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tensorflow创建自定义 Estimator

    https://www.tensorflow.org/guide/custom_estimators?hl=zh-cn

    创建自定义 Estimator

    本文档介绍了自定义 Estimator。具体而言,本文档介绍了如何创建自定义 Estimator 来模拟预创建的 Estimator DNNClassifier 在解决鸢尾花问题时的行为。要详细了解鸢尾花问题,请参阅预创建的 Estimator 这一章

    要下载和访问示例代码,请执行以下两个命令: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ensorflow/models/
    cd models/samples/core/get_started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 custom_estimator.py。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运行它:

    python custom_estimator.py
     

    如果您时间并不充足,欢迎对比 custom_estimator.py 与 premade_estimator.py(位于同一个目录中)。

    预创建的 Estimator 与自定义 Estimator

    如下图所示,预创建的 Estimator 是 tf.estimator.Estimator 基类的子类,而自定义 Estimator 是 tf.estimator.Estimator 的实例:

    预创建的 Estimator 是 `Estimator` 的子类。自定义 Estimator 通常是 `Estimator` 的(直接)实例
    预创建的 Estimator 和自定义 Estimator 都是 Estimator。

    预创建的 Estimator 已完全成形。不过有时,您需要更好地控制 Estimator 的行为。这时,自定义 Estimator 就派上用场了。您可以创建自定义 Estimator 来完成几乎任何操作。如果您需要以某种不寻常的方式连接隐藏层,则可以编写自定义 Estimator。如果您需要为模型计算独特的指标,也可以编写自定义 Estimator。基本而言,如果您需要一个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优化的 Estimator,就可以编写自定义 Estimator。

    模型函数(即 model_fn)会实现机器学习算法。采用预创建的 Estimator 和自定义 Estimator 的唯一区别是:

    • 如果采用预创建的 Estimator,则有人已为您编写了模型函数。
    • 如果采用自定义 Estimator,则您必须自行编写模型函数。

    您的模型函数可以实现各种算法,定义各种各样的隐藏层和指标。与输入函数一样,所有模型函数都必须接受一组标准输入参数并返回一组标准输出值。正如输入函数可以利用 Dataset API 一样,模型函数可以利用 Layers API 和 Metrics API。

    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自定义 Estimator 解决鸢尾花问题。快速提醒:以下是我们尝试模拟的鸢尾花模型的结构:

    网络架构图:输入、2 个隐藏层和输出
    我们的鸢尾花实现包含四个特征、两个隐藏层和一个对数输出层。

    编写输入函数

    我们的自定义 Estimator 实现与我们的预创建的 Estimator 实现使用的是同一输入函数(来自 iris_data.py)。即:

    def train_input_fn(features, labels, batch_size):
        """An input function for training"""
        # Convert the inputs to a Dataset.
        dataset =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dict(features), labels))

        # Shuffle, repeat, and batch the examples.
        dataset = dataset.shuffle(1000).repeat().batch(batch_size)

        # Return the read end of the pipeline.
        return dataset.make_one_shot_iterator().get_next()
     

    此输入函数会构建可以生成批次 (features, labels) 对的输入管道,其中 features 是字典特征。

    创建特征列

    按照预创建的 Estimator 和特征列章节中详细介绍的内容,您必须定义模型的特征列来指定模型应该如何使用每个特征。无论是使用预创建的 Estimator 还是自定义 Estimator,您都要使用相同的方式定义特征列。

    以下代码为每个输入特征创建一个简单的 numeric_column,表示应该将输入特征的值直接用作模型的输入:

    # Feature columns describe how to use the input.
    my_feature_columns = []
    for key in train_x.keys():
        my_feature_columns.append(tf.feature_column.numeric_column(key=key))
     

    编写模型函数

    我们要使用的模型函数具有以下调用签名:

    def my_model_fn(
       features, # This is batch_features from input_fn
       labels,   # This is batch_labels from input_fn
       mode,     # An instance of tf.estimator.ModeKeys
       params):  # Additional configuration
     

    前两个参数是从输入函数中返回的特征和标签批次;也就是说,features 和 labels 是模型将使用的数据的句柄。mode 参数表示调用程序是请求训练、预测还是评估。

