式? NIO如何实现多路复用?
典型回答
Java IO方式有很多种,基于不同的IO抽象模型和交互方式,可以进行简单区分。
首先,传统的java.io包,它基于流模型实现,提供了我们最熟知的一些IO功能,比如File抽象、输入输出流等。交互方式是同步、阻塞的方式,也就是说,在读取输入流或者写入输出流时,在读、写动作完成之前,线程会一直阻塞在那里,它们之间的调用是可靠的线性顺序。java.io包的好处是代码比较简单、直观,缺点则是IO效率和扩展性存在局限性,容易成为应用性能的瓶颈。
很多时候,人们也把java.net下面提供的部分网络API,比如Socket、 ServerSocket、 HttpURLConnection也归类到同步阻塞IO类库,因为网络通信同样是IO行为。
第二,在Java 1.4中引入了NIO框架(java.nio包),提供了Channel、 Selector、 Bufer等新的抽象,可以构建多路复用的、同步非阻塞IO程序,同时提供了更接近操作系统底层的高性能数据操作方式。
第三,在Java 7中, NIO有了进一步的改进,也就是NIO 2,引入了异步非阻塞IO方式,也有很多人叫它AIO(Asynchronous IO)。异步IO操作基于事件和回调机制,可以简单理解为,应用操作直接返回,而不会阻塞在那里,当后台处理完成,操作系统会通知相应线程进行后续工作。
知识扩展
首先,需要澄清一些基本概念:
区分同步或异步(synchronous/asynchronous)。简单来说,同步是一种可靠的有序运行机制,当我们进行同步操作时,后续的任务是等待当前调用返回,才会进行下一步;
而异步则相反,其他任务不需要等待当前调用返回,通常依靠事件、回调等机制来实现任务间次序关系。
区分阻塞与非阻塞(blocking/non-blocking)。在进行阻塞操作时,当前线程会处于阻塞状态,无法从事其他任务,只有当条件就绪才能继续,比如ServerSocket新连接建立完毕,或数据读取、写入操作完成;而非阻塞则是不管IO操作是否结束,直接返回,相应操作在后台继续处理。
1.Java NIO概览
首先,熟悉一下NIO的主要组成部分:
Buffer,高效的数据容器,除了布尔类型,所有原始数据类型都有相应的Buffer实现。
Channel,类似在Linux之类操作系统上看到的文件描述符,是NIO中被用来支持批量式IO操作的一种抽象。
File或者Socket,通常被认为是比较高层次的抽象,而Channel则是更加操作系统底层的一种抽象,这也使得NIO得以充分利用现代操作系统底层机制,获得特定场景的性能优化,例如,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等。不同层次的抽象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可以通过Socket获取Channel,反之亦然。
Selector,是NIO实现多路复用的基础,它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机制,可以检测到注册在Selector上的多个Channel中,是否有Channel处于就绪状态,进而实现了单线程对多Channel的高效管理。Selector同样是基于底层操作系统机制,不同模式、不同版本都存在区别。
Chartset,提供Unicode字符串定义, NIO也提供了相应的编解码器等,例如,通过下面的方式进行字符串到ByteBufer的转换:
Charset.defaultCharset().encode("Hello world!"));
BIO NIO 代码略。
在Java 7引入的NIO 2中,又增添了一种额外的异步IO模式,利用事件和回调,处理Accept、 Read等操作。 AIO实现看起来是类似这样子:
Asynchronous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 =AsynchronousServerSocketChannel.open().bind(sockAddr);
serverSock.accept(serverSock, new CompletionHandler<>() { //为异步操作指定CompletionHandler回调函数
@Override
public void completed(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 sockChannel,Asynchronous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 {
serverSock.accept(serverSock, this);
// 另外一个 write(sock, CompletionHandler{})
sayHelloWorld(sockChannel, Charset.defaultCharset().encode("Hello World!"));
}
// 省略其他路径处理方法...
});
小结:
- BIO 同步阻塞;
- NIO 同步非阻塞;
- AIO 异步非阻塞.
Java有几种文件拷贝方式?哪一种最高效?
典型回答
Java有多种比较典型的文件拷贝实现方式,比如:
利用java.io类库,直接为源文件构建一个FileInputStream读取,然后再为目标文件构建一个FileOutputStream,完成写入工作。
或者,利用java.nio类库提供的transferTo或transferFrom方法实现。
当然, Java标准类库本身已经提供了几种Files.copy的实现。
对于Copy的效率,这个其实与操作系统和配置等情况相关,总体上来说, NIO transferTo/From的方式可能更快,因为它更能利用现代操作系统底层机制,避免不必要拷贝和上下
文切换。
谈谈接口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
典型回答
接口和抽象类是Java面向对象设计的两个基础机制。
接口是对行为的抽象,它是抽象方法的集合,利用接口可以达到API定义和实现分离的目的。接口,不能实例化;不能包含任何非常量成员,任何feld都是隐含着public static
final的意义;同时,没有非静态方法实现,也就是说要么是抽象方法,要么是静态方法。 Java标准类库中,定义了非常多的接口,比如java.util.List。
抽象类是不能实例化的类,用abstract关键字修饰class,其目的主要是代码重用。除了不能实例化,形式上和一般的Java类并没有太大区别,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抽象方法,也可
以没有抽象方法。抽象类大多用于抽取相关Java类的共用方法实现或者是共同成员变量,然后通过继承的方式达到代码复用的目的。 Java标准库中,比如collection框架,很多通用
部分就被抽取成为抽象类,例如java.util.AbstractList。
设想,为接口添加任何抽象方法,相应的所有实现了这个接口的类,也必须实现新增方法,否则会出现编译错误。对于抽象类,如果我们添加非抽象方法,其子类只会享受到能力扩展,而不用担心编译出问题.
接口的职责也不仅仅限于抽象方法的集合,其实有各种不同的实践。有一类没有任何方法的接口,通常叫作Marker Interface,顾名思义,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声明某些东西,比如我
们熟知的Cloneable、 Serializable等。这种用法,也存在于业界其他的Java产品代码中。
谈谈你知道的设计模式?请手动实现单例模式, Spring等框架中使用了哪些模式?
典型回答
大致按照模式的应用目标分类,设计模式可以分为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 创建型模式,是对对象创建过程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总结,包括各种工厂模式(Factory、 Abstract Factory)、单例模式(Singleton)、构建器模式(Builder)、原型模
式(ProtoType)。 - 结构型模式,是针对软件设计结构的总结,关注于类、对象继承、组合方式的实践经验。常见的结构型模式,包括桥接模式(Bridge)、适配器模式(Adapter)、装饰者模式
(Decorator)、代理模式(Proxy)、组合模式(Composite)、外观模式(Facade)、享元模式(Flyweight)等。 - 行为型模式,是从类或对象之间交互、职责划分等角度总结的模式。比较常见的行为型模式有策略模式(Strategy)、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命令模式(Command)、
观察者模式(Observer)、迭代器模式(Iterator)、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访问者模式(Visitor)。
一起来简要看看主流开源框架,如Spring等如何在API设计中使用设计模式。你至少要有个大体的印象,如:
- BeanFactory和ApplicationContext应用了工厂模式。
- 在Bean的创建中, Spring也为不同scope定义的对象,提供了单例和原型等模式实现。
- AOP领域则是使用了代理模式、装饰器模式、适配器模式等。
- 各种事件监听器SpringEvent,是观察者模式的典型应用。
- 类似JdbcTemplate等则是应用了模板模式。
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有什么区别?有人说synchronized最慢,这话靠谱吗?
典型回答
synchronized是Java内建的同步机制,所以也有人称其为Intrinsic Locking,它提供了互斥的语义和可见性,当一个线程已经获取当前锁时,其他试图获取的线程只能等待或者阻
塞在那里。
在Java 5以前, synchronized是仅有的同步手段,在代码中, synchronized可以用来修饰方法,也可以使用在特定的代码块儿上,本质上synchronized方法等同于把方法全部语
句用synchronized块包起来。
ReentrantLock,通常翻译为再入锁,是Java 5提供的锁实现,它的语义和synchronized基本相同。再入锁通过代码直接调用lock()方法获取,代码书写也更加灵活。与此同
时, ReentrantLock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能够实现很多synchronized无法做到的细节控制,比如可以控制fairness,也就是公平性,或者利用定义条件等。但是,编码中也需
要注意,必须要明确调用unlock()方法释放,不然就会一直持有该锁。
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的性能不能一概而论,早期版本synchronized在很多场景下性能相差较大,在后续版本进行了较多改进,在低竞争场景中表现可能优
于ReentrantLock。
线程安全需要保证几个基本特性:
- 原子性,简单说就是相关操作不会中途被其他线程干扰,一般通过同步机制实现。
- 可见性,是一个线程修改了某个共享变量,其状态能够立即被其他线程知晓,通常被解释为将线程本地状态反映到主内存上, volatile就是负责保证可见性的。
- 有序性,是保证线程内串行语义,避免指令重排等。
ReentrantLock。你可能好奇什么是再入?它是表示当一个线程试图获取一个它已经获取的锁时,这个获取动作就自动成功,这是对锁获取粒度的一个概念,也就是锁的持
有是以线程为单位而不是基于调用次数。 Java锁实现强调再入性是为了和thread的行为进行区分。
ReentrantLock相比synchronized,因为可以像普通对象一样使用,所以可以利用其提供的各种便利方法,进行精细的同步操作,甚至是实现synchronized难以表达的用例,如:
带超时的获取锁尝试。
可以判断是否有线程,或者某个特定线程,在排队等待获取锁。
可以响应中断请求。
…
这里我特别想强调条件变量( java.util.concurrent.Condition),如果说ReentrantLock是synchronized的替代选择, Condition则是将wait、 notify、 notifyAll等操作转化为相
应的对象,将复杂而晦涩的同步操作转变为直观可控的对象行为。
条件变量最为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标准类库中的ArrayBlockingQueue等。
synchronized底层如何实现?什么是锁的升级、降级?
