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90%以上的人都存在拖延症状,原来你没有做对这一件事

      几乎可以说,99%的人都有拖延这种症状,只不过有的人很严重,而有的人非常轻微而已。

      而有行动力、执行力、能战胜拖延症的人,却只有很少一部分。

     

      对于“拖延症”和“懒癌”问题,其实很久之前就在思索,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动不起来,让事情拖了又拖,让一个个目标与时间失约。经过反复思考和与朋友们交流,我觉得不是事情真的很难无法完成,而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事情认识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思维认为,要执行的这件事情对于自己来说不太重要。或者我们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没有退路可选。

      就好像说:“我没有时间,没有动力,我就是这个样子”一样,我们当然有时间,我们只不过是决定用这些时间做些什么而已。“我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的意思其实就是“这件事对我来说还不是特别的重要,我更愿意利用我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比如不想去运动,更喜欢躺在沙发上看看肥皂剧打发时间。

      当你遇到十万火急,关于你自己切身利益或利害的事情时,我们还会去拖延吗?可以肯定的说,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再拖延,因为我们会将它放在优先级最高的层次,全力以赴去完成它。

     

      记得年青时也经常会做计划,在纸上写下每一天当中,每个时间段内要做的事情,而几乎没几天能完全做到的。以前也经常是明明知道必须学一些东西,提升自己的技术,但拿起书就打瞌睡,学习一些视频也是虎头蛇尾,有始没终。

      而后来成家有小孩以后,家庭的责任感让我渐渐的有了更多的动力,去不停的学习各种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我知道技术在不停的更新换代,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如果我懈怠以后,技能跟不上,就不能保持稳定的收入。学习能让我拥有更多的技能和机会,让我离职后能更快速的找到另一家高薪工作。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要更努力为我的家去努力,去学习,去提升自己。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慢慢的养成了高效执行的习惯,让拖延症离我远去。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目标都能做到,在某些时候对于某些事情,还是会存在拖延的现象。比如跑步坚持了半年多,由于工作的变动,现在又停了近两个月了。尤克里里的练习也中断了不短的时间。经过自我反省与分析,发现并不是自己完全抽不出时间出来,而是思想上认为,这些事情对目前阶段的我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所以将我的时间都花在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面了,比如线上线下分享活动、公司软件功能开发与收尾工作、去旅行到处看看……

     

      所以解决拖延症,首先要做的是去发现执行计划的力量源泉,执行的动力所在,去挖掘我们内心深处可以让自己动起来的那一份触动,然后再去尝试行动,并坚持下来。

      而怎么寻找到这份动力呢?我们要学会运用“为什么”的力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为什么”的力量。

     

      “为什么”是什么?

      为什么是我们发现世界的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去寻找事情背后的原因所在,寻找事情的真相与本质。

      小孩通过为什么来探索世界;科学家通过为什么来研究世界;政客通过为什么来寻找控制世界的办法;商人通过为什么来寻找赚钱的方法……而我们自己,可以通过为什么来更深入的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

      然而多数成年人,已被生活的重担压的喘不过气来,丧失了思考“为什么”的能力。思维已被惯性所控制,所有事情都理所当然有固定的答案,任何事情都被自己的主观所认知,很难保持客观角度。

     

      为什么要问“为什么”?

      大家有没有发现,普通人与“能人”们思维层面上的差别在哪里?

      普通人思考的或问的问题都是事情的表象,而哪些利害的人能直接接近事情的本质。其中的最大的差别就是普通人不懂得深入思考;能人们能通过事情的表象,一层层的去询问去思索,去寻找和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规律,而所使用的工具就是“为什么”,去思考“为什么”的“为什么”,通过一层层分析,了解最终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对我们有什么用?

      我们想要摆脱拖延的问题,也需要通过“为什么”来寻找出我们的目标背后的源动力所在,也就是真正的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情的原因。

      比如说锻炼身体,大家都知道经常运动锻炼,身体会比较健康,身材会变的很好。可多数人制定计划以后,坚持一段时间就放弃了。这可能有方法不当、很忙抽不出时间、没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陪伴等原因,更多的是不锻炼并不会影响当前的自己,身边更多的朋友没有锻炼身体也没有看出有什么问题。它对自己很重要,但并不紧急,有坚持最好,没坚持下来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和自己提问“为什么”来寻找自己能坚持下去的原因。

      我为什么要去锻炼?

      锻炼可以让我保持拥有健康的身体,远离亚健康(没有经过身体不适,长期处于亚健康的人不能体会到拥有健康的可贵),拥有好身材,有足够的体能去体验各种活动去旅行,有足够的精力完成工作中各种任务……

      为什么要拥有健康的身体?

      当身体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时,身体的相关部位或器官就会出现问题,比如肠胃不好时,会经常胃痛、腹泻等;腰肩有问题时,会经常酸痛、僵硬,甚至腰肌劳损利害的,坐立不安,行走都不方便,只能躺着……当身体发生各种症状时,可想而知小日子过成啥样了。

      坚持锻炼就能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吗?