    调用程序可以将 params 传递给 Estimator 的构造函数。传递给构造函数的所有 params 转而又传递给 model_fn。在 custom_estimator.py 中,以下行将创建 Estimator 并设置参数来配置模型。此配置步骤与我们配置 tf.estimator.DNNClassifier(在预创建的 Estimator 中)的方式相似。

    classifier = tf.estimator.Estimator(
        model_fn=my_model,
        params={
            'feature_columns': my_feature_columns,
            # Two hidden layers of 10 nodes each.
            'hidden_units': [10, 10],
            # The model must choose between 3 classes.
            'n_classes': 3,
        })
     

    要实现一般的模型函数,您必须执行下列操作:

    定义模型

    基本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必须定义下列三个部分:

    定义输入层

    在 model_fn 的第一行调用 tf.feature_column.input_layer,以将特征字典和 feature_columns 转换为模型的输入,如下所示:

        # Use `input_layer` to apply the feature columns.
        net = tf.feature_column.input_layer(features, params['feature_columns'])
     

    上面的行会应用特征列定义的转换,从而创建模型的输入层。

    输入层图,在这种情况下,原始输入到特征的映射为 1:1。

    隐藏层

    如果您要创建深度神经网络,则必须定义一个或多个隐藏层。Layers API 提供一组丰富的函数来定义所有类型的隐藏层,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和丢弃层。对于鸢尾花,我们只需调用 tf.layers.dense 来创建隐藏层,并使用 params['hidden_layers'] 定义维度。在 dense 层中,每个节点都连接到前一层中的各个节点。下面是相关代码:

        # Build the hidden layers, sized according to the 'hidden_units' param.
        for units in params['hidden_units']:
            net = tf.layers.dense(net, units=units, activation=tf.nn.relu)
     
    • units 参数会定义指定层中输出神经元的数量。
    • activation 参数会定义激活函数 - 在这种情况下为 Relu

    这里的变量 net 表示网络的当前顶层。在第一次迭代中,net 表示输入层。在每次循环迭代时,tf.layers.dense 都使用变量 net 创建一个新层,该层将前一层的输出作为其输入。

    创建两个隐藏层后,我们的网络如下所示。为了简单起见,下图并未显示各个层中的所有单元。

    添加了两个隐藏层的输入层。

    请注意,tf.layers.dense 提供很多其他功能,包括设置多种正则化参数的功能。不过,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只接受其他参数的默认值。

    输出层

    我们再次调用 tf.layers.dense 定义输出层,这次不使用激活函数:

        # Compute logits (1 per class).
        logits = tf.layers.dense(net, params['n_classes'], activation=None)
     

    在这里,net 表示最后的隐藏层。因此,所有的层如下所示连接在一起:

    连接到顶级隐藏层的对数输出层
    最后的隐藏层馈送到输出层。

    定义输出层时,units 参数会指定输出的数量。因此,通过将 units 设置为 params['n_classes'],模型会为每个类别生成一个输出值。输出向量的每个元素都将包含针对相关鸢尾花类别(山鸢尾、变色鸢尾或维吉尼亚鸢尾)分别计算的分数或“对数”。

    之后,tf.nn.softmax 函数会将这些对数转换为概率。

    实现训练、评估和预测

    创建模型函数的最后一步是编写实现预测、评估和训练的分支代码。

    每当有人调用 Estimator 的 trainevaluate 或 predict 方法时,就会调用模型函数。您应该记得,模型函数的签名如下所示:

    def my_model_fn(
       features, # This is batch_features from input_fn
       labels,   # This is batch_labels from input_fn
       mode,     # An instance of tf.estimator.ModeKeys, see below
       params):  # Additional configuration
     

    重点关注第三个参数 mode。如下表所示,当有人调用 trainevaluate 或 predict 时,Estimator 框架会调用模型函数并将 mode 参数设置为如下所示的值:

    例如,假设您实例化自定义 Estimator 来生成名为 classifier 的对象。然后,您做出以下调用:

    classifier = tf.estimator.Estimator(...)
    classifier.train(input_fn=lambda: my_input_fn(FILE_TRAIN, True, 500))
     

    然后,Estimator 框架会调用模型函数并将 mode 设为 ModeKeys.TRAIN

    模型函数必须提供代码来处理全部三个 mode 值。对于每个 mode 值,您的代码都必须返回 tf.estimator.EstimatorSpec 的一个实例,其中包含调用程序所需的信息。我们来详细了解各个 mode。

    预测

    如果调用 Estimator 的 predict 方法,则 model_fn 会收到 mode = ModeKeys.PREDICT。在这种情况下,模型函数必须返回一个包含预测的 tf.estimator.EstimatorSpec