synchronized代码块是由一对儿monitorenter/monitorexit指令实现的, Monitor对象是同步的基本实现单元。
在Java 6之前, Monitor的实现完全是依靠操作系统内部的互斥锁,因为需要进行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所以同步操作是一个无差别的重量级操作。
现代的( Oracle) JDK中, JVM对此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进,提供了三种不同的Monitor实现,也就是常说的三种不同的锁:偏斜锁( Biased Locking)、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大
大改进了其性能。
所谓锁的升级、降级,就是JVM优化synchronized运行的机制,当JVM检测到不同的竞争状况时,会自动切换到适合的锁实现,这种切换就是锁的升级、降级。
当没有竞争出现时,默认会使用偏斜锁。 JVM会利用CAS操作( compare and swap),在对象头上的Mark Word部分设置线程ID,以表示这个对象偏向于当前线程,所以并不涉
及真正的互斥锁。这样做的假设是基于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大部分对象生命周期中最多会被一个线程锁定,使用偏斜锁可以降低无竞争开销。
如果有另外的线程试图锁定某个已经被偏斜过的对象, JVM就需要撤销( revoke)偏斜锁,并切换到轻量级锁实现。轻量级锁依赖CAS操作Mark Word来试图获取锁,如果重试成
功,就使用普通的轻量级锁;否则,进一步升级为重量级锁。
我注意到有的观点认为Java不会进行锁降级。实际上据我所知,锁降级确实是会发生的,当JVM进入安全点( SafePoint)的时候,会检查是否有闲置的Monitor,然后试图进行降
级。
Java核心类库中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锁类型,具体请参考下面的图。
这些锁竟然不都是实现了Lock接口, ReadWriteLock是一个单独的接口,它通常是代表了一对儿锁,分别对应只读和写操作,标准类库中提供了再入版本的读写
锁实现( ReentrantReadWriteLock),对应的语义和ReentrantLock比较相似。
StampedLock竟然也是个单独的类型,从类图结构可以看出它是不支持再入性的语义的,也就是它不是以持有锁的线程为单位。
为什么我们需要读写锁( ReadWriteLock)等其他锁呢?
这是因为,虽然ReentrantLock和synchronized简单实用,但是行为上有一定局限性,通俗点说就是“太霸道”,要么不占,要么独占。实际应用场景中,有的时候不需要大量竞争
的写操作,而是以并发读取为主,如何进一步优化并发操作的粒度呢?
Java并发包提供的读写锁等扩展了锁的能力,它所基于的原理是多个读操作是不需要互斥的,因为读操作并不会更改数据,所以不存在互相干扰。而写操作则会导致并发一致性的问
题,所以写线程之间、读写线程之间,需要精心设计的互斥逻辑。
一个线程两次调用start()方法会出现什么情况?谈谈线程的生命周期和状态转移。
典型回答
Java的线程是不允许启动两次的,第二次调用必然会抛出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这是一种运行时异常,多次调用start被认为是编程错误。
关于线程生命周期的不同状态,在Java 5以后,线程状态被明确定义在其公共内部枚举类型java.lang.Thread.State中,分别是:
- 新建( NEW),表示线程被创建出来还没真正启动的状态,可以认为它是个Java内部状态。
- 就绪( RUNNABLE),表示该线程已经在JVM中执行,当然由于执行需要计算资源,它可能是正在运行,也可能还在等待系统分配给它CPU片段,在就绪队列里面排队。
- 在其他一些分析中,会额外区分一种状态RUNNING,但是从Java API的角度,并不能表示出来。
- 阻塞( BLOCKED),这个状态和我们前面两讲介绍的同步非常相关,阻塞表示线程在等待Monitor lock。比如,线程试图通过synchronized去获取某个锁,但是其他线程已经
独占了,那么当前线程就会处于阻塞状态。 - 等待( WAITING),表示正在等待其他线程采取某些操作。一个常见的场景是类似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发现任务条件尚未满足,就让当前消费者线程等待( wait),另外的生产
者线程去准备任务数据,然后通过类似notify等动作,通知消费线程可以继续工作了。 Thread.join()也会令线程进入等待状态。 - 计时等待( TIMED_WAIT),其进入条件和等待状态类似,但是调用的是存在超时条件的方法,比如wait或join等方法的指定超时版本,如下面示例:
public fnal native void wait(long timeou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终止( TERMINATED),不管是意外退出还是正常执行结束,线程已经完成使命,终止运行,也有人把这个状态叫作死亡。
在第二次调用start()方法的时候,线程可能处于终止或者其他(非NEW)状态,但是不论如何,都是不可以再次启动的。
知识扩展
1.首先,我们来整体看一下线程是什么?
从操作系统的角度,可以简单认为,线程是系统调度的最小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作为任务的真正运作者,有自己的栈( Stack)、寄存器( Register)、本地存储
( Thread Local)等,但是会和进程内其他线程共享文件描述符、虚拟地址空间等。
2.从线程生命周期的状态开始展开,那么在Java编程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线程的状态呢?主要有:
- 线程自身的方法,除了start,还有多个join方法,等待线程结束; yield是告诉调度器,主动让出CPU;另外,就是一些已经被标记为过时的resume、 stop、 suspend之类,据
我所知,在JDK最新版本中, destory/stop方法将被直接移除。 - 基类Object提供了一些基础的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如果我们持有某个对象的Monitor锁,调用wait会让当前线程处于等待状态,直到其他线程notify或者notifyAll。所
以,本质上是提供了Monitor的获取和释放的能力,是基本的线程间通信方式。 - 并发类库中的工具,比如CountDownLatch.await()会让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直到latch被基数为0,这可以看作是线程间通信的Signal。
什么情况下Java程序会产生死锁?如何定位、修复?
典型回答
死锁是一种特定的程序状态,在实体之间,由于循环依赖导致彼此一直处于等待之中,没有任何个体可以继续前进。死锁不仅仅是在线程之间会发生,存在资源独占的进程之间同样
也可能出现死锁。通常来说,我们大多是聚焦在多线程场景中的死锁,指两个或多个线程之间,由于互相持有对方需要的锁,而永久处于阻塞的状态。
定位死锁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利用jstack等工具获取线程栈,然后定位互相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而找到死锁。如果是比较明显的死锁,往往jstack等就能直接定位,类似JConsole甚至
可以在图形界面进行有限的死锁检测。
如何在编程中尽量预防死锁呢?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前面例子中死锁的产生包含哪些基本元素。基本上死锁的发生是因为:
- 互斥条件,类似Java中Monitor都是独占的,要么是我用,要么是你用。
- 互斥条件是长期持有的,在使用结束之前,自己不会释放,也不能被其他线程抢占。
- 循环依赖关系,两个或者多个个体之间出现了锁的链条环。
第一种方法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使用多个锁,并且只有需要时才持有锁。否则,即使是非常精通并发编程的工程师,也难免会掉进坑里,嵌套的synchronized或者lock非常容易出问题。
第二种方法
如果必须使用多个锁,尽量设计好锁的获取顺序,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你可以参看著名的银行家算法.
第三种方法
使用带超时的方法,为程序带来更多可控性。
类似Object.wait(…)或者CountDownLatch.await(…),都支持所谓的timed_wait,我们完全可以就不假定该锁一定会获得,指定超时时间,并为无法得到锁时准备退出逻辑。
Java并发包提供了哪些并发工具类?
典型回答
我们通常所说的并发包也就是java.util.concurrent及其子包,集中了Java并发的各种基础工具类,具体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 提供了比synchronized更加高级的各种同步结构,包括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 Semaphore等,可以实现更加丰富的多线程操作,比如利用Semaphore作为资源
控制器,限制同时进行工作的线程数量。 - 各种线程安全的容器,比如最常见的ConcurrentHashMap、有序的ConcunrrentSkipListMap,或者通过类似快照机制,实现线程安全的动态数
组CopyOnWriteArrayList等。 - 各种并发队列实现,如各种BlockedQueue实现,比较典型的ArrayBlockingQueue、 SynchorousQueue或针对特定场景的PriorityBlockingQueue等。
- 强大的Executor框架,可以创建各种不同类型的线程池,调度任务运行等,绝大部分情况下,不再需要自己从头实现线程池和任务调度器.
