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小梦 在 民科吧 发了一个 用 四则运算 开平方 的 帖

    小梦  在 民科吧 发了一个 帖   《民科编程大赛:用四则运算开平方》  https://tieba.baidu.com/p/6809881927    ,

     

    标题 还是 红颜色 的   ……     哦  ……

     

    早在 古代,   我们的 先人 根据 杨辉三角,  就已经 发明了  开任意次方 的 方法  。      So   ?

     

    ylyyjjlh2     ,   你们 的  插值法 、插花法 、二分法 、二叉树法 、树叶法,      效率 比不上 先人 的 方法 吧 ? 

    你在   《民科编程大赛:用四则运算开平方》  https://tieba.baidu.com/p/6809881927     的  19 楼  说  :   “小数后15位,这已经到极限了。”  ,

     

     

     

     

     

    如果 用 先人 的 方法 的 话,    小数点 后 几百位 也是 分分钟 啊  。

     

     

    本吧开心死了 (绮梦璇)    skywalkerwyj (青莲剑歌)     天辩阮幼台 (陈彼方)   

     

     

    本文 已 发到了 反相吧  《小梦 在 民科吧 发了一个 用 四则运算 开平方 的 帖》  https://tieba.baidu.com/p/6811112759    。

     

     

    下面 记录 帖 里 的 一些  回复  。

     

    2 楼

    ylyyjjlh2 :    浮点数精度多少啊?你编程编糊涂了?

    K歌之王 :     浮点双精度 嘛, 差不多 就是 15 位 到 18 位 的 样子, 不过 我们 完全 可以 用一个 数组 编写 一个 无限位数 的 开平方 程序 啊 。

    ylyyjjlh2: 回复 K歌之王 :别尽吹牛,你来啊,不准用库,算它1000位试试。

    K歌之王 :回复 ylyyjjlh2 :可以啊, 库 也是 人 写 的 啊, 我最喜欢 造 轮子 。

    K歌之王 :回复 ylyyjjlh2 :当然, 我不打算 近期 写, 你们也不用等着, 我最近在学习研究 其它 东西 。

     

     

    3 楼

    K歌之王 :

    回复 2 楼      ylyyjjlh2  , 

     

    数据 的 长度 不是 重点,  我想说的是,  如果 不利用  和平方 公式 的 话,  你们 的 那些 什么 插值法 二分法  等等 的 所谓 “数值计算”  “数值分析”  方法  的 性能 都 存在问题 。     

     

    如果要 对  n  开平方,   当 n 的 位数 很多 时 ,   你们 的 时间复杂度  会 很大  。

     

     

    ylyyjjlh2: 能不胡扯吗!

    K歌之王 :回复 ylyyjjlh2 :你从 昨天晚上 到 今天早上 憋了 9 个小时, 就 憋出来 这么 一句话 ?

     

     

    4 楼

    80 年代 的 计算器 已经有了 开平方 的 功能,   那是 用 硬件电路 实现 的 。       只能说,  80 年代 的 水平 真的 高 啊 !

     

    我们现在 用   Power Shell  、Python   玩 这些  ……

     

    我们可以 玩 个 升级版 的,     设计一个 算法,   用 硬件电路 实现 这个 算法,  硬件电路 的 部分 只要 设计 逻辑电路 就可以,   就是说,  画出 逻辑电路 的 设计图   。

     

    小梦,  如何 ?

     

    本吧开心死了 (绮梦璇)    skywalkerwyj (青莲剑歌)     天辩阮幼台 (陈彼方)       ylyyjjlh2   

     

     

    8 楼

    回复 7 楼      ylyyjjlh2 ,

     

    先用 byte 数组 实现一个 无限位数 的 浮点类型, 这个 浮点类型 只要求 有 加 操作, 主要 是 实现 进位 。

     

    不要求 有 其它 操作, 比如 减 、乘 、除 等 。

     

    这样 , 这个 浮点类型 还是 容易 实现 的 。

     

     

    然后, 再用 先人 的 开方法 。

     

     

    ylyyjjlh2: 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

    K歌之王 :回复 ylyyjjlh2 :Talk is great , code is cheap .