    该模型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进行预测。经过训练的模型存储在磁盘上,位于您实例化 Estimator 时建立的 model_dir目录中。

    此模型用于生成预测的代码如下所示:

    # Compute predictions.
    predicted_classes = tf.argmax(logits, 1)
    if mode == tf.estimator.ModeKeys.PREDICT:
        predictions = {
            'class_ids': predicted_classes[:, tf.newaxis],
            'probabilities': tf.nn.softmax(logits),
            'logits': logits,
        }
        return tf.estimator.EstimatorSpec(mode, predictions=predictions)
     

    预测字典中包含模型在预测模式下运行时返回的所有内容。

    向输出层添加了其他输出。

    predictions 存储的是下列三个键值对:

    • class_ids 存储的是类别 ID(0、1 或 2),表示模型对此样本最有可能归属的品种做出的预测。
    • probabilities 存储的是三个概率(在本例中,分别是 0.02、0.95 和 0.03)
    • logit 存储的是原始对数值(在本例中,分别是 -1.3、2.6 和 -0.9)

    我们通过 predictions 参数(属于 tf.estimator.EstimatorSpec)将该字典返回到调用程序。Estimator 的 predict 方法会生成这些字典。

    计算损失

    对于训练评估,我们都需要计算模型的损失。这是要进行优化的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调用 tf.losses.sparse_softmax_cross_entropy 计算损失。当正确类别的概率(索引为 label)接近 1.0 时,此函数返回的值将最低,接近 0。随着正确类别的概率不断降低,返回的损失值越来越大。

    此函数会针对整个批次返回平均值。

    # Compute loss.
    loss = tf.losses.sparse_softmax_cross_entropy(labels=labels, logits=logits)
     

    评估

    如果调用 Estimator 的 evaluate 方法,则 model_fn 会收到 mode = ModeKeys.EVAL。在这种情况下,模型函数必须返回一个包含模型损失和一个或多个指标(可选)的 tf.estimator.EstimatorSpec

    虽然返回指标是可选的,但大多数自定义 Estimator 至少会返回一个指标。TensorFlow 提供一个指标模块 tf.metrics 来计算常用指标。为简单起见,我们将只返回准确率。tf.metrics.accuracy 函数会将我们的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即与输入函数提供的标签进行比较。tf.metrics.accuracy 函数要求标签和预测具有相同的形状。下面是对 tf.metrics.accuracy 的调用:

    # Compute evaluation metrics.
    accuracy = tf.metrics.accuracy(labels=labels,
                                   predictions=predicted_classes,
                                   name='acc_op')
     

    针对评估返回的 EstimatorSpec 通常包含以下信息:

    • loss:这是模型的损失
    • eval_metric_ops:这是可选的指标字典。

    我们将创建一个包含我们的唯一指标的字典。如果我们计算了其他指标,则将这些指标作为附加键值对添加到同一字典中。然后,我们将在 eval_metric_ops 参数(属于 tf.estimator.EstimatorSpec)中传递该字典。具体代码如下:

    metrics = {'accuracy': accuracy}
    tf.summary.scalar('accuracy', accuracy[1])

    if mode == tf.estimator.ModeKeys.EVAL:
        return tf.estimator.EstimatorSpec(
            mode, loss=loss, eval_metric_ops=metrics)
     

    tf.summary.scalar 会在 TRAIN 和 EVAL 模式下向 TensorBoard 提供准确率(后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

    训练

    如果调用 Estimator 的 train 方法,则会调用 model_fn 并收到 mode = ModeKeys.TRAIN。在这种情况下,模型函数必须返回一个包含损失和训练操作的 EstimatorSpec

    构建训练操作需要优化器。我们将使用 tf.train.AdagradOptimizer,因为我们模仿的是 DNNClassifier,它也默认使用 Adagradtf.train 文件包提供很多其他优化器,您可以随意尝试它们。

    下面是构建优化器的代码:

    optimizer = tf.train.AdagradOptimizer(learning_rate=0.1)
     

    接下来,我们使用优化器的 minimize 方法根据我们之前计算的损失构建训练操作。

    minimize 方法还具有 global_step 参数。TensorFlow 使用此参数来计算已经处理过的训练步数(以了解何时结束训练)。此外,global_step 对于 TensorBoard 图能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只需调用 tf.train.get_global_step 并将结果传递给 minimize 的 global_step 参数即可。

