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商数据分析的基本指标体系
主要分为8个类指标,即:
1. 总体运营指标:从流量、订单、总体销售业绩、整体指标进行把控,起码对运营的电商平台有个大致了解,到底运营的怎么样,是亏是赚。2.网站流量指标:即对访问你网站的访客进行分析,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对网页进行改进,以及对访客的行为进行分析等等。
3. 销售转化指标:分析从下单到支付整个过程的数据,帮助你提升商品转化率。也可以对一些频繁异常的数据展开分析。
4. 客户价值指标:这里主要就是分析客户的价值,可以建立RFM价值模型,找出那些有价值的客户,精准营销等等。
5.商品类指标:主要分析商品的种类,那些商品卖得好,库存情况,以及可以建立关联模型,分析那些商品同时销售的几率比较高,而进行捆绑销售,有点像啤酒喝尿布的故事。
6. 市场营销活动指标,主要监控某次活动给电商网站带来的效果,以及监控广告的投放指标。
8. 市场竞争指标:主要分析市场份额以及网站排名,进一步进行调整
以上总共从8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对电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公司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所以如何分析还需因地制宜。
二、电商行业的指标体系图,经典的“人货场”+互联网
1.场景
按照场景,如果是运营经常会分析四类场景:
- 第一种是在突发事件产生,比如流量突然下降之后,考虑到及时描述事件做出的描述分析;
- 第二种是基于产品运营策略上线后,做出全面的原因分析;
- 第三种是在数据管理的过程中,对前后端埋点的校验还有表数据的校验;
- 第四种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做出的自上而下的分析;
2.指标体系
上述4种场景,前3种是“点”分析,遇到问题了/发生事情了,就通过数据分析的手段来找出原因,监控结果。而如果将运营分析的工作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就是“面”的分析。比较成熟的做法是搭建运营指标体系。
以分析体系最为复杂的互联网电商公司为例,来逐一分解,哪些数据需要分析,怎样分析,分析的价值是什么。
电商类公司的收入是由一个个订单堆出来,由用户购买相关的商品或服务产生,可以说用户和商品或服务为订单的两大基本元素,公司收入下降、增长、异常最终都可以追踪到用户与商品这两大元素上。这样我们将收入相关的数据拆解为三大类:用户、商品和订单。
一)、运营模块
从用户的消费流程来看,可以划分为引流-转化-消费-存留。我们一般将用户分为新老用户,无论新老用户,都会关注两块内容,一个是引流(拉新),一个是转化,最终以数据的形式体现出来,就是流量与转化率。
引流
通过分析PV、UV、访问次数、平均访问深度、跳出率等数据来衡量流量质量优劣。目的是保证流量的稳定性,并通过调整,尝试提高流量。
进一步,按照流量结构还可分为渠道结构、业务结构、地区结构。
在渠道中,流量可来自于自主访问、搜索引擎、淘宝付费、京东付费等等。按设备可分为PC渠道和APP渠道;按照付费与否可分为免费流量和付费流量。有人会通过渠道流量占比来分析各渠道的质量。下面的折线图可以对各渠道的流量情况进行追踪,分析占比不合理是短期内出现的,还是长期存在的,辅助问题的分析。仅仅根据流量情况来衡量质量是不全面的,需要配合转化率和roi。
按地区划分,这个很好理解。
按照业务结构,最典型的比如举办一场活动,例如双十一,可定要对活动的流量追踪。观察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变化情况,评估活动效果。
转化
完成引流工作后,下一步需要考虑转化,这中间需要经历浏览页面->注册成为用户->登陆->添加购物车->下单->付款->完成交易。每一个环节中都会有用户流失,提高各个环节的转化率,是这一块工作的最核心,转化率的提升,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
转化的分析:
1.观察各环节转化率,分析其合理性,针对转化率异常环节进行调整
2.追踪转化率变化,用于异常定位和策略调整效果验证
3.观察各渠道转化情况,定义渠道价值,并依此适当调整运营策略
4.分析各环节转化周期,分析用户习惯,为制定运营策略提供依据
最直接的分析成果就是转化漏斗。
留存
通过各个渠道或者活动把用户吸引过来,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用户流失走掉,当然也会有一部分用户留下来,留下来这部分用户就叫做留存用户。关于留存,这里要关注的就是日活和留存率。
关于留存,无非就是:
1.日活监控,观察用户活跃数据,分析日活健康度
