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比较排序算法。
基本思想
依次比较两个相邻记录的关键字,如果顺序错误就进行交换,直到没有逆序的记录。
外层需要n-1次循环,可以将n-1个元素冒泡到右边,内层循环从0到n-2,因为要比较i和i+1的值。
最简单的实现: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SIZE 100 //最大元素个数 typedef struct { int a[MAXSIZE + 1]; //a[0]来存储其他信息,a[1]-a[MAXSIZE] int length; //顺序表长度 }Sqlist; void swap(Sqlist* L, int i, int j) { int temp = L->a[i]; L->a[i] = L->a[j]; L->a[j] = temp; } /*升序排列*/ void Bubble_sort(Sqlist* L) { int i,j; for(i = 1;i < L->length;i++) { for(j = i + 1;j <= L->length;j++) { if(L->a[i] > L->a[j]) swap(L,i,j); }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qlist L; scanf("%d",&(L.length)); for(int i = 1;i <= L.length;i++) scanf("%d",&(L.a[i])); Bubble_sort(&L); for(int i = 1;i <= L.length;i++) printf("%d ",L.a[i]); printf(" "); return 0; }
这种方法是让每个关键字都与其后的每个关键字比较,保证每轮循环结束总是有一个最小值放在前面。效率巨低,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
稍微优化下:
/*升序排列*/ void Bubble_sort(Sqlist* L) { int i,j; for(i = 1;i < L->length;i++) //j从后向前 { for(j = L->length - 1;j >= i;j--) { if(L->a[j] > L->a[j + 1]) swap(L,j,j + 1); //若逆序,交换相邻的2个关键字 } } }
这种方法的优化在于:除了方法一中把最小的元素提到第一个位置,还把位置靠后的小元素也提到了前面,后续交换的次数会减少。
进一步的优化:
试想如果序列是{2,1,3,4,5},其实我们只需交换前两个元素,也就是说:当i=2时,我们发现没有数据的交换时,就可以断定后面的序列已经有序,无需重复比较。
/*升序排列*/ void Bubble_sort(Sqlist* L) { int i,j; int flag = 1; for(i = 1;i < L->length && flag;i++) //flag为假就退出 { flag = 0; //初始化flag为假 for(j = L->length - 1;j >= i;j--) { if(L->a[j] > L->a[j + 1]) { swap(L,j,j + 1); flag = 1; //如果有数据交换,将flag变为真 } } } }
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部分序列有序的情况下,对其做没有必要的比较。
复杂度
对于最后优化的代码,可以看到:
最好的情况就是待排序列已经全部有序,这样要进行n-1次比较,时间复杂度O(n);
最坏的情况就是待排序列全部逆序,需要进行n(n-1)/2次比较,并且还有等数量级的交换,时间复杂度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