     

     

     

    9 楼

    别问是劫是缘 :      其实以前有人用普通计算器的加减乘除就可以手动开平方

     

     

    10 楼

    回复 9 楼   别问是劫是缘    ,

     

    我将 根据 杨辉三角 开任意次方 的 方法 称为  杨辉三角 开方法  。

     

    我想了一下  杨辉三角 开方法 的 步骤,   还是有一点 繁琐 的 。    以 开平方 来说,   在 迭代开方 的 过程中 ,   除了有 余量,  还有一个  累积量  。

     

    这个 累积量  会 增加 一些 步骤,    也就是 会 增加 一些  时间复杂度  。

     

    但不管怎么说,    杨辉三角 开方法 是 一个 正统 的 方法 。   它 的 好处 是 它 是 一个  “级数”  。

     

    虽然 累积量  会 增加 一些 时间复杂度,    但是,  总的来说,   当 开方结果 的 位数 很大 时,    它 的 效率 仍然 优于  一般 的 数值分析 方法  。

     

    累积量 是 一个 级数,   开方结果 也是 一个 级数,   开方结果 级数 里 包含了  累积量 级数  。

     

    在 开高次方 时,   杨辉三角 开方法 的 累积量 有 多个,  比如 开 n 次方,  则 有 n - 1 个 累积量,   从 n - 1 次方 到 1 次方,  每个  次方  有一个 累积量  。

     

    此时,   累积量 的 计算步骤 (公式)   会 膨胀 变得 复杂,   累积量 的 数值 也会 膨胀 急剧 增大,   这会让 程序 变得 复杂,   也会 增加 时间复杂度,   但是,  理论上,   仍然  可以用  杨辉三角 开方法   写出  无限位数  开任意次方  的  程序  。

     

    累积量 也是  余项系数  。

     

     

     

    别问是劫是缘: 我没关注过杨辉三角形开方,但是N-1个累积量,一个数组不就解决了?

     

     

     

    11 楼

    回复 10 楼   别问是劫是缘    ,

     

    比如 开三次方,   a ³  可以写成     

     

    a ³  =   ( a1 + b ) ³

    = a1 ³ + 3 a1 ² b  +  3 a1 b ² + b ³  ,   

     

    a1 已知,    b 未知   。

    这里 产生了 一个 b 的 一次项  3 a1 ² b  ,   一个 b 的 二次项  3 a1 b ²   ,   

    开 n 次方 会 产生 n 个 余项,  最后一个 n 次方 的 余项 的 系数 永远 是 1,   不用管 。  需要 累积 系数 的 余项 是 前面 的 n - 1 个  。

    开三次方 会 产生  3 - 1 =  2   个 需要 累积 系数 的 余项,    这里 是 第一次 迭代,   3 a1 ² b  、3 a1 b ²   就是 第一次 迭代 时 产生 的 这 2 个 余项  。

     

    令  b = b1 + c ,   则,

     

    a1 ³ + 3 a1 ² b  +  3 a1 b ² + b ³   

    =  a1 ³ + 3 a1 ² ( b1 + c )  + 3 a1 ( b1 + c ) ²  +  ( b1 + c ) ³

    =  a1 ³ + 3 a1 ² ( b1 + c )  + 3 a1 ( b1 ² +  2 b1 c + c ² )  +  b1 ³ + 3 b1 ² c + 3 b1 c ² + c ³

    =  a1 ³ + 3 a1 ² b1 + 3 a1 ² c  + 3 a1 b1 ² +  3 a1 * 2 b1 c + 3 a1 c ²   +  b1 ³ + 3 b1 ² c + 3 b1 c ² + c ³

     

    可以看到,

    3 a1 ² ( b1 + c )   中 产生了  c 的 一次项  3 a1 ² c  ,

    3 a1 ( b1 + c ) ²   中 也 产生了 c 的 一次项  3 a1 * 2 b1 c  ,

    ( b1 + c ) ³  中 也 产生了  c 的 一次项  3 b1 ² c  ,

     

