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接触软件体系架构设计(六)

    CAP理论,是2000年Eric Brewer教授提出,并被人证明其正确性。

    什么是CAP理论,即: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满足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这三个需求,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

    一致性(C):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备份,在同一时刻是否同样的值。(等同于所有节点访问同一份最新的数据副本)
    可用性(A):在集群中一部分节点故障后,集群整体是否还能响应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对数据更新具备高可用性)
    分区容忍性(P):以实际效果而言,分区相当于对通信的时限要求。系统如果不能在时限内达成数据一致性,就意味着发生了分区的情况,必须就当前操作在C和A之间做出选择。

    根据CAP理论,一致性(C),可用性(A),分区容错性(P),三者不可兼得,必须有所取舍。

    分布式系统要么满足CA,要么CP,要么AP。无法同时满足CAP。

    CA代表:RDMBS

    CP代表:MongoDB、HBase、Redis

    AP代表:CouchDB、Cassandra、DynamoDB、Riak、No SQL

    因此系统架构师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如何设计才能同时满足CAP三者的完美分布式系统,而是应该研究如何进行取舍,满足实际的业务需求。


    传统的SQL数据库的事务通常都是支持ACID的强事务机制(ACID原则是数据库事务正常执行的四个,分别指原子性、一致性、独立性及持久性)

    CA without P:如果不要求P(不允许分区),则C(强一致性)和A(可用性)是可以保证的。但放弃P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系统的扩展性,也就是分布式节点受限,没办法部署子节点,这是违背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初衷的。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RDBMS:Oracle、MySQL就是CA。

    CP without A:如果不要求A(可用),相当于每个请求都需要在服务器之间保持强一致,而P(分区)会导致同步时间无限延长(也就是等待数据同步完才能正常访问服务),一旦发生网络故障或者消息丢失等情况,就要牺牲用户的体验,等待所有数据全部一致了之后再让用户访问系统。设计成CP的系统其实不少,最典型的就是分布式数据库,如Redis、HBase等。对于这些分布式数据库来说,数据的一致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如果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那么直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就好,没必要再浪费资源来部署分布式数据库。

     AP wihtout C:要高可用并允许分区,则需放弃一致性。一旦分区发生,节点之间可能会失去联系,为了高可用,每个节点只能用本地数据提供服务,而这样会导致全局数据的不一致性。典型的应用就如某米的抢购手机场景,可能前几秒你浏览商品的时候页面提示是有库存的,当你选择完商品准备下单的时候,系统提示你下单失败,商品已售完。这其实就是先在 A(可用性)方面保证系统可以正常的服务,然后在数据的一致性方面做了些牺牲,虽然多少会影响一些用户体验,但也不至于造成用户购物流程的严重阻塞。


    BASE理论是Basically Available(基本可用),Soft State(软状态)和Eventually Consistent(最终一致性)三个短语的缩写。

    其核心思想是:

    既是无法做到强一致性(Strong consistency),但每个应用都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来使系统达到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

    BASE理论的内容

    基本可用(Basically Available):假设系统,出现了不可预知的故障,但还是能用,相比较正常的系统而言,有如下影响:

    A、响应时间上的损失:正常情况下的搜索引擎0.5秒即返回给用户结果,而基本可用的搜索引擎可以在2秒作用返回结果。

    B、功能上的损失:在一个电商网站上,正常情况下,用户可以顺利完成每一笔订单。但是到了大促期间,为了保护购物系统的稳定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被引导到一个降级页面。

    软状态(Soft State):允许系统中的数据存在中间状态,并认为该状态不影响系统的整体可用性,即允许系统在多个不同节点的数据副本存在数据延时,软状态必须有个时间期限。相对于原子性而言,要求多个节点的数据副本都是一致的,这是一种“硬状态”。

    最终一致性(Eventually Consistent):软状态,然后不可能一直是软状态,必须有个时间期限。在期限过后,应当保证所有副本保持数据一致性,从而达到数据的最终一致性。这个时间期限取决于网络延时、系统负载、数据复制方案设计等等因素。

    最终一致性分为5种:

    A. 因果一致性(Causal consistency)

    因果一致性指的是:如果节点A在更新完某个数据后通知了节点B,那么节点B之后对该数据的访问和修改都是基于A更新后的值。于此同时,和节点A无因果关系的节点C的数据访问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B. 读己之所写(Read your writes)

    读己之所写指的是:节点A更新一个数据后,它自身总是能访问到自身更新过的最新值,而不会看到旧值。其实也算一种因果一致性。

    C. 会话一致性(Session consistency)

    会话一致性将对系统数据的访问过程框定在了一个会话当中:系统能保证在同一个有效的会话中实现 “读己之所写” 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执行更新操作之后,客户端能够在同一个会话中始终读取到该数据项的最新值。

    D. 单调读一致性(Monotonic read consistency)

    单调读一致性指的是:如果一个节点从系统中读取出一个数据项的某个值后,那么系统对于该节点后续的任何数据访问都不应该返回更旧的值。

    F. 单调写一致性(Monotonic write consistency)

    单调写一致性指的是:一个系统要能够保证来自同一个节点的写操作被顺序的执行。

    实际上,不只是分布式系统使用最终一致性,关系型数据库在某个功能上,也是使用最终一致性的。比如备份,数据库的复制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这个复制过程中,业务读取到的值就是旧的。当然,最终还是达成了数据一致性。这也算是一个最终一致性的经典案例。


  • 相关阅读:
    Go 学习之旅
    IdentityServer4 3.1.x 迁移到 4.x
    Redash 二开
    frp 内网穿透远程桌面(Windows 10)配置
    Redash 二开
    Redash 二开
    Nginx 强制 HTTPS 配置
    ASP.NET Core 奇淫技巧之SPA部署
    .NET Core 对接微信小程序数据解密
    19c生产enq: FB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oGoagg/p/1286938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