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例分析技术
1.软件开发是由用例驱动的;
2.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中,用例被用来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割、定义成一个个小的单元,然后以每个单元为对象进行开发。
二.建立一个用例实现
1.包括所关注的用例中出现的所有类的一个UML类图;
2.描述交互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调用关系的一个或多个UML交互图,如时序图。
案例:网上借书用例描述
1. 这个用例从读者提出想要借书开始;
2. 系统提供查询功能,提示读者输入关键字查询 图书;
3. 系统列出可借用的图书供读者选择;
4. 如果读者选定了图书,系统提示读者输入借书证号和密码;
5. 如果最后读者表示确定借阅关系,系统处理并通知读者借书成功,并给读者一个确认;
6. 当确认信息出现时,这个用例就结束了。
第一步:从用例描述中找出类
1.实体类:如银行系统中的银行顾客、帐户、帐号交易等,与实现技术无关;
2.控制类:控制整个业务的流程和执行次序;
3.边界类:处理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如何找出实体类
领域常识或类似的系统;
比较简单的是语法分析,找出用例描述中的名词;这些名词:
--有些是类;
--有些会成为类的属性;
--有些跟系统无关。
第二步:具体化找出的类
从一个类在系统中的 “责任” 出发,找出: 类的属性(成员变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继承、或关联)
第三步:确认分析类的行为
1. 这些类如何协作完成网上借书这个用例?
可以用UML时序图来分析类之间的是如何交互的。
2. 一个业务类(例如读者或图书)来接收用户的消息?
通常会给时序图增加一个的用例控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