    这 3 个  一次项  可以 合并为 一个,  这个项 就是 本次 迭代 产生 的 一次余项  。

     

    同理,

    3 a1 ( b1 + c ) ²   中 也 产生了 c 的 二次项  3 a1 c ²  ,

    ( b1 + c ) ³  中 也 产生了  c 的 二次项  3 b1 c ²  ,

     

    这 2 个 二次项 可以 合并为 一个,   这个项 就是 本次 迭代 产生 的 二次余项   。

     

    接下来 的 开方过程 是  令   c = c1 + d  ,    重复 上述过程  。

     

    所以,   n - 1 个 累积量,  也就是 余项系数,  可以用 一个  长度 为 n - 1 的 数组 保存,   但 每一个 余项系数  都 是 由 上述 的 迭代过程 计算产生,  这个 迭代计算 过程 比较 繁琐,  如果 能将 这个 迭代过程 归纳为 公式,  大概 是 一个 数列 的 通项公式  。

     

    如果 不能 把  余项系数 的 计算过程 归纳 为 通项公式,   那么,  每 迭代一次,  余项系数 的 公式 就会 ”膨胀“  一点,  当然, 这只是一个 形象 的 比喻 。

    另一方面,   从上面的 计算过程 可以看出,   余项系数 是 相乘 一个 倍数 之后 再 相加,  得到 新的 余项系数  。  这可以看作是 成倍增长,  也差不多是 几何级数 。     这是  数值 上 的 ”膨胀“   。

     

    余项系数  膨胀 的 速度 和 开方 的 次方 有关,  次方 越大,    余项系数  膨胀 的 越快  。

     

    另外,    次方 越大,    余项 越多,   一个 余项 需要 合并 的 项  也 越多  。

     

     

     

     

    12 楼

    小梦 在 《民科编程大赛:用四则运算开平方》  https://tieba.baidu.com/p/6809881927     的  20 楼  说  这是 “用泰勒级数进行逼近运算” :

     

     

     

     

    这是 泰勒级数 ?    这不像是 泰勒级数,   这像是 一个 有 二分性质 的 迭代逼近 算法  。

     

    这个 算法 是,   设 b 为 被开方数,   任取一个 正数 a,   令   c  =  ( b - a ² )  /  ( 2 a )  ,   令  a = a + c ,    重复若干次 这个过程,   a 就 很接近 b 的 平方根    了  。

     

    这个 算法 适合 在 计算器 上 使用,  简单,  容易 由  程序 或者 逻辑电路 实现  。

     

    本吧开心死了 (绮梦璇)                  ylyyjjlh2

     

     

     

     

    绮梦璇: 傻子 [ 滑稽 ] 到现在都没看出一阶泰勒展开式? 

    绮梦璇: 回复 K歌之王 :傻子 [ 滑稽 ] 到底看懂了泰勒展开式没

    K歌之王: 回复 绮梦璇 :我看到的是 “小梦级数” 。   [ 滑稽 ] 

     

     

     

     

    13 楼

    ylyyjjlh2 :

    废话那么多,等到花儿都谢了,还没做出来,真的让人着急。下面看看,我对2开方700位,刚好一屏。

     

     

     

     

     

    ylyyjjlh2: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不会做也没人说你是傻瓜,偏要吹牛。

     

     

     

     

     

    14 楼

    回复 12 楼        本吧开心死了 (绮梦璇)

     

    一阶泰勒展开式 ?   就是 泰勒级数 的 第一项 吧 ?         ( b - a ² )  /  ( 2 a )     这个式子 看起来 像 泰勒级数 第一项 ,   但 这只是 “形似”,  实际上 和 本题 没有关系  。

     

    第二,   你 利用    ( b - a ² )  /  ( 2 a )     循环迭代,   这不是 泰勒级数,   可以叫做 “小梦级数”,    你的 滑稽 表情 说明了 这一点  。

     

    第三,   你能 证明 这个 迭代 的 极限 是 根号 b   吗 ?     [ 滑稽 ] 

     

     

     

     

    15 楼

    回复 13 楼   ylyyjjlh2  ,

     

    Congratulations  !     But,   Talk  is  great ,   believe  me     ...