**知识扩展 **
- CountDownLatch,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某些操作完成。
- CyclicBarrier,一种辅助性的同步结构,允许多个线程等待到达某个屏障。
- Semaphore, Java版本的信号量实现,Semaphore就是个计数器, 其基本逻辑基于acquire/release,并没有太复杂的同步逻辑。
Semaphore
1.工作原理
以一个停车场是运作为例。为了简单起见,假设停车场只有三个车位,一开始三个车位都是空的。这时如果同时来了五辆车,看门人允许其中三辆不受阻碍的进入,然后放下车拦,剩下的车则必须在入口等待,此后来的车也都不得不在入口处等待。这时,有一辆车离开停车场,看门人得知后,打开车拦,放入一辆,如果又离开两辆,则又可以放入两辆,如此往复。这个停车系统中,每辆车就好比一个线程,看门人就好比一个信号量,看门人限制了可以活动的线程。假如里面依然是三个车位,但是看门人改变了规则,要求每次只能停两辆车,那么一开始进入两辆车,后面得等到有车离开才能有车进入,但是得保证最多停两辆车。对于Semaphore类而言,就如同一个看门人,限制了可活动的线程数。
2.主要方法
- Semaphore(int permits):构造方法,创建具有给定许可数的计数信号量并设置为非公平信号量。
- Semaphore(int permits,boolean fair):构造方法,当fair等于true时,创建具有给定许可数的计数信号量并设置为公平信号量。
- void acquire():从此信号量获取一个许可前线程将一直阻塞。相当于一辆车占了一个车位。
- void acquire(int n):从此信号量获取给定数目许可,在提供这些许可前一直将线程阻塞。比如n=2,就相当于一辆车占了两个车位。
- void release():释放一个许可,将其返回给信号量。就如同车开走返回一个车位。
- void release(int n):释放n个许可。
- int availablePermits():当前可用的许可数。
- 更多
https://www.cnblogs.com/klbc/p/9500947.html
下面,来看看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它们的行为有一定的相似度,经常会被考察二者有什么区别,我来简单总结一下。
- CountDownLatch是不可以重置的,所以无法重用;而CyclicBarrier则没有这种限制,可以重用。
- CountDownLatch的基本操作组合是countDown/await。调用await的线程阻塞等待countDown足够的次数,不管你是在一个线程还是多个线程里countDown,只要次数足够
即可。所以就像Brain Goetz说过的, CountDownLatch操作的是事件。 - CyclicBarrier的基本操作组合,则就是await,当所有的伙伴( parties)都调用了await,才会继续进行任务,并自动进行重置。 注意,正常情况下, CyclicBarrier的重置都是自
动发生的,如果我们调用reset方法,但还有线程在等待,就会导致等待线程被打扰,抛出BrokenBarrierException异常。 CyclicBarrier侧重点是线程,而不是调用事件,它的
典型应用场景是用来等待并发线程结束。
CountDownLatch
模拟五个线程同时启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所有线程阻塞,然后统一开始
CountDownLatch begin = new CountDownLatch(1);
//主线程阻塞,直到所有分线程执行完毕
CountDownLatch end = new CountDownLatch(5);
for(int i = 0; i < 5; i++){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begin.awai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起跑");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到达终点");
end.countDow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hread.start();
}
try {
System.out.println("1秒后统一开始");
Thread.sleep(1000);
begin.countDown();
end.await();
System.out.println("停止比赛");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结果:
1秒后统一开始
Thread-1 起跑
Thread-4 起跑
Thread-3 起跑
Thread-0 起跑
Thread-2 起跑
Thread-3 到达终点
Thread-0 到达终点
Thread-4 到达终点
Thread-1 到达终点
Thread-2 到达终点
停止比赛
并发包里提供的线程安全Map、 List和Set:
如果我们的应用侧重于Map放入或者获取的速度,而不在乎顺序,大多推荐使用ConcurrentHashMap,反之则使
用ConcurrentSkipListMap;如果我们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非常频繁地修改, ConcurrentSkipListMap也可能表现出优势。
SkipList结构:
关于两个CopyOnWrite容器,其实CopyOnWriteArraySet是通过包装了CopyOnWriteArrayList来实现的,所以在学习时,我们可以专注于理解一种。
首先, CopyOnWrite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原理是,任何修改操作,如add、 set、 remove,都会拷贝原数组,修改后替换原来的数组,通过这种防御性的方式,实现另类的线程安全。
public boolean add(E e) {
synchronized (lock) {
Object[] elements = getArray();
int len = elements.length;
// 拷贝
Object[] newElements = Arrays.copyOf(elements, len + 1);
newElements[len] = e;
// 替换
setArray(newElements);
return true;
}
}
final void setArray(Object[] a) {
array = a;
}
并发包中的ConcurrentLinkedQueue和LinkedBlockingQueue有什么区别?
典型回答
有时候我们把并发包下面的所有容器都习惯叫作并发容器,但是严格来讲,类似ConcurrentLinkedQueue这种“Concurrent*”容器,才是真正代表并发。
关于问题中它们的区别:
- Concurrent类型基于lock-free,在常见的多线程访问场景,一般可以提供较高吞吐量。
- 而LinkedBlockingQueue内部则是基于锁,并提供了BlockingQueue的等待性方法。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 java.util.concurrent包提供的容器( Queue、 List、 Set)、 Map,从命名上可以大概区分为Concurrent、 CopyOnWrite和Blocking*等三类,同样是线
程安全容器,可以简单认为:
- Concurrent类型没有类似CopyOnWrite之类容器相对较重的修改开销。
- 但是,凡事都是有代价的, Concurrent往往提供了较低的遍历一致性。你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弱一致性,例如,当利用迭代器遍历时,如果容器发生修改,迭代器仍然可以继续
进行遍历。 - 与弱一致性对应的,就是我介绍过的同步容器常见的行为“fast-fail”,也就是检测到容器在遍历过程中发生了修改,则抛出ConcurrentModifcationException,不再继续遍历。
- 弱一致性的另外一个体现是, size等操作准确性是有限的,未必是100%准确。
- 与此同时,读取的性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知识扩展
线程安全队列一览:
ArrayBlockingQueue是最典型的的有界队列,其内部以final的数组保存数据,数组的大小就决定了队列的边界,所以我们在创建ArrayBlockingQueue时,都要指定容量,如
public Array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boolean fair)
LinkedBlockingQueue,容易被误解为无边界,但其实其行为和内部代码都是基于有界的逻辑实现的,只不过如果我们没有在创建队列时就指定容量,那么其容量限制就自动被
设置为Integer.MAX_VALUE ,成为了无界队列。
SynchronousQueue,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队列实现,每个删除操作都要等待插入操作,反之每个插入操作也都要等待删除动作。那么这个队列的容量是多少呢?是1吗?其实不
是的,其内部容量是0。
PriorityBlockingQueue是无边界的优先队列,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大小总归是要受系统资源影响。
DelayedQueue和LinkedTransferQueue同样是无边界的队列。对于无边界的队列,有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put操作永远也不会发生其他BlockingQueue的那种等待情况。
使用Blocking实现的生产者消费者代码:
package com.ryze.chapter3;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rrayBlocking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BlockingQueue;
public class ConsumerProducer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EXIT_MSG = "Good by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较小的队列,以更好地在输出中展示其影响
BlockingQueue<String> 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3);
Producer producer = new Producer(queue);
Consumer consumer = new Consumer(queue);
new Thread(producer).start();
new Thread(consumer).start();
}
static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BlockingQueue<String> queue;
public Producer(BlockingQueue<String> q) {
this.queue = q;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20; i++) {
try {
Thread.sleep(5L);
String msg = "Message" + i;
System.out.println("Produced new item: " + msg);
queue.put(msg);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ry {
System.out.println("Time to say good bye!");
queue.put(EXIT_MSG);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static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BlockingQueue<String> queue;
public Consumer(BlockingQueue<String> q) {
this.queue = q;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tring msg;
while (!EXIT_MSG.equalsIgnoreCase((msg = queue.take()))) {
System.out.println("Consumed item: " + msg);
Thread.sleep(10L);
}
System.out.println("Got exit message, by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前面介绍了各种队列实现,在日常的应用开发中,如何进行选择呢?
以LinkedBlockingQueue、 ArrayBlockingQueue和SynchronousQueue为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根据需求可以从很多方面考量:
考虑应用场景中对队列边界的要求。 ArrayBlockingQueue是有明确的容量限制的,而LinkedBlockingQueue则取决于我们是否在创建时指定, SynchronousQueue则干脆不
能缓存任何元素。
从空间利用角度,数组结构的ArrayBlockingQueue要比LinkedBlockingQueue紧凑,因为其不需要创建所谓节点,但是其初始分配阶段就需要一段连续的空间,所以初始内存
需求更大。
通用场景中, LinkedBlockingQueue的吞吐量一般优于ArrayBlockingQueue,因为它实现了更加细粒度的锁操作。
ArrayBlockingQueue实现比较简单,性能更好预测,属于表现稳定的“选手”。
如果我们需要实现的是两个线程之间接力性( handof)的场景,按照专栏上一讲的例子,你可能会选择CountDownLatch,但是SynchronousQueue也是完美符合这种场景
的,而且线程间协调和数据传输统一起来,代码更加规范。
可能令人意外的是,很多时候SynchronousQueue的性能表现,往往大大超过其他实现,尤其是在队列元素较小的场景。
Java并发类库提供的线程池有哪几种? 分别有什么特点?