      不可否认,有很多人不锻炼也没有太多的问题。但长期不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症状发生。况且现在都市人,都忙于工作却没有太多时间来照顾自己,更容易发生亚健康。锻炼不一定能避免亚健康的发生,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饮食作息心情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但坚持锻炼不可否认,它可以让我们心情更加愉悦,帮助消化,更容易进入深层睡眠,有助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

      不健康状态对于我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不健康状态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身体与精神上在遭罪;在工作上意味着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努力去拼博,很容易被人顶替或淘汰;意味着会有更大的开支以及收入可能变少;可能会影响心情,让心态变的更加糟糕,从而影响到家人或同事……万一出现重大的疾病,身为家里顶梁柱的自己垮了,整个家庭的经济就会变的很拮据,甚至出现更困难的现象,辛苦创建的家庭支离破碎,老公(老婆)孩子房子车子都有可能变成别人的。

      而对于家人来说,会让他们处于忧虑的状态当中,让他们的生活品质下降,影响他们的心情和幸福感。

      健康状态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健康的身体,能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为家庭的幸福进行奋斗,可以陪儿女一起慢慢长大,陪爱人一起白头到老,可以去享受更多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拥有健康的身体年轻时不成为父母的负担是为父母负责,年老时不成为儿女的负担为儿女负责。

      对于家人来说,意味着幸福生活的保障。可以有更多的陪伴。

     

      其实还可以一级级的问下去,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挖掘内心深处所害怕的和渴望的,从中找到改变的动力所在。

     

      上面的问话如果通俗点讲,就是身边有不少小伙伴,由于缺乏锻炼身体已经严重发胖,而长期的发胖伴随着脂肪肝、三高、痛风等症状的到来,有个别甚至发展成肿瘤或癌症,有的已经离开了家人,所造成对家人的影响和伤害可想而知。现在仍然有好多朋友根本没有意识到身为家庭顶梁柱,倒了后对整个家庭有多么大的影响?然而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突然而来的,它是我们身体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健康不良习惯而努力所造成的,一旦身体变坏了以后,想再好起来就不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我们不单单是为自己活着,我们还在为家人朋友而活着,甚至事业而活着。不能自私的觉得我自己怎样怎样无所谓,我们不是一个人。

      所以当我们一层层的去认识问题所在,问题与我们自己的连接,问题对我们的影响时,行动就会减少很多障碍,坚持也不再是困难的事情,只需要不断的将原因进行内化,然后坚持一段时间形成习惯,拖延将不再出现,而执行则不再是问题。

     

      学会思考与提问

      通过对“为什么”的提问,我们可以学会主动的深入思考。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也是很浮躁的社会,大家每天接收着大量的信息,却没有进行深加工。多数都是很肤浅的很表象的认知事物,或别人所写的文章,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去思索,我们所接触的这些信息或事物,它是真是假?它代表着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事情?背后隐藏着什么原因?问题到底是什么出现在哪里?应该由谁为它负责?它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它?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或收获什么?……我们看了很多心灵鸡汤文章,却发现对我们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没有多大的帮助。

      而学会提问与思考以后,可以让我们从中提炼出我们需要的东西,然后应用到自己生活中,慢慢的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问题就是答案,好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好的问题也可以让大家更容易找到事情背后的故事和原由。

      好的问题结合深入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世界,从而去改变世界。

     

      应用“为什么”的力量有什么技巧或方法?

      1.拥有自己的问题清单

      很多朋友遇到事情时,经常会脑子一片空白,不知要做什么,不知要如何提问。其实这也是思维的一种僵化,脑子动不起来。我们可以通过收集问题清单(如前面所提的各种问题),或者每日一个话题,自己尝试结合时间、空间、人物、人生各维度、6W3H1E1D方法,进行思考与提问,对于每一个话题或事情,都列出最少10个问题出来,1个月的训练就可以让我们脱胎换骨,完全不一样了。(具体方法的应用请留意后续文章)

      2.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

      用户去买报纸,我们需要弄清他买的是纸还是新闻?用户去买煤,他买的是煤碳本身还是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

      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寻找到事情的真相,只有了解真正的需求,才能解决问题,才能给出更多的解决方案,找出最佳的解决办法。

      3.深入挖掘可能性

      每件事情它都有多面性,不同角度不同人物不同时间与空间,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去充分挖掘事情的可能性。

      可以通过:材质、时间、空间、功能、用途、使用方式、组合、多角度、换位思考、发散思维、去掉约束(跳出问题本身)、去掉约束、增加边界、头脑风暴、逆向思维等方式来进行思考。

      当然,充足的知识结构,了解当前事情现状,以及了解目标方向,学会使用各种分析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为什么”这个好工具。

      我们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学习更多的知识,学习其他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让我们更容易成功。

     

      远离拖延,从学会思考与提问开始

      远离拖延,从挖掘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一丝触动开始

      远离拖延,从发现我们内心真正的渴望开始

      远离拖延,从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开始:“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还是只是想想而已?”

      想要真正远离拖延,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解放思维,寻找执行计划的力量源泉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发表于 博客园,作者为 AllEmpty 本文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视为侵权。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与宝贝共同成长(gongtongchenzhang),主要是分享个人成长、情绪管理、亲子教育、人生思考的各种话题,身为父母的我们愿意好好学习,与宝贝共同成长。

  • 相关阅读:
    VS2008编写MFC程序--使用opencv2.4()
    November 02nd, 2017 Week 44th Thursday
    November 01st, 2017 Week 44th Wednesday
    October 31st, 2017 Week 44th Tuesday
    October 30th, 2017 Week 44th Monday
    October 29th, 2017 Week 44th Sunday
    October 28th, 2017 Week 43rd Saturday
    October 27th, 2017 Week 43rd Friday
    October 26th, 2017 Week 43rd Thursday
    October 25th, 2017 Week 43rd Wednesday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mptyFS/p/1005242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