     

    设 a 为 中间结果, 也是 最终结果,    你的 这个算法 避免了 每次迭代 都要 计算    a ²   吗 ?

     

     

     

    ylyyjjlh2: 楼主吵,你除了吹牛还眼瞎,在那个贴子中,1我已经贴出了一堆大数运算的例子,你还在说你们也没有动作,还要啥动作?2我也贴出了代码,你还同我计算问题。真是个憨豆先生?

    K歌之王: 回复 ylyyjjlh2 :吵 is talk, Talk is great , believe me ...

     

     

     

     

    16 楼

    回复 15 楼 @ylyyjjlh2 ,

     

    你们 在 《民科编程大赛:用四则运算开平方》 https://tieba.baidu.com/p/6809881927 里 提出了 不少 算法,

     

    不过 我没细看, 因为 我想 留着 自己研究 。

     

    不过 不看 也知道, 你们 没有 避免 每次 迭代 计算 a ² 。

     

    小梦 的 算法 号称 “泰勒级数”, 明目张胆 的 在 每次 迭代 计算 a ² , 你来 评论看看 。

     

    ylyyjjlh2: 东拉两扯,就是不干正事,我到看看你后面还有什么花样? 

    K歌之王: 回复 ylyyjjlh2 :我的 花样 可多着 呢 。

    我在 12 楼 说了,  小梦 的 算法 简单小巧,   适合 用在 计算器 上,   我们可以 设计一个 硬件电路 来 实现 它  。

    先画 一个 逻辑电路图 :

                        

                                                    

    左边 的   a 、b 、c 、diff 、v1 、v2 、abs_c 、max_diff   是  存储单元,  也就是 内存,   也就是 内存单元,    假设 每个 存储单元 是 64 位 的,   可以 存储  64 位 浮点数  。

    右边 的   F1 、F2 、F3 、F4 、F5 、F6   是  控制单元,   具体 的 控制 和 运算 逻辑 就在 控制单元 里 实现  。

    橙色线 和 橙色箭头 是  控制信号线路 和 信号传递方向,    蓝色线 是 数据线路,     一根 线 在 实际中 可能是 多位 的  。

    绿色线 和 绿色箭头 也是 控制信号线路,    表示 和 橙色 不同 的 控制分支 。

    F1 、F2 、F3 、F4 、F5 、F6    都 会有 数据线 和  相关的 存储单元 相连,    图中 用 蓝线 简略 的 表示,  并没有 画出 具体 的 连接 线路  。

    我们 定义 :      有电压 为 1,  无电压 为 0     。

    开始运算 时,    输入端  输入 一个  1 脉冲,  就可以 触发 电路 开始 进行 开平方 运算  。    注意 是  1 脉冲,   不是 持续 的 1  。

    先介绍一下 存储单元,   

    a   存放 a,    a 是 中间结果,  也是 最终结果

    b   存放 b,    也就是 被开方数

    v1   存放  a ²  

    diff   存放   b  -  a ²   

    v2    存放   2 * a   

    c   存放   diff / v2   

    abs_diff   存放  diff 的 绝对值

    max_diff   存放 精度值,   当    b  -  a ²   的 绝对值 , 也就是  abs_diff   小于  max_diff  时,  a 为 达到 精度 的 开方结果 ,  可以输出  。

    开始 运算 前,     先 把 被开方数  存到  b,    同时 任取一个 正数, 比如 1 ,  存到 a  。

    然后,   向 输入端 输入 一个   1 脉冲,   F1  接收 到  1 脉冲 后 接通电路,  开始工作 。   F1 的 工作 是 发信号 给 运算器,  让 运算器 计算 a ²,  运算器 计算 结束后,   F1 把 计算结果 存放到  v1 ,   同时 发出 一个  1 脉冲,  触发  F2  开始工作  。