典型回答
通常开发者都是利用Executors提供的通用线程池创建方法,去创建不同配置的线程池,主要区别在于不同的ExecutorService类型或者不同的初始参数。
Executors目前提供了5种不同的线程池创建配置:
newCachedThreadPool(),它是一种用来处理大量短时间工作任务的线程池,具有几个鲜明特点:它会试图缓存线程并重用,当无缓存线程可用时,就会创建新的工作线程;如
果线程闲置的时间超过60秒,则被终止并移出缓存;长时间闲置时,这种线程池,不会消耗什么资源。其内部使用SynchronousQueue作为工作队列。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重用指定数目( nThreads)的线程,其背后使用的是无界的工作队列,任何时候最多有nThreads个工作线程是活动的。这意味着,如
果任务数量超过了活动队列数目,将在工作队列中等待空闲线程出现;如果有工作线程退出,将会有新的工作线程被创建,以补足指定的数目nThreads。
newSingleThreadExecutor(),它的特点在于工作线程数目被限制为1,操作一个无界的工作队列,所以它保证了所有任务的都是被顺序执行,最多会有一个任务处于活动状
态,并且不允许使用者改动线程池实例,因此可以避免其改变线程数目。
newSingleThreadScheduledExecutor()和newScheduledThreadPool(int corePoolSize),创建的是个ScheduledExecutorService,可以进行定时或周期性的工作调度,
区别在于单一工作线程还是多个工作线程。
ewWorkStealingPool(int parallelism),这是一个经常被人忽略的线程池, Java 8才加入这个创建方法,其内部会构建ForkJoinPool,利用Work-Stealing算法,并行地处
理任务,不保证处理顺序。
Executor框架可不仅仅是线程池,我觉得至少下面几点值得深入学习:
- 掌握Executor框架的主要内容,至少要了解组成与职责,掌握基本开发用例中的使用。
- 对线程池和相关并发工具类型的理解,甚至是源码层面的掌握。
- 实践中有哪些常见问题,基本的诊断思路是怎样的。
- 如何根据自身应用特点合理使用线程池。
知识扩展
首先,我们来看看Executor框架的基本组成,请参考下面的类图。
Executor是一个基础的接口,其初衷是将任务提交和任务执行细节解耦,这一点可以体会其定义的唯一方法。
void execute(Runnable command);
ExecutorService则更加完善,不仅提供service的管理功能,比如shutdown等方法,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提交任务机制,如返回Future而不是void的submit方法。
<T> Future<T> submit(Callable<T> task);
从源码角度,分析线程池的设计与实现,我将主要围绕最基础的ThreadPoolExecutor源码:
简单理解一下:
-
工作队列负责存储用户提交的各个任务,这个工作队列,可以是容量为0的SynchronousQueue(使用newCachedThreadPool),也可以是像固定大小线程池
( newFixedThreadPool)那样使用LinkedBlockingQueue。private final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
内部的“线程池”,这是指保持工作线程的集合,线程池需要在运行过程中管理线程创建、销毁。例如,对于带缓存的线程池,当任务压力较大时,线程池会创建新的工作线程;当
业务压力退去,线程池会在闲置一段时间(默认60秒)后结束线程。private final HashSet<Worker> workers = new HashSet<>();
线程池的工作线程被抽象为静态内部类Worker,基于AQS实现。
- ThreadFactory提供上面所需要的创建线程逻辑。
- 如果任务提交时被拒绝,比如线程池已经处于SHUTDOWN状态,需要为其提供处理逻辑, Java标准库提供了类似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等默认实现,也可以按照实
际需求自定义。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线程池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一起都体现在线程池的构造函数中,从字面我们就可以大概猜测到其用意:
-
corePoolSize,所谓的核心线程数,可以大致理解为长期驻留的线程数目(除非设置了allowCoreThreadTimeOut)。对于不同的线程池,这个值可能会有很大区别,比
如newFixedThreadPool会将其设置为nThreads,而对于newCachedThreadPool则是为0。 -
maximumPoolSize,顾名思义,就是线程不够时能够创建的最大线程数。同样进行对比,对于newFixedThreadPool,当然就是nThreads,因为其要求是固定大小,
而newCachedThreadPool则是Integer.MAX_VALUE 。 -
keepAliveTime和TimeUnit,这两个参数指定了额外的线程能够闲置多久,显然有些线程池不需要它。
-
workQueue,工作队列,必须是BlockingQueue。
通过配置不同的参数,我们就可以创建出行为大相径庭的线程池,这就是线程池高度灵活性的基础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AtomicInteger底层实现原理是什么?如何在自己的产品代码中应用CAS操作?
典型回答
AtomicIntger是对int类型的一个封装,提供原子性的访问和更新操作,其原子性操作的实现是基于CAS( compare-and-swap).
目前Java提供了两种公共API,可以实现这种CAS操作,比如使用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LongFieldUpdater,它是基于反射机制创建,我们需要保证类型和字段名称正确。
AQS内部数据和方法,可以简单拆分为:
- 一个volatile的整数成员表征状态,同时提供了setState和getState方法
private volatile int sate;
- 一个先入先出( FIFO)的等待线程队列,以实现多线程间竞争和等待,这是AQS机制的核心之一。
- 各种基于CAS的基础操作方法,以及各种期望具体同步结构去实现的acquire/release方法。
利用AQS实现一个同步结构,至少要实现两个基本类型的方法,分别是acquire操作,获取资源的独占权;还有就是release操作,释放对某个资源的独占
排除掉一些细节,整体地分析acquire方法逻辑,其直接实现是在AQS内部,调用了tryAcquire和acquireQueued,这是两个需要搞清楚的基本部分。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if (!tryAcquire(arg) &&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selfInterrupt();
}
以非公平的tryAcquire为例,其内部实现了如何配合状态与CAS获取锁,注意,对比公平版本的tryAcquire,它在锁无人占有时,并不检查是否有其他等待者,这里体现了非公平的
语义。
final boolean nonfairTryAcquire(int acquires) {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int c = getState();// 获取当前AQS内部状态量
if (c == 0) { // 0表示无人占有,则直接用CAS修改状态位,
if (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 不检查排队情况,直接争抢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并设置当前线程独占锁
return true;
}
} 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即使状态不是0,也可能当前线程是锁持有者,因为这是再入锁
int nextc = c + acquires;
if (nextc < 0) // overflow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setState(nextc);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再来分析acquireQueued,如果前面的tryAcquire失败,代表着锁争抢失败,进入排队竞争阶段。这里就是我们所说的,利用FIFO队列,实现线程间对锁的竞争的部分,
算是是AQS的核心逻辑。
当前线程会被包装成为一个排他模式的节点( EXCLUSIVE),通过addWaiter方法添加到队列中。 acquireQueued的逻辑,简要来说,就是如果当前节点的前面是头节点,则试图
获取锁,一切顺利则成为新的头节点;否则,有必要则等待,具体处理逻辑请参考我添加的注释。
final boolean acquireQueued(final Node node, int arg) {
boolean interrupted = false;
try {
for (;;) {// 循环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 获取前一个节点
if (p == head && tryAcquire(arg)) { // 如果前一个节点是头结点,表示当前节点合适去tryAcquire
setHead(node); // acquire成功,则设置新的头节点
p.next = null; // 将前面节点对当前节点的引用清空
return interrupted;
}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 检查是否失败后需要park
interrupted |= parkAndCheckInterrupt();
}
} catch (Throwable t) {
cancelAcquire(node);// 出现异常,取消
if (interrupted)
selfInterrupt();
throw t;
}
}
到这里线程试图获取锁的过程基本展现出来了, tryAcquire是按照特定场景需要开发者去实现的部分,而线程间竞争则是AQS通过Waiter队列与acquireQueued提供的,
在release方法中,同样会对队列进行对应操作.
请介绍类加载过程,什么是双亲委派模型?
