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OO助教总结

    OO助教总结

    17373444 葛毅飞

    我的初衷

    找到一年前自己投放助教简历的邮件,关于自己应聘OO助教的初衷,我这么描述,“想要报名oo助教原因有三:其一,在这学期oo课程中,助教们认真负责的态度打动了我,我也想为这个课程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二是因为我一直有一个薪火相传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上帮助学弟学妹,让他们能少走些弯路;其三,在这个学期的oo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进步很大,希望能够将自己所学分享,并在分享中不断提升自我。”

    一年前,刚刚结束对OO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觉得这是我体验最好的一门专业课,内容充实,实用性强,抛开成绩不论,自我感觉收获满满;一年之后,我已经结束了自己的助教之旅,回头来看,自己的助教生涯还算平稳地渡过,大体来说,还是实现了自己最初的设想。

     

    当时的愿景

    回头再看自己当时的提议,有些想法还是幼稚、不成熟的,有些是实践上还存在一定争议的,所幸是课程组非常奈斯的老师和助教十分耐心、善于倾听同学们意见,没有打断我不成熟的想法。

    1.增加助教做题,审核指导书的环节

    在这个学期(2019)课程中虽然看得出来助教在很认真的写每次指导书和官方接口,但是有的时候可能因为时间的仓促,指导书在学生的角度还是显得有些难以捉摸、需要同学们互相讨论、研究。

    计划:每次有助教来根据指导书写标程,从而更能发现指导书中描述不够详细、或是有待完善的地方

    困难:时间战线可能会拉得很长;助教在讨论的同时可能弄明白了规则,写好了标程,仍对指导书未进行深入研究

    复盘:在本学期的实验课程和pre课程中,增加了助教预先做题、审核的环节,但在作业中并没有实现“标程”的撰写。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我们课程的作业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助教们都差不多实现过类似代码,失去了“初体验”;二是因为助教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种比较细节的内容可能难以实现。

    2.改善优秀代码评价标准

    一份优秀的代码,重要的不仅是对错,还是思想与架构。现有的一正确性定分未免还是有些问题。

    计划:可以以代码正确性为划分成绩档的大前提,组内互评代码排名为小前提,在原有基础分上加分或是减分

    困难:组内评级可能出现并列等多种复杂情况;增加同学们负担。

    复盘:这个设想最终没有得到实现,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组内互评的局限性。在oo课程最初的一对一互评,再到本学期方法论论文互评,共同暴露了同学互评的一个问题:标准不统一导致结果难以完全客观。类似于“理性经济人”假设,这种互相打分的规则顺利运行的前提是所有人必须客观、理性,利己但不损他,而这往往与现实所冲撞。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方案运行势必会引起一定的争议。

    其次,一套规则的实施必须要先经过试点验证其可行性。改善对优秀代码的评价标准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必要的。但是规则的商讨、制定,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这一点不太成熟的想法如果能够顺利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微信上建设通知平台

    oo课程涉及的网站比较多,每一个网站同学们的使用频率都普遍不那么高,并且微信通知群的消息往往会被顶下去,可以仿照计组、信息北航的模式,建设微信课程通知平台

    计划:每次作业发布、评测开启、bug修复、博客作业要求等,都发布到平台上

    困难:平台建设、维护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自己的经历、能力可能不足

    复盘:我们实现了微信企业号,并完成了部分功能。但同学们有反馈微信企业号“存在感”没有计组那么强。这首先是课程性质决定的。计组是上机课,上机安排通过企业号通知;而OO是以非实地的形式考核,这就导致企业号通知信息不那么必需。其次,计组课程会阶段性地给同学们推小总结,这点在之后课程中也可以效仿。但总体来说,作为试点的第一年,oo企业号已经功能比较完备,达到了建立统一通知平台的目的,成果是可喜的。

     

    回头再看自己当时的提议,有些想法还是幼稚、不成熟的,有些是实践上还存在一定争议的,所幸是课程组非常奈斯的老师和助教十分耐心、善于倾听同学们意见,没有打断我不成熟的想法。