    下面是训练模型的代码:

    train_op = optimizer.minimize(loss, global_step=tf.train.get_global_step())
     

    针对训练返回的 EstimatorSpec 必须设置了下列字段:

    • loss:包含损失函数的值。
    • train_op:执行训练步。

    下面是用于调用 EstimatorSpec 的代码:

    return tf.estimator.EstimatorSpec(mode, loss=loss, train_op=train_op)
     

    模型函数现已完成。

    自定义 Estimator

    通过 Estimator 基类实例化自定义 Estimator,如下所示:

        # Build 2 hidden layer DNN with 10, 10 units respectively.
        classifier = tf.estimator.Estimator(
            model_fn=my_model,
            params={
                'feature_columns': my_feature_columns,
                # Two hidden layers of 10 nodes each.
                'hidden_units': [10, 10],
                # The model must choose between 3 classes.
                'n_classes': 3,
            })
     

    在这里,params 字典与 DNNClassifier 的关键字参数用途相同;即借助 params 字典,您无需修改 model_fn中的代码即可配置 Estimator。

    使用 Estimator 训练、评估和生成预测要用的其余代码与预创建的 Estimator 一章中的相同。例如,以下行将训练模型:

    # Train the Model.
    classifier.train(
        input_fn=lambda:iris_data.train_input_fn(train_x, train_y, args.batch_size),
        steps=args.train_steps)
     

    TensorBoard

    您可以在 TensorBoard 中查看自定义 Estimator 的训练结果。要查看相应报告,请从命令行启动 TensorBoard,如下所示:

    # Replace PATH with the actual path passed as model_dir
    tensorboard --logdir=PATH
     

    然后,通过以下网址打开 TensorBoard:http://localhost:6006

    所有预创建的 Estimator 都会自动将大量信息记录到 TensorBoard 上。不过,对于自定义 Estimator,TensorBoard 只提供一个默认日志(损失图)以及您明确告知 TensorBoard 要记录的信息。对于您刚刚创建的自定义 Estimator,TensorBoard 会生成以下内容:

    来自 Tensorboard 的准确率 'scalar' 图来自 Tensorboard 的损失 'scalar' 图来自 Tensorboard 的步/秒 'scalar' 图
    TensorBoard 显示了三张图。

    简而言之,下面是三张图显示的内容:

    • global_step/sec:这是一个性能指标,显示我们在进行模型训练时每秒处理的批次数(梯度更新)。

    • loss:所报告的损失。

    • accuracy:准确率由下列两行记录:

      • eval_metric_ops={'my_accuracy': accuracy}(评估期间)。
      • tf.summary.scalar('accuracy', accuracy[1])(训练期间)。

    这些 Tensorboard 图是务必要将 global_step 传递给优化器的 minimize 方法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它,模型就无法记录这些图的 x 坐标。

    注意 my_accuracy 和 loss 图中的以下内容:

    • 橙线表示训练。
    • 蓝点表示评估。

    在训练期间,系统会随着批次的处理定期记录摘要信息(橙线),因此它会变成一个跨越 x 轴范围的图形。

    相比之下,评估在每次调用 evaluate 时仅在图上生成一个点。此点包含整个评估调用的平均值。它在图上没有宽度,因为它完全根据特定训练步(一个检查点)的模型状态进行评估。

    如下图所示,您可以使用左侧的控件查看并选择性地停用/启用报告。

    允许用户选择显示哪些运行的复选框。
    启用或停用报告。

    总结

    虽然使用预创建的 Estimator 可以快速高效地创建新模型,但您通常需要使用自定义 Estimator 才能实现所需的灵活性。幸运的是,预创建的 Estimator 和自定义 Estimator 采用相同的编程模型。唯一的实际区别是您必须为自定义 Estimator 编写模型函数;除此之外,其他都是相同的。

    要了解详情,请务必查看:

  • 相关阅读:
    Spring messageSource
    Spring MVC集成Tiles使用方法
    Jquery发送ajax请求以及datatype参数为text/JSON方式
    怎样使用jsp实现header和footer与网页内容的分离
    jsp:include怎么设置才能正确显示包含的页面呢
    JSP中两种include的区别
    让html文件也具体include包含的功能
    DWZ中uploadify多文件上传
    DWZ+Uploadify +JSON 多文件上传
    dwz+jquery+fileupload+springmvc实现文件上传 及图片预览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jangoBlog/p/1076944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