典型回答
一般来说,我们把Java的类加载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加载、链接、初始化,具体行为在Java虚拟机规范里有非常详细的定义。
首先是加载阶段( Loading),它是Java将字节码数据从不同的数据源读取到JVM中,并映射为JVM认可的数据结构( Class对象),这里的数据源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形态,如jar文
件、 class文件,甚至是网络数据源等;如果输入数据不是ClassFile的结构,则会抛出ClassFormatError。
加载阶段是用户参与的阶段,我们可以自定义类加载器,去实现自己的类加载过程。
第二阶段是链接( Linking),这是核心的步骤,简单说是把原始的类定义信息平滑地转化入JVM运行的过程中。这里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步骤:
验证( Verifcation),这是虚拟机安全的重要保障, JVM需要核验字节信息是符合Java虚拟机规范的,否则就被认为是VerifyError,这样就防止了恶意信息或者不合规的信息危
害JVM的运行,验证阶段有可能触发更多class的加载。
准备( Preparation),创建类或接口中的静态变量,并初始化静态变量的初始值。但这里的“初始化”和下面的显式初始化阶段是有区别的,侧重点在于分配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不会去执行更进一步的JVM指令。
解析( Resolution),在这一步会将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 symbolic reference)替换为直接引用。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详细介绍了类、接口、方法和字段等各个方面的解
析。
最后是初始化阶段( initialization),这一步真正去执行类初始化的代码逻辑,包括静态字段赋值的动作,以及执行类定义中的静态初始化块内的逻辑,编译器在编译阶段就会把这
部分逻辑整理好,父类型的初始化逻辑优先于当前类型的逻辑。
再来谈谈双亲委派模型,简单说就是当类加载器( Class-Loader)试图加载某个类型的时候,除非父加载器找不到相应类型,否则尽量将这个任务代理给当前加载器的父加载器去
做。使用委派模型的目的是避免重复加载Java类型。
通常类加载机制有三个基本特征:
双亲委派模型。但不是所有类加载都遵守这个模型,有的时候,启动类加载器所加载的类型,是可能要加载用户代码的,比如JDK内部的ServiceProvider/ServiceLoader机制,
用户可以在标准API框架上,提供自己的实现, JDK也需要提供些默认的参考实现。 例如, Java 中JNDI、 JDBC、文件系统、 Cipher等很多方面,都是利用的这种机制,这种情
况就不会用双亲委派模型去加载,而是利用所谓的上下文加载器。
可见性,子类加载器可以访问父加载器加载的类型,但是反过来是不允许的,不然,因为缺少必要的隔离,我们就没有办法利用类加载器去实现容器的逻辑。
单一性,由于父加载器的类型对于子加载器是可见的,所以父加载器中加载过的类型,就不会在子加载器中重复加载。但是注意,类加载器“邻居”间,同一类型仍然可以被加载多
次,因为互相并不可见。
谈谈JVM内存区域的划分,哪些区域可能发生OutOfMemoryError?
典型回答
通常可以把JVM内存区域分为下面几个方面,其中,有的区域是以线程为单位,而有的区域则是整个JVM进程唯一的。
首先, 程序计数器( PC, Program Counter Register)。在JVM规范中,每个线程都有它自己的程序计数器,并且任何时间一个线程都只有一个方法在执行,也就是所谓的当前方
法。程序计数器会存储当前线程正在执行的Java方法的JVM指令地址;或者,如果是在执行本地方法,则是未指定值( undefned)。
第二, Java虚拟机栈( 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早期也叫Java栈。每个线程在创建时都会创建一个虚拟机栈,其内部保存一个个的栈帧( Stack Frame),对应着一次次
的Java方法调用。
前面谈程序计数器时,提到了当前方法;同理,在一个时间点,对应的只会有一个活动的栈帧,通常叫作当前帧,方法所在的类叫作当前类。如果在该方法中调用了其他方法,对应
的新的栈帧会被创建出来,成为新的当前帧,一直到它返回结果或者执行结束。 JVM直接对Java栈的操作只有两个,就是对栈帧的压栈和出栈。
栈帧中存储着局部变量表、操作数( operand)栈、动态链接、方法正常退出或者异常退出的定义等。
第三, 堆( Heap),它是Java内存管理的核心区域,用来放置Java对象实例,几乎所有创建的Java对象实例都是被直接分配在堆上。堆被所有的线程共享,在虚拟机启动时,我们
指定的“Xmx”之类参数就是用来指定最大堆空间等指标。
理所当然,堆也是垃圾收集器重点照顾的区域,所以堆内空间还会被不同的垃圾收集器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最有名的就是新生代、老年代的划分。
第四, 方法区( Method Area)。这也是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用于存储所谓的元( Meta)数据,例如类结构信息,以及对应的运行时常量池、字段、方法代码等。
由于早期的Hotspot JVM实现,很多人习惯于将方法区称为永久代( Permanent Generation)。 Oracle JDK 8中将永久代移除,同时增加了元数据区( Metaspace)。
第五, 运行时常量池( Run-Time Constant Pool),这是方法区的一部分。如果仔细分析过反编译的类文件结构,你能看到版本号、字段、方法、超类、接口等各种信息,还有一
项信息就是常量池。 Java的常量池可以存放各种常量信息,不管是编译期生成的各种字面量,还是需要在运行时决定的符号引用,所以它比一般语言的符号表存储的信息更加宽泛。
第六, 本地方法栈( Native Method Stack)。它和Java虚拟机栈是非常相似的,支持对本地方法的调用,也是每个线程都会创建一个。在Oracle Hotspot JVM中,本地方法栈
和Java虚拟机栈是在同一块儿区域,这完全取决于技术实现的决定,并未在规范中强制。
所有的对象实例都是创建在堆上。
除了程序计数器,其他区域都有可能会因为可能的空间不足发生OutOfMemoryError,简单总结如下:
堆内存不足是最常见的OOM原因之一,抛出的错误信息是“java.lang.OutOfMemoryError:Java heap space”,原因可能千奇百怪,例如,可能存在内存泄漏问题;也很有可
能就是堆的大小不合理,比如我们要处理比较可观的数据量,但是没有显式指定JVM堆大小或者指定数值偏小;或者出现JVM处理引用不及时,导致堆积起来,内存无法释放等。
而对于Java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这里要稍微复杂一点。如果我们写一段程序不断的进行递归调用,而且没有退出条件,就会导致不断地进行压栈。类似这种情况, JVM实际会
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当然,如果JVM试图去扩展栈空间的的时候失败,则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
对于老版本的Oracle JDK,因为永久代的大小是有限的,并且JVM对永久代垃圾回收(如,常量池回收、卸载不再需要的类型)非常不积极,所以当我们不断添加新类型的时
候,永久代出现OutOfMemoryError也非常多见,尤其是在运行时存在大量动态类型生成的场合;类似Intern字符串缓存占用太多空间,也会导致OOM问题。对应的异常信息,
会标记出来和永久代相关: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
随着元数据区的引入,方法区内存已经不再那么窘迫,所以相应的OOM有所改观,出现OOM,异常信息则变成了: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Metaspace”。
直接内存不足,也会导致OOM.
思考
我在试图分配一个100M bytes大数组的时候发生了OOME,但是GC日志显示,明明堆上还有远不止100M的空间,你觉得可能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需要什么信息呢?
思路1:
如果仅从jvm的角度来看,要看下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垃圾回收机制是什么。如果新生代是serial,会默认使用copying算法,利用两块eden和survivor来进行处理。但是默认当遇到超大对象
时,会直接将超大对象放置到老年代中,而不用走正常对象的存活次数记录。因为要放置的是一个byte数组,那么必然需要申请连续的空间,当空间不足时,会进行gc操作。这里又需要看老年
代的gc机制是哪一种。如果是serial old,那么会采用mark compat,会进行整理,从而整理出连续空间,如果还不够,说明是老年代的空间不够,所谓的堆内存大于100m是新+老共同的结
果。如果采用的是cms(concurrent mark sweep),那么只会标记清理,并不会压缩,所以内存会碎片化,同时可能出现浮游垃圾。如果是cms的话,即使老年代的空间大于100m,也会出现
没有连续的空间供该对象使用。
思路2:
从不同的垃圾收集器角度来看:
首先,数组的分配是需要连续的内存空间的(据说,有个别非主流JVM支持大数组用不连续的内存空间分配��)。所以:
1)对于使用年轻代和老年代来管理内存的垃圾收集器,堆大于 100M,表示的是新生代和老年代加起来总和大于100M,而新生代和老年代各自并没有大于 100M 的连续内存空间。
进一步,又由于大数组一般直接进入老年代(会跳过对对象的年龄的判断),所以,是否可以认为老年代中没有连续大于 100M 的空间呢。
2)对于 G1 这种按 region 来管理内存的垃圾收集器,可能的情况是没有多个连续的 region,它们的内存总和大于 100M。
当然,不管是哪种垃圾收集器以及收集算法,当内存空间不足时,都会触发 GC,只不过,可能 GC 之后,还是没有连续大于 100M 的内存空间,于是 OOM了。
如何监控和诊断JVM堆内和堆外内存使用?
典型回答
了解JVM内存的方法有很多,具体能力范围也有区别,简单总结如下:
可以使用综合性的图形化工具,如JConsole、 VisualVM(注意,从Oracle JDK 9开始, VisualVM已经不再包含在JDK安装包中)等。这些工具具体使用起来相对比较直观,直
接连接到Java进程,然后就可以在图形化界面里掌握内存使用情况。
以JConsole为例,其内存页面可以显示常见的堆内存和各种堆外部分使用状态。
也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运行时查询,如jstat和jmap等工具都提供了一些选项,可以查看堆、方法区等使用数据。
或者,也可以使用jmap等提供的命令,生成堆转储( Heap Dump)文件,然后利用jhat或Eclipse MAT等堆转储分析工具进行详细分析。
如果你使用的是Tomcat、 Weblogic等Java EE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同样提供了内存管理相关的功能。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GC日志等输出,同样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首先,堆内部是什么结构?