     

    暴露出来的部分问题

    通过和2021届助教助教闲谈,他们作为2020面向对象课程学生,指出同学们存在借鉴往届代码问题。我认为出现这样问题背后的原因如下:(1)课程的作业体系相对成熟;(2)疫情期间大家之间交流作业存在一定障碍,而且自觉性可能较在校期间稍差,当实在做不出来作业,就可能会借鉴往届代码。

     

    我承担的工作

    随班助教、课程规则文档、工具链、第二单元作业、会议记录

     

    体会

    先从随班助教说起,这也是我大三下承担的主要工作。成为随班助教初衷是加深同同学们的交流,也希望在自己鼓舞之下,有一些有困难的同学能克服最初的不适感。特别是在听说2019年有一名助教班上有同学,第一次作业就无效,经过这名助教的鼓励、纠偏扶正,最终顺利完成了课程之后,我也萌生了这样的意愿。但事实是,在第一次作业快要截止时,确实有班上未完成作业的同学找我。在那一周中,几乎每天都要沟通很多次,我明确告知了一开始稳扎稳打的重要性,也说了不少鼓励的话语,但最终这名同学还是没有跟上课程进度。回头想想,其实挺遗憾的,也许我当时能多提供一些技术上帮助,结果会不一样;但是又感觉可能这会造成一定的不公平。如何把握住帮助同学但不逾矩,这是一个值得去谨慎把握的事情。

    此外,随班助教另一个重大的任务是组织研讨课分享。这一学期,我听到了很多不错的分享,涨了不少“姿势”。诸老师也会每周二晚上组织试讲,为分享的同学把把关,这对提升同学们分享质量提供了很大帮助。疫情期间,研讨课从四周一次变成了两周一次,密度变大了,会造成后半学期主题寻找的困难,明年线下课程这一点应该可以很好地规避。

    疫情期间,为调研同学们的线上学期情况,我还协助诸老师做了线上学习效果的统计。针对线上听课的持续性、完整性、延迟时间、重复度,诸老师都严谨地做出规定,并逐一地复核这些指标,最终所有同学的指标都与数据很好地贴合,分析数据,也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在计算过程中,诸老师严谨的态度也深深震撼着我,“作业做错了是自己的事,这个一个指标的不一致有可能会影响很多人”。严谨认真、踏实务实,这也是OO课程组所有助教老师对工作共同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支持着OO课程逐年完善,越来越好。

    在寒假期间,我主要进行了课程规则文档和工具链的修改,这个每年基本上都是维持稳定的,不宜大改,但也要适宜地做一些小改动。针对今年的新变化,我觉得相关助教可以尽快就已经存在的问题作出初步修改,在或大或小的问题还没被遗忘前先解决。

    此外,在大三上,我还参与了作业的修改,其中主要负责第二单元的作业。其实相比于19年OO课程,20年已经就架构设计、防多调度器等多方面对作业进行合理的调整,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完成作业。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经过与助教学弟交流,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此外,针对新形势,作业肯定要做出改动,如何能够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更好地引导同学们进行架构设计;如何规避潜在的抄袭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点。

     

    写在最后

    一学期的OO助教之旅已经结束,自己有些许不舍,些许满足。还有一些未实现的愿望,需改进的地方待各位新助教们去完成、完善。承蒙各位老师、同僚以及学生的照顾与体谅,这必将是我人生中难忘的经历,宝贵的财富,感谢大家!

     

  • 相关阅读:
    每日总结2021.9.14
    jar包下载mvn
    每日总结EL表达语言 JSTL标签
    每日学习总结之数据中台概述
    Server Tomcat v9.0 Server at localhost failed to start
    Server Tomcat v9.0 Server at localhost failed to start(2)
    链表 java
    MVC 中用JS跳转窗体Window.Location.href
    Oracle 关键字
    MVC 配置路由 反复走控制其中的action (in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eXiaoXiao/p/1333813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