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中volatile的用法

    注:本文为个人学习摘录,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gjhjoy/p/3556709.html

    恐怕比较一下volatile和synchronized的不同是最容易解释清楚的。volatile是变量修饰符,而synchronized则作用于一段代码或方法;看如下三句get代码:

    1. int i1;              int geti1() {return i1;}
    2. volatile int i2;  int geti2() {return i2;}
    3. int i3;              synchronized int geti3() {return i3;}

      geti1()得到存储在当前线程中i1的数值。多个线程有多个i1变量拷贝,而且这些i1之间可以互不相同。换句话说,另一个线程可能已经改 变了它线程内的i1值,而这个值可以和当前线程中的i1值不相同。事实上,Java有个思想叫“主”内存区域,这里存放了变量目前的“准确值”。每个线程 可以有它自己的变量拷贝,而这个变量拷贝值可以和“主”内存区域里存放的不同。因此实际上存在一种可能:“主”内存区域里的i1值是1,线程1里的i1值 是2,线程2里的i1值是3——这在线程1和线程2都改变了它们各自的i1值,而且这个改变还没来得及传递给“主”内存区域或其他线程时就会发生。
       而geti2()得到的是“主”内存区域的i2数值。用volatile修饰后的变量不允许有不同于“主”内存区域的变量拷贝。换句话说,一个变量经 volatile修饰后在所有线程中必须是同步的;任何线程中改变了它的值,所有其他线程立即获取到了相同的值。理所当然的,volatile修饰的变量 存取时比一般变量消耗的资源要多一点,因为线程有它自己的变量拷贝更为高效。
      既然volatile关键字已经实现了线程间数据同步,又要 synchronized干什么呢?呵呵,它们之间有两点不同。首先,synchronized获得并释放监视器——如果两个线程使用了同一个对象锁,监 视器能强制保证代码块同时只被一个线程所执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synchronized也同步内存:事实上,synchronized在“ 主”内存区域同步整个线程的内存。因此,执行geti3()方法做了如下几步:
    1. 线程请求获得监视this对象的对象锁(假设未被锁,否则线程等待直到锁释放)
    2. 线程内存的数据被消除,从“主”内存区域中读入(Java虚拟机能优化此步。。。[后面的不知道怎么表达,汗])
    3. 代码块被执行
    4. 对于变量的任何改变现在可以安全地写到“主”内存区域中(不过geti3()方法不会改变变量值)
    5. 线程释放监视this对象的对象锁
      因此volatile只是在线程内存和“主”内存间同步某个变量的值,而synchronized通过锁定和解锁某个监视器同步所有变量的值。显然synchronized要比volatile消耗更多资源。

     更通俗的解释:

    Volatile 字面的意思时易变的,不稳定的。在C#中也差不多可以这样理解。

    编译器在优化代码时,可能会把经常用到的代码存在Cache里面,然后下一次调用就直接读取Cache而不是内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在多线程程序中,如果把一个变量放入Cache后,又有其他线程改变了变量的值,那么本线程是无法知道这个变化的。它可能会直接读Cache里的数据。但是很不幸,Cache里的数据已经过期了,读出来的是不合时宜的脏数据。这时就会出现bug。

    用Volatile声明变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Volatile声明的变量就相当于告诉编译器,我不要把这个变量写Cache,因为这个变量是可能发生改变的。

  • 相关阅读:
    ROSS仿真系统简单教程
    python小练习1.1
    c语言文件I/O 文件读取和写入
    Python 学习笔记 多线程-threading
    parsec(The parsec benchmark suit )使用教程
    Checkpoint/Restore In Userspace(CRIU)使用细节
    Checkpoint/Restore in Userspace(CRIU)安装和使用
    考研总结
    北理计算机复试经验
    PAT(A) 1075. PAT Judge (25)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rzog3/p/62031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