对于堆内存,我在上一讲介绍了最常见的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划分,其内部结构随着JVM的发展和新GC方式的引入,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下图就是年代视角的堆结构示意图。
你可以看到,按照通常的GC年代方式划分, Java堆内分为:
1.新生代
新生代是大部分对象创建和销毁的区域,在通常的Java应用中,绝大部分对象生命周期都是很短暂的。其内部又分为Eden区域,作为对象初始分配的区域;两个Survivor,有时候
也叫from、 to区域,被用来放置从Minor GC中保留下来的对象。
JVM会随意选取一个Survivor区域作为“to”,然后会在GC过程中进行区域间拷贝,也就是将Eden中存活下来的对象和from区域的对象,拷贝到这个“to”区域。这种设计主要是为
了防止内存的碎片化,并进一步清理无用对象。
从内存模型而不是垃圾收集的角度,对Eden区域继续进行划分, Hotspot JVM还有一个概念叫做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er( TLAB),据我所知所有OpenJDK衍生出来
的JVM都提供了TLAB的设计。这是JVM为每个线程分配的一个私有缓存区域,否则,多线程同时分配内存时,为避免操作同一地址,可能需要使用加锁等机制,进而影响分配速
度,你可以参考下面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TLAB仍然在堆上,它是分配在Eden区域内的。其内部结构比较直观易懂, start、 end就是起始地址, top(指针)则表示已经
分配到哪里了。所以我们分配新对象, JVM就会移动top,当top和end相遇时,即表示该缓存已满, JVM会试图再从Eden里分配一块儿。
2.老年代
放置长生命周期的对象,通常都是从Survivor区域拷贝过来的对象。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我们知道普通的对象会被分配在TLAB上;如果对象较大, JVM会试图直接分配在Eden其
他位置上;如果对象太大,完全无法在新生代找到足够长的连续空闲空间, JVM就会直接分配到老年代。
3.永久代
这部分就是早期Hotspot JVM的方法区实现方式了,储存Java类元数据、常量池、 Intern字符串缓存,在JDK 8之后就不存在永久代这块儿了。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JVM参数,直接影响堆和内部区域的大小呢?我来简单总结一下:
- 最大堆体积
-Xmx value
- 初始的最小堆体积
-Xms value
- 老年代和新生代的比例
-XX:NewRatio=value
默认情况下,这个数值是3,意味着老年代是新生代的3倍大;换句话说,新生代是堆大小的1/4。
当然,也可以不用比例的方式调整新生代的大小,直接指定下面的参数,设定具体的内存大小数值.
-XX:NewSize=value
Eden和Survivor的大小是按照比例设置的,如果SurvivorRatio是8,那么Survivor区域就是Eden的1/8大小,也就是新生代的1/10,因为YoungGen=Eden +2*Survivor
JVM参数格式是
-XX:SurvivorRatio=value
思考:
如果用程序的方式而不是工具,对Java内存使用进行监控,有哪些技术可以做到?
利用JMX MXbean公开出来的api:ManagementFactory;
Java常见的垃圾收集器有哪些?
典型回答:
实际上,垃圾收集器( GC, Garbage Collector)是和具体JVM实现紧密相关的,不同厂商( IBM、 Oracle),不同版本的JVM,提供的选择也不同。接下来,我来谈谈最主流
的Oracle JDK。
Serial GC,它是最古老的垃圾收集器, “Serial”体现在其收集工作是单线程的,并且在进行垃圾收集过程中,会进入臭名昭著的“Stop-The-World”状态。当然,其单线程设计也
意味着精简的GC实现,无需维护复杂的数据结构,初始化也简单,所以一直是Client模式下JVM的默认选项。
从年代的角度,通常将其老年代实现单独称作Serial Old,它采用了标记-整理( Mark-Compact)算法,区别于新生代的复制算法。
Serial GC的对应JVM参数是:
-XX:+UseSerialGC
ParNew GC,很明显是个新生代GC实现,它实际是Serial GC的多线程版本,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配合老年代的CMS GC工作,下面是对应参数
-XX:+UseConcMarkSweepGC -XX:+UseParNewGC
CMS( Concurrent Mark Sweep) GC,基于标记-清除( Mark-Sweep)算法,设计目标是尽量减少停顿时间,这一点对于Web等反应时间敏感的应用非常重要,一直到今
天,仍然有很多系统使用CMS GC。但是, CMS采用的标记-清除算法,存在着内存碎片化问题,所以难以避免在长时间运行等情况下发生full GC,导致恶劣的停顿。另外,既然
强调了并发( Concurrent), CMS会占用更多CPU资源,并和用户线程争抢。
Parrallel GC,在早期JDK 8等版本中,它是server模式JVM的默认GC选择,也被称作是吞吐量优先的GC。它的算法和Serial GC比较相似,尽管实现要复杂的多,其特点是新
生代和老年代GC都是并行进行的,在常见的服务器环境中更加高效。
开启选项是:
-XX:+UseParallelGC
另外, Parallel GC引入了开发者友好的配置项,我们可以直接设置暂停时间或吞吐量等目标, JVM会自动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下面参数:
-XX:MaxGCPauseMillis=value
-XX:GCTimeRatio=N // GC时间和用户时间比例 = 1 / (N+1)
G1 GC这是一种兼顾吞吐量和停顿时间的GC实现,是Oracle JDK 9以后的默认GC选项。 G1可以直观的设定停顿时间的目标,相比于CMS GC, G1未必能做到CMS在最好情况
下的延时停顿,但是最差情况要好很多。
G1 GC仍然存在着年代的概念,但是其内存结构并不是简单的条带式划分,而是类似棋盘的一个个region。 Region之间是复制算法,但整体上实际可看作是标记-整理( MarkCompact)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内存碎片,尤其是当Java堆非常大的时候, G1的优势更加明显。
G1吞吐量和停顿表现都非常不错,并且仍然在不断地完善,与此同时CMS已经在JDK 9中被标记为废弃( deprecated),所以G1 GC值得你深入掌握。
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我认为总体上有个了解,理解相应的原理和优缺点,就已经足够了,其主要分为三类:
复制( Copying)算法,我前面讲到的新生代GC,基本都是基于复制算法,过程就如专栏上一讲所介绍的,将活着的对象复制到to区域,拷贝过程中将对象顺序放置,就可以避
免内存碎片化。
这么做的代价是,既然要进行复制,既要提前预留内存空间,有一定的浪费;另外,对于G1这种分拆成为大量region的GC,复制而不是移动,意味着GC需要维护region之间对
象引用关系,这个开销也不小,不管是内存占用或者时间开销。
标记-清除( Mark-Sweep)算法,首先进行标记工作,标识出所有要回收的对象,然后进行清除。这么做除了标记、清除过程效率有限,另外就是不可避免的出现碎片化问题,
这就导致其不适合特别大的堆;否则,一旦出现Full GC,暂停时间可能根本无法接受。
标记-整理( Mark-Compact),类似于标记-清除,但为避免内存碎片化,它会在清理过程中将对象移动,以确保移动后的对象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
在垃圾收集的过程,对应到Eden、 Survivor、 Tenured等区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这实际上取决于具体的GC方式,先来熟悉一下通常的垃圾收集流程,我画了一系列示意图,希望能有助于你理解清楚这个过程。
第一, Java应用不断创建对象,通常都是分配在Eden区域,当其空间占用达到一定阈值时,触发minor GC。仍然被引用的对象(绿色方块)存活下来,被复制到JVM选择
的Survivor区域,而没有被引用的对象(黄色方块)则被回收。注意,我给存活对象标记了“数字1”,这是为了表明对象的存活时间。
第二, 经过一次Minor GC, Eden就会空闲下来,直到再次达到Minor GC触发条件,这时候,另外一个Survivor区域则会成为to区域, Eden区域的存活对象和From区域对象,都
会被复制到to区域,并且存活的年龄计数会被加1。
第三, 类似第二步的过程会发生很多次,直到有对象年龄计数达到阈值,这时候就会发生所谓的晋升( Promotion)过程,如下图所示,超过阈值的对象会被晋升到老年代。这个阈
值是可以通过参数指定:
-XX:MaxTenuringThreshold=<N>
后面就是老年代GC,具体取决于选择的GC选项,对应不同的算法。下面是一个简单标记-整理算法过程示意图,老年代中的无用对象被清除后, GC会将对象进行整理,以防止内存
碎片化。
通常我们把老年代GC叫作Major GC,将对整个堆进行的清理叫作Full GC,但是这个也没有那么绝对,因为不同的老年代GC算法其实表现差异很大,例如CMS, “concurrent”就
体现在清理工作是与工作线程一起并发运行的.
总结:
- JVM提供的收集器较多,特征不一,适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
- Serial收集器:串行运行;作用于新生代;复制算法;响应速度优先;适用于单CPU环境下的client模式。
- ParNew收集器:并行运行;作用于新生代;复制算法;响应速度优先;多CPU环境Server模式下与CMS配合使用。
-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并行运行;作用于新生代;复制算法;吞吐量优先;适用于后台运算而不需要太多交互的场景。
- Serial Old收集器:串行运行;作用于老年代;标记-整理算法;响应速度优先;单CPU环境下的Client模式。
- Parallel Old收集器:并行运行;作用于老年代;标记-整理算法;吞吐量优先;适用于后台运算而不需要太多交互的场景。
- CMS收集器:并发运行;作用于老年代;标记-清除算法;响应速度优先;适用于互联网或B/S业务。(jdk9中已经被标记废弃)
- G1收集器:并发运行;可作用于新生代或老年代;标记-整理算法+复制算法;响应速度优先;面向服务端应用。
Java内存模型中的happen-before是什么?
