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在eNSP下使用Hybird接口

    1.实验拓扑图

     2.实验编址表

     3.实验过程

    按照拓扑图设置各个PC机的IP地址

    双击PC1然后弹出对话框,依次设置主机名:PC1→IP地址: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点击“应用”

     如下图PC1 的设置:(另外4个也是如下操作设置)

    完成配置之后,启动设备并测试各个终端之间的连通性,如下图所示测试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

     在没有定义VLAN及接口类型之前,默认情况下,交换机 上所有接口都是Hybird类型,接口的PVID是VLAN1(即所有接口收到没有标签的二层数据帧,都被转发到VLAN1中,并继续以Untagged的方式把帧发送至同为VLAN1的其他接口),所以,即使未做任何配置,主机之间默认仍然可以相互通信。

            在S1上使用display port vlan命令查看接口的默认类型,查询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上两篇博客我们学习到了,交换机的接口可以是Access、Trunk,两种接口配合还可以实现跨交换机信息互通,现在又学到了Hybird第三种接口,那么这三种接口有什么区别呢?

       Access类型的接口仅属于一个VLAN,只能接受、转发相应VLAN的帧;

          收到一个报文之后,判断是否有VLAN信息,

            如果有则直接丢弃(缺省);

            如果没有则打上端口的PVID,并进行交换转发;

          发送一个报文,将报文的VLAN信息剥离,直接发送出去。

       Trunk类型接口默认属于所有VLAN,任何Tagge帧都能经过Trunk接收和转发;

          收到一个报文,判断是否有VLAN信息,

            如果没有则(像Access接口)打上端口的PVID,并进行交换转发;

            如果有,判断该Trunk端口是否允许该VLAN的数据进入,

              如果可以则转发,否则丢弃。

          发送报文,比较端口的PVID和将要发送 报文的VLAN信息,

            如果两者相等,则剥离VLAN信息再发送,否则丢弃。

       Hybird类型接口介于上边的两者之间,可以自主定义端口上能接受和转发哪些VLAN Tag帧,并可决定VLAN Tag 是否继续携带或者剥离。

          收到一个报文,判断是否有VLAN信息,

             如果没则打上端口的PVID,并进行交换转发

             如果有则判断该Hybird端口是否允许该VLAN数据进入,

              如果可以则进行转发,否则丢弃

          发送报文,判断该VLAN在本端口的属性(disp interface 即可看到该端口对哪些VLAN是Untagged ,哪些VLAN是tagged)

            如果是Untagged 则剥离VLAN 信息,再发送;

            如果是Tagged 则直接发送。

    想要实现本实验的VLAN10 和VLAN 20 之间可以相互通信,除了上篇博客介绍的Access 和Trunk 接口一起配置的方法,也可以仅使用Hybird 的配置方法

    Hybird配置方法:

    配置S1转发的Ethernet0/0/2(连接PC1终端的)接口的设置,如下配置:,除Ethernet0/0/1(S2交换机 一样设置 ),下面请看详细配置:

    Ethernet0/0/2接口配置:

    [S1]interface Ethernet0/0/2
    [S1-Ethernet0/0/2]undo port default vlan    //恢复接口默认VLAN(如果之前没有设置可以不用) 
    [S1-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hybird        //命令修改接口类型为默认的Hybird类型(以防万一)
    [S1-Ethernet0/0/2]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20    //命令是的交换机在该接口转发VLAn 20的帧的时候,剥离掉相应的VLAN Tag 20,以 Untagged  的方式发送给PC
    [S1-Ethernet0/0/2]port hybird pvid vlan 20    //命令设置Hybird 类型接口 的默认VLAN ID,即使该端口上接收到PC发来的未带VLAN Tag的帧是。加上 VLAN Tag20,并转发到VLAN 20
                

    Ethernet0/0/3(连接另一台终端的接口)同样配置,进行如下操作:

    [S1]interface Ethernet0/0/3
    [S1-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hybird
    [S1-Ethernet0/0/3]port hybird untagged vlan 10
    [S1-Ethernet0/0/3]port hybird pvid vlan 10

    配置完成之后的结果,查看vlan后 S1如下图所示:

     因为 Ethernet0/0/1和S2直接相连  所以 使用port hybird tagged vlan 10 20 命令设置该链路仅接收带有VLAN Tag 10 和 20 的帧,二交换机也仅转发 VLAN 10 和VLAN 20 的帧到该链路。(一般该命令配置在交换机互连的链路接口)

    配置Ethernet0/0/1 接口:

    [S1]interface ethernet0/0/1           
    [S1-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hybird
    [S1-Ethernet0/0/1]port hybird tagged vlan 10 20         //该链路仅接收带有VLAN  Tag 10 和 20 的帧,而交换机也仅转发VLAN 10 和 20  的帧到该链路。
                                                            //一般最后一命令行配置在交换机互连的链路接口之上

    S2上的配置也和S1类似

    [S2]interface ethernet0/0/2
    [S2-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hybird
    [S2-Ethernet0/0/2]port hybird untagged vlan 20
    [S2-Ethernet0/0/2]port hybird pvid vlan 20
    [S2-Ethernet0/0/2]quit
    [S2]interface ethernet0/0/3
    [S2-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hybird
    [S2-Ethernet0/0/3]port hybird untagged vlan 10
    [S2-Ethernet0/0/3]port hybird pvid vlan 10
    [S2-Ethernet0/0/3]quit
    [S2]interface ethernet0/0/1
    [S2-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hybird
    [S2-Ethernet0/0/1]port hybird tagged vlan 10 20

    配置完成之后,使用display vlan  命令查看使用Hybird  配置下接口和VLAN 的对应关系

    S1 display vlan 之后如下图所示:

     S2 display vlan之后 如下图所示:

     下面 我们使用PC1来进行测试尝试ping PC2 和PC3 (PC3和PC1在同一VLAN下):

     完成以上操作之后,发现拓扑图中还有IT部门没有进行设置

    直接创建 并将VLAN 30 添加到每个端口上就可以了

    测试

     PC5 ping

  • 相关阅读:
    高级(线性)素数筛
    Dijkstra(迪杰斯特拉)算法
    简单素数筛
    【解题报告】 POJ1958 奇怪的汉诺塔(Strange Tower of Hanoi)
    4 jQuery Chatting Plugins | jQuery UI Chatbox Plugin Examples Like Facebook, Gmail
    Web User Control Collection data is not storing
    How to turn on IE9 Compatibility View programmatically in Javascript
    从Javascrip 脚本中执行.exe 文件
    HtmlEditorExtender Ajax
    GRIDVIEW模板中查找控件的方式JAVASCRIP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host-m/p/1196066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