    运算器 在  这个 图 里 没有 画出来,    运算器 是 一个 公共部件,     F1 、F2 、F3 、F4 、F5 、F6  都会去调用  。

    F1  的 内部电路  会 在 下文 画出来,   里面 会 画出  F1  调用  运算器 的  电路 和 逻辑  。

    F1  的 内部电路  如下 :

               

                     

    输入端 接收 到  1 脉冲,   这个 1 脉冲 会让  “让 寄存器 A 变成 写入状态”   电路 接通,  这个电路 会 向  寄存器 A  发出 信号,   告诉 寄存器 A 变成 写入状态,

    同时,  输入端  的  1 脉冲  还会 让  “让 寄存器 B 变成 写入状态”  电路 接通,  这个电路 会 向 寄存器 B  发出 信号,   告诉 寄存器 B 变成 写入状态,

    同时,  输入端  的  1 脉冲  会 触发   延时开关,    延时开关 在 一段时间 后 输出 一个  1 脉冲 ,   这个  1 脉冲 会 接通 下一个 操作 的 电路 。

    这样 就可以 在 一个 操作 完成后 触发 下一个 操作 执行  。

    为什么要用 延时开关 呢 ?    是 为了  确保 上一个 操作 完成 后,  才 触发 下一个 操作  。   因为  电路 的 运行 需要时间, 每一段电路 运作 需要 的 时间 也 不完全相同,  所以 需要 延时开关 在 一段时间 后 发出 1 脉冲 触发 下一个 操作,   这段时间 应该 足够 完成 当前操作,   这样 来 确保 触发 下一个 操作时,  当前 操作 已经 完成  。  

    从 图上 可以看到,      “让 寄存器 A 变成 写入状态”    和    “让 寄存器 B 变成 写入状态”   是  F1  的  第一个 步骤,  这 2 个 操作 是 同时执行 的,  也可以说是 并行 执行 的  。

    第 1 个 步骤 有 一个 延时开关,   当   “让 寄存器 A 变成 写入状态”    和    “让 寄存器 B 变成 写入状态”    完成 后,   延时开关 发出 1 脉冲,   触发 下一个 步骤  。

    第 2 个 步骤 包含 2 个 操作,    “打开 a 和 寄存器 A 的 通路,  让 a 的 数据 写入 寄存器 A”  和  “打开 a 和 寄存器 B 的 通路,  让 a 的 数据 写入 寄存器 B”  ,

    这 2 个 操作 也是 同时执行 的,    第 2 个 步骤 也 有 一个  延时开关,   这 2 个 操作 完成 后,     延时开关 发出 1 脉冲,   触发 下一个 步骤  。

    到 目前为止,   每一个 操作 是 一段 电路,   这一段 电路 在 输入端 输入 1 脉冲 时 工作,   1 脉冲 结束 后 电路 停止  。

    1 脉冲  是 有电压,  这个 电压 使得 电路 接通 并 工作,    1 脉冲 结束 后,   无电压,   电路不工作 。  延时开关 被 触发 后,   即使  输入端 的 1 脉冲 结束,  也会 在 设定好 的 时间 后 在 输出端  发出  1 脉冲   。

    当然,  我们需要 知道 每一个 步骤 完成 的 最大时间,  以此 来 设置 这个 步骤 的 延时开关 的 延迟时间,    延迟时间 应该 比 步骤 完成 的 最大时间 更大一点,   这样 有一点 冗余,    有利于 电路 的 稳定运行  。

    延时开关 的 输出端 连接 了 

     

     

     

     

  • 相关阅读:
    QT学习1
    时域和频域
    win10 + VS2017 + MNN 编译使用
    深度学习笔记(二十二)Structure-Preserving Neural Style Transfer
    miRNA分析
    mRNA分析
    代谢组学分析
    实证分析
    React---新扩展RenderProps和ErrorBoundary
    React---新扩展Context和组件优化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329612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