典型回答
Happen-before关系,是Java内存模型中保证多线程操作可见性的机制,也是对早期语言规范中含糊的可见性概念的一个精确定义。
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远不止是我们直觉中的synchronized、 volatile、 lock操作顺序等方面,例如:
- 线程内执行的每个操作,都保证happen-before后面的操作,这就保证了基本的程序顺序规则,这是开发者在书写程序时的基本约定。
- 对于volatile变量,对它的写操作,保证happen-before在随后对该变量的读取操作。
- 对于一个锁的解锁操作,保证happen-before加锁操作。
- 对象构建完成,保证happen-before于fnalizer的开始动作。
- 甚至是类似线程内部操作的完成,保证happen-before其他Thread.join()的线程等。
- 这些happen-before关系是存在着传递性的,如果满足a happen-before b和b happen-before c,那么a happen-before c也成立。
前面我一直用happen-before,而不是简单说前后,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对执行时间的保证,也包括对内存读、写操作顺序的保证。仅仅是时钟顺序上的先后,并不能保证线程交互的
可见性。
JMM内部的实现通常是依赖于所谓的内存屏障,通过禁止某些重排序的方式,提供内存可见性保证,也就是实现了各种happen-before规则。与此同时,更多复杂度在于,需要尽量
确保各种编译器、各种体系结构的处理器,都能够提供一致的行为。
以volatile为例,看看如何利用内存屏障实现JMM定义的可见性?
对于一个volatile变量:
- 对该变量的写操作之后,编译器会插入一个写屏障。
- 对该变量的读操作之前,编译器会插入一个读屏障。极客时间
内存屏障能够在类似变量读、写操作之后,保证其他线程对volatile变量的修改对当前线程可见,或者本地修改对其他线程提供可见性。换句话说,线程写入,写屏障会通过类似强迫
刷出处理器缓存的方式,让其他线程能够拿到最新数值。
Java程序运行在Docker等容器环境有哪些新问题?
典型回答
对于Java来说, Docker毕竟是一个较新的环境,例如,其内存、 CPU等资源限制是通过CGroup( Control Group)实现的,早期的JDK版本( 8u131之前)并不能识别这些限
制,进而会导致一些基础问题:
如果未配置合适的JVM堆和元数据区、直接内存等参数, Java就有可能试图使用超过容器限制的内存,最终被容器OOM kill,或者自身发生OOM。
错误判断了可获取的CPU资源,例如, Docker限制了CPU的核数, JVM就可能设置不合适的GC并行线程数等
知识扩展
首先,我们先来搞清楚Java在容器环境的局限性来源, Docker到底有什么特别?
虽然看起来Docker之类容器和虚拟机非常相似,例如,它也有自己的shell,能独立安装软件包,运行时与其他容器互不干扰。但是,如果深入分析你会发现, Docker并不是一种完
全的虚拟化技术,而更是一种轻量级的隔离技术。
对于Java平台来说,这些未隐藏的底层信息带来了很多意外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容器环境对于计算资源的管理方式是全新的, CGroup作为相对比较新的技术,历史版本的Java显然并不能自然地理解相应的资源限制。
第二, namespace对于容器内的应用细节增加了一些微妙的差异,比如jcmd、 jstack等工具会依赖于“/proc//”下面提供的部分信息,但是Docker的设计改变了这部分信息的原有
结构,我们需要对原有工具进行修改以适应这种变化。
从JVM运行机制的角度,为什么这些“沟通障碍”会导致OOM等问题呢?
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实际是反映了JVM如何根据系统资源(内存、 CPU等)情况,在启动时设置默认参数
这就是所谓的Ergonomics机制,例如:
- JVM会大概根据检测到的内存大小,设置最初启动时的堆大小为系统内存的1/64;并将堆最大值,设置为系统内存的1/4。
- 而JVM检测到系统的CPU核数,则直接影响到了Parallel GC的并行线程数目和JIT complier线程数目,甚至是我们应用中ForkJoinPool等机制的并行等级。
这些默认参数,是根据通用场景选择的初始值。但是由于容器环境的差异, Java的判断很可能是基于错误信息而做出的。
这就类似,我以为我住的是整栋别墅,实际上却只有一个房间是给我住的。
更加严重的是, JVM的一些原有诊断或备用机制也会受到影响。为保证服务的可用性,一种常见的选择是依赖“-XX:OnOutOfMemoryError”功能,通过调用处理脚本的形式来做一
些补救措施,比如自动重启服务等。但是,这种机制是基于fork实现的,当Java进程已经过度提交内存时, fork新的进程往往已经不可能正常运行了。
根据前面的总结,似乎问题非常棘手,那我们在实践中,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 首先,如果你能够升级到最新的JDK版本,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针对这种情况, JDK 9中引入了一些实验性的参数,以方便Docker和Java“沟通”,例如针对内存限制,可以使用下面的参数设置:
-XX:+UnlockExperimentalVMOptions
-XX:+UseCGroupMemoryLimitForHeap
如果你可以切换到JDK 10或者更新的版本,问题就更加简单了。 Java对容器( Docker)的支持已经比较完善,默认就会自适应各种资源限制和实现差异。前面提到的实验性参
数“UseCGroupMemoryLimitForHeap”已经被标记为废弃。
与此同时,新增了参数用以明确指定CPU核心的数目。
-XX:ActiveProcessorCount=N
但是,如果我暂时只能使用老版本的JDK怎么办?
这里有几个建议:
明确设置堆、元数据区等内存区域大小,保证Java进程的总大小可控。
例如,我们可能在环境中,这样限制容器内存:
$ docker run -it --rm --name yourcontainer -p 8080:8080 -m 800M repo/your-java-container:openjdk
那么,就可以额外配置下面的环境变量,直接指定JVM堆大小。
-e JAVA_OPTIONS='-Xmx300m'
明确配置GC和JIT并行线程数目,以避免二者占用过多计算资源。
-XX:ParallelGCThreads
-XX:CICompilerCount
除了我前面介绍的OOM等问题,在很多场景中还发现Java在Docker环境中,似乎会意外使用Swap。具体原因待查,但很有可能也是因为Ergonomics机制失效导致的,我建议配
置下面参数,明确告知JVM系统内存限额。
-XX:MaxRAM=`cat /sys/fs/cgroup/memory/memory.limit_in_bytes`
也可以指定Docker运行参数,例如:
--memory-swappiness=0
你了解Java应用开发中的注入攻击吗?
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注入式攻击途径,原则上提供动态执行能力的语言特性,都需要提防发生注入攻击的可能。
首先,就是最常见的SQL注入攻击。一个典型的场景就是Web系统的用户登录功能,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我们需要去后端数据库核实信息.
假设应用逻辑是,后端程序利用界面输入动态生成类似下面的SQL,然后让JDBC执行。
Select * from use_info where username = “input_usr_name” and password = “input_pwd”
但是,如果我输入的input_pwd是类似下面的文本,
“ or “”=”
那么,拼接出的SQL字符串就变成了下面的条件, OR的存在导致输入什么名字都是复合条件的。
Select * from use_info where username = “input_usr_name” and password = “” or “” = “”
第二,操作系统命令注入。 Java语言提供了类似Runtime.exec(…)的API,可以用来执行特定命令,假设我们构建了一个应用,以输入文本作为参数,执行下面的命令:
ls –la input_fle_name
但是如果用户输入是 “input_fle_name;rm –rf /*”,这就有可能出现问题了 .
第三, XML注入攻击。 Java核心类库提供了全面的XML处理、转换等各种API,而XML自身是可以包含动态内容的,例如XPATH,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访问恶意内容。
还有类似LDAP等允许动态内容的协议,都是可能利用特定命令,构造注入式攻击的,包括XSS( Cross-site Scripting)攻击,虽然并不和Java直接相关,但也可能在JSP等动态页
面中发生。
知识扩展
首先,一起来看看哪些Java API和工具构成了Java安全基础。很多方面我在专栏前面的讲解中已经有所涉及,可以简单归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运行时安全机制。可以简单认为,就是限制Java运行时的行为,不要做越权或者不靠谱的事情,具体来看:
在类加载过程中,进行字节码验证,以防止不合规的代码影响JVM运行或者载入其他恶意代码。
类加载器本身也可以对代码之间进行隔离,例如,应用无法获取启动类加载器( Bootstrap Class-Loader)对象实例,不同的类加载器也可以起到容器的作用,隔离模块之间不
必要的可见性等。目前, Java Applet、 RMI等特性已经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类加载等机制总体上反倒在不断简化。
利用SecurityManger机制和相关的组件,限制代码的运行时行为能力,其中,你可以定制policy文件和各种粒度的权限定义,限制代码的作用域和权限,例如对文件系统的操作
权限,或者监听某个网络端口的权限等.
