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时代:(公元前?年-公元前3077年),原指天皇氏、地皇氏、泰皇氏(史记)。后增补原始社会时期的三个杰出的部落首领,即燧人(燧人生伏羲、女娲,100W年前-中国社科院,真正的华夏始祖)、伏羲、神农(即炎帝)作为“三皇”。(显然增补的神农氏在三皇末期,而燧人氏和伏羲在三皇早期)
五帝时代:公元前3077年-公元前2029年,黄帝、颛顼、喾、尧、舜(《史记·五帝本纪》(舜传位给禹(禅让制),禹传位给儿子启(家天下))
其实三皇五帝本就是上古时期,三皇的神话性更强,记载更少,因此《史记》直接以《五帝本纪》开篇。
少典:为有熊国(河南新郑)君,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今咸阳),为姬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
黄帝:(约公元前2711年-约公元前2599年),古时期华夏炎黄部落首领,为《史记》中的五帝之首。神话传说其生于天水,父亲为少典。黄帝子孙称轩辕氏。
(颛顼:五帝之一,黄帝之孙。(炎帝即神农氏,黄帝之兄)
-------------------以上为神话了,虽有史记记载。
大业:相传女脩吞玄鸟之卵,生下儿子大业,大业是伯益的父亲)--史记丶秦本纪。大业墓:安徽六安。----大业是赢姓第一位有名字的男性始祖。
伯益:嬴姓,名益[1],大业之子。伯益因助禹(夏朝开国君主)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嬴,是嬴姓的始祖,秦国、赵国、徐国等诸侯的祖先。
蜚蠊:嬴姓,中潏之子,商纣王的大将,是战国七雄中秦、赵两诸侯的始祖。
造父:第1世 ,赢姓 (黄帝之44世孙,伯益14世孙,蜚蠊五世孙),公元前950年周穆王赐封赵城(山西 洪洞县赵城镇),赐赵姓。
赵籍:赢姓,赵氏,战国时期晋国赵氏封君,赵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08年-400年在位)
赵雍:东周后期赵国君主(赵武陵王) 28世,?-前295年
赵何:东周战国,赵惠文王,在位33年 ,第29世
赵丹:赵孝成王,赵第八代君主,公元前266-公元前245年在位,第30世
赵偃:赵悼襄王,前245年―公元前236年在位,31世
赵迁:赵幽缪王,战国时期赵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35-前228年在位,32世。其实之后其兄赵嘉上位,又6年,终于灭国。
赵迁被流放至房陵,病死,同时迁来的皇亲安顿于此,形成涿郡(古代涿郡:河北、北京---包括今天的涿州及周边地方)赵氏。
(宗亲,赵广汉出自赵迁)
(赵国灭亡后,赵后人分两支逃走,一支往甘肃天水郡(今有天水市),另一支(皇族)往房陵(今湖北房县),西汉时迁往涿郡(地方也是河间)形成涿州赵氏(也叫河间赵氏))
(我们显然是河间赵氏)
赵广汉:公元前73年左右 ,史书认为其为能追溯到的宋朝祖先,而且是涿郡赵氏始迁祖。主要因其与宋开国皇帝居住地一致(西汉,官至京兆尹---北京市市长)--赵国末代国王赵王迁七世孙
赵眺:宋僖祖, 1 #确切记载,河北,今北京市宛平县
赵匡胤:宋太祖,,960-976 5 赵光义(太宗,据赵坡家谱,为太宗四子赵元份后人)
。。。
。。。
始迁祖赵世德:字允求,陕西潼关卫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 (第51世) 始迁祖
明时,由安徽宿州萧县迁往滕州赵坡。
赵忠X
赵衡/恒X 自宋赵眺起 第37世孙,宋太祖第32世孙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教育局:趙儒珏
允维延钟,衡曰联儒
诗书毓贤,恩远宜昌
尧臣纪原,代著宋鼎
文礼固本,晋鲁繁康
华夏永继,耀祖兴邦。
书:龙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