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测试新人如何提高自己

      刚毕业那会儿进公司,记得大约有半个月是不在项目里的。先熟悉下部门的业务,看看需求文档,翻翻老员工的用例。经理也在部门例会上找老员工对我们进行指导,讲解他们是怎么写用例的。每周六,公司也找了高级别的测试经理给我们上课,传授一些测试基础知识。就这样,我正式进入了测试启蒙阶段,从做一个小项目开始,慢慢的一个个小项目结束,不断提高,到现在介入中型、大型的项目。
      当然前面这些都是公司安排好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指导,作为测试新人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熟悉部门业务,了解目前一共有哪些项目,你可能会投入哪个项目,这样就可以有优先级的看需求。看需求一定要仔细,如果看不透彻,很容易漏掉测试点,或者发现不了需求存在的问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询问项目中的测试、产品人员,并在需求文档做好批注,另存为自己的批注版;流程不明确的时候,可以借助流程图,让流程更直观、完善;突然想到一个测试点,可以添加到思维导图中,并且检查测试点是否能添加到其他分支模块。当你看完需求后,能给任何人讲清楚需求的整体架构,具体流程,每个细节,那你才算掌握了这个需求,才能从整个业务架构出发,及早发现更多漏洞。
      上面说的是有文档的需求,已经有所参考,那么,如何理解还几乎没有文档的新需求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一边和产品人员沟通,一边在脑海描绘产品的原型,每个页面,每个按钮,大概的样子和流程,问明白所有测试点的预期结果,并做好记录。如果沟通完成后,你依旧能给任何人讲清楚需求,或者可以回答测试经理提出的所有疑问,就可以认为理解了新需求。等产品做出来,对比下你理解的需求,如果发现有不一致的地方,就是一个待处理的问题了。
      非常熟练地把需求转换成测试用例,是个很强的能力,这时候就体现需求理解的价值了。需求掌握地差不多后,就可以练习下设计用例的思想。设计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边界值、等价类、错误推断、探索式测试等等。在需求转换用例时,融入这些用例设计,需要自己不断练习和摸索,也可以寻求带教人的帮助或者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提高。用例编写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通常每个公司的用例规范是不同的。虽然用例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但为符合部门习惯,尽可能做到用例编写规范一致。
      用例会设计了,就要深一步做测试框架,上文提到的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一个项目,总会存在某些固定的测试点,比如和病毒防火墙的冲突性、不同浏览器的兼容性、普通平台的兼容性、版本升级、更新、卸载等等操作。通过思维导图不断完善、归纳,就可以很好的记录测试点,最终形成一个测试框架,可以让任何人来使用,既提高了编写用例的效率,也防止了测试点的遗漏。
      测试框架确定了,保证功能测试用例八九不离十,就可以进行bug预防了。我们进行大量长期的测试后,发现了大约80%的bug,在这个项目中会出现,那个项目中也会出现。我们可以把这些常见的bug总结归类,通过联系开发负责人或者开发总监,推进制定开发规范,防止相似的bug每次都出现。同时我们也可以制定测试规范,把发现这些常见bug的方法,写入测试规范,对常见bug进行双重预防。把这些测试规范加入测试框架中,基本保证常见的bug尽可能少出现,提高整体项目质量,规范了团队的开发能力和测试能力,对个人的技能也有很好的提升。
      测试中难免遇到项目紧急上线或紧急需求变更,这时候就要用到探索式测试,在没有时间写用例,没有时间与更多的人评审和沟通的情况下,只能根据经验和探索式测试技巧,快速生成测试策略,合理保证项目成功上线。想了解探索式测试的方法,可以参考吴老《功能测试三剑客》视频,专门讲解了:功能测试框架、bug预防和探索式测试(关注微信公众号GloryRoadTrain,回复数字1,即可查看所有视频)。
      如果新手已经把功能测试三剑客做的很好,就可以从手工测试转向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的学习了。当然这个不在测试新人的学习范畴,对新人来说,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

                                                                                                                                     记光荣之路吴老3月11日早晨分享

    作者:Flyleaves
    出处:http://www.cnblogs.com/Flyleaves/
    参考声源:http://m.ximalaya.com/zhubo/44966139
    本文版权归作者、微信公众号光荣之路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相关阅读:
    UVA 10462 Is There A Second Way Left?(次小生成树&Prim&Kruskal)题解
    POJ 1679 The Unique MST (次小生成树)题解
    POJ 2373 Dividing the Path (单调队列优化DP)题解
    BZOJ 2709 迷宫花园
    BZOJ 1270 雷涛的小猫
    BZOJ 2834 回家的路
    BZOJ 2506 calc
    BZOJ 3124 直径
    BZOJ 4416 阶乘字符串
    BZOJ 3930 选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lyleaves/p/526875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