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利用/dev/urandom文件创建随机数

    1:/dev/urandom和/dev/random是什么

      这两个文件记录Linux下的熵池,所谓熵池就是当前系统下的环境噪音,描述了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环境噪音由这几个方面组成,如内存的使用,文件的使用量,不同类型的进程数量等等,刚开机的时候系统噪音会较小。在这两个设备的差异在于:/dev/random的random pool依赖于系统中断,因此在系统的中断数不足时,/dev/random设备会一直封锁,尝试读取的进程就会进入等待状态,直到系统的中断数充分够用, /dev/random设备可以保证数据的随机性。/dev/urandom不依赖系统的中断,也就不会造成进程忙等待,但是数据的随机性也不高。

    2:获取/dev/urandom和/dev/random中的值

      command:dd count=1 ibs=1024 if=/dev/urandom >/dev/null

      

      command:dd count=1 ibs=1024 if=/dev/random >/dev/null

      

     可以看见/dev/urandom生成随机数的速度要快很多,一般就使用/dev/urandom获取随机数。

    3:如何利用/dev/urandom生成随机数

      3.1 srand()和rand()

      这两个函数是Linux下生成随机数的函数(unsigned long的随机数),rand()函数返回的随机数位于0到RAND_MAX之间,因为这之间的距离很长,所以从中取出一段来可以被认为是随机数,哪取出一段来的起始位置是哪里呢?这个起始位置也叫做随机种子,这个时候srand()函数就派上用场了,它就是用来决定从哪里开始取的,如果rand()之前没有使用srand()设置随机种子,就默认随机种子为1,而且下一次再调用rand()取出的随机数和上次一样,所以要每次取出不一样的随机数就需要每次rand()之前调用srand()设置和上次不同的随机种子。

      3.2 实例

    unsigned long random_xid(void)
    {
        static int initialized;
        if (!initialized) {
            int fd;
            unsigned long seed;
    
            fd = open("/dev/urandom", 0);
            if (fd < 0 || read(fd, &seed, sizeof(seed)) < 0) {
                LOG(LOG_WARNING, "Could not load seed from /dev/urandom: %s",
                    strerror(errno));
                seed = time(0);
            }
            if (fd >= 0) close(fd);
         //设置随机种子 srand(seed);
         //下次取同样的随机数 initialized
    ++; } return rand(); }

      实例是udhcp源码中dhcp client生成xid的过程(因为xid在一次事务中是不变的所以只取一次随机数)。

    参考文章1

    参考文章2

  • 相关阅读:
    HFish 源码Git下载 源码编译执行
    Windows注册表-学习总结
    利用PHPStudy搭建Xdebug调试环境
    Python3报错Crypto失败(from Crypto.Cipher import AES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Crypto')
    Django后台管理admin字段控制显示长度(字段内容过长,省略号替代)
    PHP代码审计-小题一道
    golang编程-小问题
    迅雷影音播放器-ass字幕乱码-问题
    《独自等待》观影有感
    Python urllib URL 处理模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lychown/p/686852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