另外,从原则上来说, Java的GC等资源回收管理机制,都可以看作是运行时安全的一部分,如果相应机制失效,就会导致JVM出现OOM等错误,可看作是另类的拒绝服务。
第二, Java提供的安全框架API,这是构建安全通信等应用的基础。例如:
- 加密、解密API。
- 授权、鉴权API。
- 安全通信相关的类库,比如基本HTTPS通信协议相关标准实现,如TLS 1.3;或者附属的类似证书撤销状态判断( OSCP)等协议实现。
注意,这一部分API内部实现是和厂商相关的,不同JDK厂商往往会定制自己的加密算法实现。
第三, 就是JDK集成的各种安全工具,例如:
- keytool,这是个强大的工具,可以管理安全场景中不可或缺的秘钥、证书等,并且可以管理Java程序使用的keystore文件。
- jarsigner,用于对jar文件进行签名或者验证。
在应用实践中,如果对安全要求非常高,建议打开SecurityManager,
-Djava.security.manager
请注意其开销,通常只要开启SecurityManager,就会导致10% ~ 15%的性能下降,在JDK 9以后,这个开销有所改善.
如何写出安全的Java代码?
典型回答
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宽泛,我们可以用特定类型的安全风险为例,如拒绝服务( DoS)攻击,分析Java开发者需要重点考虑的点。
DoS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有人也称其为“洪水攻击”。最常见的表现是,利用大量机器发送请求,将目标网站的带宽或者其他资源耗尽,导致其无法响应正常用户的请求。
我认为,从Java语言的角度,更加需要重视的是程序级别的攻击,也就是利用Java、 JVM或应用程序的瑕疵,进行低成本的DoS攻击,这也是想要写出安全的Java代码所必须考虑
的。例如
Java提供了序列化等创新的特性,广泛使用在远程调用等方面,但也带来了复杂的安全问题。直到今天,序列化仍然是个安全问题频发的场景。
针对序列化,通常建议:
- 敏感信息不要被序列化!在编码中,建议使用transient关键字将其保护起来。
- 反序列化中,建议在readObject中实现与对象构件过程相同的安全检查和数据检查。
后台服务出现明显“变慢”,谈谈你的诊断思路?
典型回答
首先,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加清晰的定义:
- 服务是突然变慢还是长时间运行后观察到变慢?类似问题是否重复出现?
- “慢”的定义是什么,我能够理解是系统对其他方面的请求的反应延时变长吗?
第二,理清问题的症状,这更便于定位具体的原因,有以下一些思路:
问题可能来自于Java服务自身,也可能仅仅是受系统里其他服务的影响。初始判断可以先确认是否出现了意外的程序错误,例如检查应用本身的错误日志。
对于分布式系统,很多公司都会实现更加系统的日志、性能等监控系统。一些Java诊断工具也可以用于这个诊断,例如通过JFR( Java Flight Recorder),监控应用是否大量出
现了某种类型的异常。
如果有,那么异常可能就是个突破点。
如果没有,可以先检查系统级别的资源等情况,监控CPU、内存等资源是否被其他进程大量占用,并且这种占用是否不符合系统正常运行状况。
监控Java服务自身,例如GC日志里面是否观察到Full GC等恶劣情况出现,或者是否Minor GC在变长等;利用jstat等工具,获取内存使用的统计信息也是个常用手段;利
用jstack等工具检查是否出现死锁等。
如果还不能确定具体问题,对应用进行Profling也是个办法,但因为它会对系统产生侵入性,如果不是非常必要,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建议在生产系统进行。
定位了程序错误或者JVM配置的问题后,就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然后验证是否解决,否则还需要重复上面部分过程。
根据系统架构不同,分布式系统和大型单体应用也存在着思路的区别,例如,分布式系统的性能瓶颈可能更加集中。传统意义上的性能调优大多是针对单体应用的调优,专栏的侧重
点也是如此, Charlie Hunt曾将其方法论总结为两类:
- 自上而下。从应用的顶层,逐步深入到具体的不同模块,或者更近一步的技术细节单元,找到可能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这是最常见的性能分析思路,也是大多数工程师的选择。
- 自下而上。从类似CPU这种硬件底层,判断类似Cache-Miss之类的问题和调优机会,出发点是指令级别优化。这往往是专业的性能工程师才能掌握的技能,并且需要专业工具配
合,大多数是移植到新的平台上,或需要提供极致性能时才会进行。
自上而下分析中,各个阶段的常见工具和思路。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具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可能区别非常大。
系统性能分析中, CPU、内存和IO是主要关注项。
怎么找到最耗费CPU的Java线程,简要介绍步骤:
- 利用top命令获取相应pid, “-H”代表thread模式,你可以配合grep命令更精准定位。
top –H
然后转换成为16进制。
printf "%x" your_pid
最后利用jstack获取的线程栈,对比相应的ID即可。
谈谈MySQL支持的事务隔离级别,以及悲观锁和乐观锁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典型回答
所谓隔离级别( Isolation Level),就是在数据库事务中,为保证并发数据读写的正确性而提出的定义,它并不是MySQL专有的概念,而是源于ANSI/ISO制定的SQL-92标准。
每种关系型数据库都提供了各自特色的隔离级别实现,虽然在通常的定义中是以锁为实现单元,但实际的实现千差万别。以最常见的MySQL InnoDB引擎为例,它是基于
MVCC( Multi-Versioning Concurrency Control)和锁的复合实现,按照隔离程度从低到高, MySQL事务隔离级别分为四个不同层次:
- 读未提交( Read uncommitted),就是一个事务能够看到其他事务尚未提交的修改,这是最低的隔离水平,允许脏读出现。
- 读已提交( Read committed),事务能够看到的数据都是其他事务已经提交的修改,也就是保证不会看到任何中间性状态,当然脏读也不会出现。读已提交仍然是比较低级别的
隔离,并不保证再次读取时能够获取同样的数据,也就是允许其他事务并发修改数据,允许不可重复读和幻象读( Phantom Read)出现。 - 可重复读( Repeatable reads),保证同一个事务中多次读取的数据是一致的,这是MySQL InnoDB引擎的默认隔离级别,但是和一些其他数据库实现不同的是,可以简单认
为MySQL在可重复读级别不会出现幻象读。 - 串行化( Serializable),并发事务之间是串行化的,通常意味着读取需要获取共享读锁,更新需要获取排他写锁,如果SQL使用WHERE语句,还会获取区间锁
( MySQL以GAP锁形式实现,可重复读级别中默认也会使用),这是最高的隔离级别。
对比Java标准NIO类库,你知道Netty是如何实现更高性能的吗?
典型回答
单独从性能角度, Netty在基础的NIO等类库之上进行了很多改进,例如:
- 更加优雅的Reactor模式实现、灵活的线程模型、利用EventLoop等创新性的机制,可以非常高效地管理成百上千的Channel。
- 充分利用了Java的Zero-Copy机制,并且从多种角度, “斤斤计较”般的降低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开销。例如,使用池化的Direct Bufer等技术,在提高IO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对象
的创建和销毁;利用反射等技术直接操纵SelectionKey,使用数组而不是Java容器等。 - 使用更多本地代码。例如,直接利用JNI调用Open SSL等方式,获得比Java内建SSL引擎更好的性能。
- 在通信协议、序列化等其他角度的优化。
从设计思路和目的上, Netty与Java自身的NIO框架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从API能力范围来看, Netty完全是Java NIO框架的一个大大的超集.
谈谈常用的分布式ID的设计方案? Snowfake是否受冬令时切换影响?
典型回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通常的分布式ID定义,基本的要求包括:
- 全局唯一,区别于单点系统的唯一,全局是要求分布式系统内唯一。
- 有序性,通常都需要保证生成的ID是有序递增的。例如,在数据库存储等场景中,有序ID便于确定数据位置,往往更加高效。
目前业界的方案很多,典型方案包括:
- 基于数据库自增序列的实现。这种方式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好处是简单易用,但是在扩展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
- 基于Twitter早期开源的Snowfake的实现,以及相关改动方案。这是目前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其结构定义你可以参考下面的示意图。
- 整体长度通常是64 ( 1 + 41 + 10+ 12 = 64)位,适合使用Java语言中的long类型来存储。
- 头部是1位的正负标识位。
- 紧跟着的高位部分包含41位时间戳,通常使用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后面是10位的WorkerID,标准定义是5位数据中心 + 5位机器ID,组成了机器编号,以区分不同的集群节点。
- 最后的12位就是单位毫秒内可生成的序列号数目的理论极限。
Redis、 Zookeeper、 MangoDB等中间件,也都有各种唯一ID解决方案。其中一些设计也可以算作是Snowfake方案的变种。例如, MongoDB的ObjectId提供了一个12
byte( 96位)的ID定义,其中32位用于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机器ID则为24位, 16位用作进程ID, 24位随机起始的计数序列。
国内的一些大厂开源了其自身的部分分布式ID实现, InfoQ就曾经介绍过微信的seqsvr,它采取了相对复杂的两层架构,并根据社交应用的数据特点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具体请参考相关代码实现。另外, 百度、美团等也都有开源或者分享了不同的分布式ID实现,都可以进行参考。
再补充一些当前分布式领域的面试热点,例如:
- 分布式事务,包括其产生原因、业务背景、主流的解决方案等。
- 理解CAP、 BASE等理论,懂得从最终一致性等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Paxos、 Raft等一致性算法。
- 理解典型的分布式锁实现,例如最常见的Redis分布式锁。
- 负载均衡等分布式领域的典型算法,至少要了解主要方案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