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ObjC: 源文件的组织

    转自:http://marshal.easymorse.com/tech/objc-%e6%ba%90%e6%96%87%e4%bb%b6%e7%9a%84%e7%bb%84%e7%bb%87

    最简单的ObjC程序,你都可以这样写: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Book : NSObject{

    }

    -(NSString *) getPrice;

    @end

    @implementation Book

    -(NSString *) getPrice{
    return @"$17";
    }

    @end

    int main (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NSAutoreleasePool * pool = [[NSAutoreleasePool alloc] init];

    Book *book=[[Book alloc] init];
    NSLog(@"Book price: %@",[book getPrice]);
    [pool drain];
    return 0;
    }

    理论上讲,按照上面的写法,你可以把所有的代码都写在一个文件里。

    但是问题是,你不便于维护这个代码。代码很长,很乱。

    所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来拆分和组织代码:

    • 类文件拆分为头文件和m文件
    • 使用组的概念来管理文件

    拆分接口和实现部分

    拆分h文件和m文件很好理解。只要使用Xcode做开发,通过向导页面创建类,文件默认情况下就是强制分开的:

    image

    使用组的概念管理文件

    使用组的概念。在Xcode下面,程序源文件都是放在Source目录下的,在该目录下,可以进一步创建“目录”,把不同用途的源文件分类放置。这样就如同桌上凌乱的书归置到书架里一样。很好查找和查阅。

    image

    可以看到,下面是把Book相关的一些类放在book组中了。

    image

    这个组看起来是目录,但如果你打开finder,查看目录结构,发现并不存在这样的目录:

    image

    拆分文件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拆分文件带来很多好处。不只是自己看着方便了,还能方便多人合作开发。如果多人修改一个文件,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每个人负责自己的代码文件,这些文件组成一个项目,这样就不容易造成文件版本上的冲突。

    但是,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个文件依赖另外一个文件的时候,需要通过import来导入。比如: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CategoryDemo.h"
    #import "Book.h"
    #import "MusicBook.h"
    #import "PlayMusic.h"

    @class Author;

    int main (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NSAutoreleasePool * pool = [[NSAutoreleasePool alloc] init];

    NSString *message=@"你好,世界!";
    NSLog(@"%@, 长度为: %i",message,[message length]);
    [message printHelloInfo];

    Book *book=[[Book alloc] init];

    这里main方法中使用了Book类,那么,就需要通过import把它引进来,否则,编译器不知道Book类在哪里。

    另外,如果我这样: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CategoryDemo.h"
    //#import "Book.h"
    #import "MusicBook.h"
    #import "PlayMusic.h"

    @class Author;

    int main (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注释了对Book头文件的导入,系统一样编译通过,而且运行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这是因为编译器很聪明。它发现MusicBook头文件里面已经导入了Book头文件:

    #import <Cocoa/Cocoa.h>
    #import "Book.h"
    #import "PlayMusic.h"

    @interface MusicBook : Book <PlayMusic>{

    在上面代码中有一个奇怪的代码:

    @class Author;

    有了这句话,该代码中的:

    book.author=[[Author alloc]init];

    就不会报错了。

    可以用下面的语句替代@class的代码:

    #import "Author.h"
    //@class Author;

    系统一样会很好的工作。那么,@class和#import有什么区别呢?

    这里要说一下头文件依赖关系。如果有100个m文件都导入了某个头文件,那么,当这个头文件改变了内容,则编译器会强制重新编译这100个m文件的。编译的速度可想而知。

    @class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当编译器看到比如类文件B是通过@class的方式引入一个类文件A,就不会在该类文件A的头文件改动后重新编译B了。

    那如果这样,都用@class替代#import吧。问题是,有些情况,只能使用#import。因为有时候编译器不只是需要知道类B引用到类A,还需要知道类A的内部信息,而这些信息是类B需要的。比如类B继承自类A,这时就不能用@class,而只能用#import。

  • 相关阅读:
    洛谷P1600 天天爱跑步——树上差分
    洛谷P1155 双栈排序——思路题
    洛谷P2827 蚯蚓——思路题
    bzoj2763 [JLOI2011]飞行路线——分层图
    洛谷P2831 愤怒的小鸟——贪心?状压DP
    洛谷P1514 引水入城——dfs
    bzoj1854 [Scoi2010]游戏——匈牙利算法
    hdu1814 Peaceful Commission——2-SAT
    浙江理工大学: 铺地砖(3922)
    最大素因子(快)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CGIS/p/314743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