2.观察存留规律,定位存留阶段,辅助市场活动、市场策略定位等
3.对比不同用户、产品功能的存留情况,分析产品价值、辅助产品调整
复购
有调查数据显示,一个满意的用户会带来8笔潜在生意,不满意的用户可能会影响25个人的购买意愿,可见回头客多么重要。
复购率可以分为“用户复购率”和“订单复购率”,此外,“用户回购率”意义与复购率相似,也在此范围内。
用户复购率=单位时间内:购买两次及以上的用户数/有购买行为的总用户数
订单复购率=单位时间内:第二次及以上购买的订单个数/总订单数
用户回购率=单位时间内:有购买行为的老用户数/有购买行为的总用户数
分析复购率的目的:
1.综合指标展示,分析用户黏性,辅助发现复购率问题,制定运营策略。
2.横向维度(商品、用户、渠道)对比分析,细化复购率,辅助问题定位。
流失
流失是无法避免的,但也有可以挽留的。
流失可以分为
- 刚性流失:可以进一步分为新用户水土不服型和老用户兴趣转移型,这部分流失用户是无法挽留的,缘尽于此,花再多的钱也没什么用。
- 体验流失:可能是应用体验、服务体验、交易体验、商品体验等等,总之就是在使用产品服务的过程中,感到了一丝不爽,正所谓一言不合就流失。
- 竞争流失:也就是用户已经转粉了。可能是竞争对手的体验更好,可能竞争对手推出了什么优惠的政策。我们也需要抓住行业的动态,针对竞争对手的抢粉行为做出相应的行动。
关于流失的定义,各公司定义不同,可能是7天内没有登陆行为,也可以是几个月之内没有交易行为。(回流率=时间周期内流失的再回访的人数/时间周期内流失的人数)
关于流失的常规数据监控,一般都是和存留一起的,本身两者也是分不开的。单独针对流失的,最多看到如下图样式的监控:
再者,流失率结合存留率也可以评估渠道的价值。
二)、销售模块
1、指标跟踪:销售模块中有大量的指标,包括同环比、完成率、销售排行、重点商品占比、平台占比等等,可以从人、货、场三个视角进行分析跟踪。
2、店铺分析:具有小b级用户,或者入驻平台式,需要针对各店铺经营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各店铺效率指标、完成率指标、业绩指标、客单价等,实现店铺价值评定分析。
3、销售活动管理:线上销售中,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实现销售活动的闭环分析,其中包括事前投入分析、目标预测;事中用户参与度、客流分析、销售单分析;事后目标完成情况、活动对比、费销比、活动衰减度、活动爆发度等。
三)、商品模块
1、采购管理:包括供应商数据分析、采购匹配度分析等。
2、供应链环节管理:供应链服务情况分析(响应周期、交货及时率、订单执行率)、管理指标分析(物资成本占比、客户投诉率等)。
3、库存管理:商品库存天数、存销比、有效库存比、库存周转率等数据分析。
4、重要指标分析:分析包括货龄、动销率、缺货率、结构指标、价格体系、关联分析、、畅滞销等分析指标,评判商品价值,辅助调整商品策略。
5、异常商品分析:包括对退货率、残损率、异常商品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商品,及时处理。
四)、用户模块
1、重点指标分析:包括新增用户数、增长率、流失率、有效会员占比、存留率情况等。
2、用户价值分析:根据rfm模型,再融入其他个性化参数,对用户进行价值的划分,并针对各等级用户进一步的分析。
3、用户画像:根据固有属性、行为属性、交易属性、兴趣爱好等维度,来为用户添加标签与权重,设计用户画像,提供精准营销参考依据。
具体怎么分析:
数据分析的需求可以分为三类:
- 业务常规需求,主要是辅助业务日常工作用,比如常规型的报表。销售日报月报等。
- 指标监控与数据呈现类,比如流量监控,下单监控,一场活动的流量监控。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也为后面的针对性的挖掘分析提供入口
- 有主题有针对性的挖掘分析,比如用户忠诚度模型。为运营、产品的改善提供数据依据,具有一定的驱动价值
对于第1类和第2类需求,有用开源报表的、有用商用报表的、有用bi的、有写echart的也有用excel的。对于第三类需求,有用sas的、spss、python的、r的甚至有用c++的。
数据报表设计
具体怎么去分析?数据报表的魂在于上述的业务分析思想,跟随分析目标的牵引。
一个数据报表要能讲好一个故事。
背景:产生这样一个数据报表的原因是什么?源于最近一周流量下降的分析?提升交易额的决策探索?或是围绕二八定律筛选优质客户?
那么基于上面一个背景,就开始你的分析。比如分析流量下降,你假设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又是基于哪些事实数据去验证的假设的正确性(注意数据清洗的说明,排除了哪些数据)。结论归因/(寻找)共性,建议和决策是什么?预计的结果是怎样?
做dasnboard,选用正确的图表,注意美观就行(图表的使用网上有一堆),至于动效(联动钻取)都是锦上添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