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NET 应用架构指导 V2 [7]

    本篇详细介绍架构的步骤

      1、确定架构的目标

      架构的目标就是你的结构和设计过程的目的和限制,练习的范围,帮助你决定什么时候算是完成了。在你确定架构的目标的时候,可以参考下面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确定架构的目的。你花在架构和设计的每一个阶段的总时间,将会依赖于这些目的。例如:你是否建立原型?是否测试潜在的路径?是否为一个新的应用已经开始长期的架构过程?

      确定谁将会消费你的架构。确定你的架构是否会被其他架构使用,对于开发者、测试者、操作员、管理者是否可以获得?考虑你的听众的需要和经验,似的你的架构更容易被他们理解。

      确定你的限制。了解你的技术选型和限制,使用限制,部署限制。在开始就明确你的限制,以便在后面开发的过程中不会浪费时间,和碰到令人奇怪的问题。

      范围和时间

      以架构的高层目标为基础,你可以确定花费在每一次架构行为上面的时间。例如:原型可能只需要几天来设计,一个完整的、详细的复杂系统的架构可能需要几个月来设计(需要迭代好多次的架构和设计)。使用你理解的架构目标确定花费在每一个步骤的时间和精力,计算可能的将来的产出结果。清晰的定义架构的目的和优先级。目的可能包含下面的内容:

    •   建立一个完整的应用设计。
    •   建立原型。
    •   确定关键的技术风险。
    •   测试潜在的可能性。
    •   建立共享的模型,方便理解系统。

      在设计上,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重点,完成的时间也会有变化。例如:如果你想要确定你的认证架构的风险的话,你将会在认证的方案,认证架构的限制条件,可能选择的认证技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你处在为一个应用考虑完整架构的开始阶段的话,验证架构只是众多重点中的一部分。

      一些架构行为的例子是建立在原型基础上的,通过原型来获取反馈。通过原型验证架构的合理性,通过原型细化架构。

      2、关键的场景

      在设计和架构的上下文环境,用例用来描述系统和一个或者多个执行者(一个用户,也可能是一个系统)之间的交互行为。一个场景集中描述用户和系统的交互行为,目的是确定多个关键的场景,来帮助你的在架构的时候做决定。目的是在用户,业务,系统目标之间达到平衡。

      重要的架构用例

      结构化的重要用例在设计中会对很多方面产生影响。这些用例对于成功的应用尤其重要。他们对于已经部署的应用也很重要,他们必须被足够的试验,来帮助评估架构。包括下面的用例:

    •   关键的业务。和其他功能相比,这些用例对于用户有很高的使用级别,是特别重要的,有很高的风险。
    •   高影响的。例如:Create,Read,Update,Delete(CRUD)操作的安全性。

      3、应用概述

      对于应用达到什么要求,什么时候完成,应该有一个概述。这个概述使得你的架构更加明确,连接真实世界的限制和精确性。一个应用概述应该包括下面的部分:

    •   确定应用的类型。首先,确定你的应用是什么类型的,是一个移动应用、富客户端应用、富Internet应用、服务、web应用,还是这些应用的综合。
    •   确定部署的限制条件。当你设计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把相关的政策、法规,基础设置考虑进去。如果现有环境是不灵活的、固定的,你的设计一定要考虑环境的限制。你的应用还要加入QOS,例如:安全和可靠性。有些时候要需要考虑协议限制和网络限制。
    •   确定重要的架构风格。确定在设计中使用的架构风格。
    •   考虑相关的技术。

      相关技术:

    •   Mobile Application移动应用,面向手持设备的应用。
    •   Rich Client Application富客户端应用,例如:WPF等,客户端具有丰富表现能力的应用。
    •   Rich Internet Client Application富internet应用,在原有浏览器的基础上, 增加客户端的交互性,例如:Silverlight,ajax等等。
    •   Web Application,典型的web应用。  
    •   Service Application服务应用,以提供服务为目的的应用。webservice,Wcf等。

      白板化你的架构

      使用白板描述你的架构是很重要的。通过白板,或者其他形式共享你的架构,方便开始讨论。如果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图例的话,别人会更容易理解你的架构,你也更容易讲清楚里面的细节。

      

     

      4、关键的问题

      潜在的问题包括:新技术,关键的业务需求。例如:第三方的服务客户替换吗?可以支持一种新的客户端类型吗?可以适应业务规则的变化吗?引入新的技术可以吗?

      质量指标

    •   系统质量。整体来看,系统的质量,例如可测试性。
    •   运行质量。系统运行的时候直接表现出来的质量问题,例如:性能、可管理性、可靠性、扩展性、安全性。
    •   设计质量。例如:灵活性、可维护性、重用性。
    •   用户质量。系统的可用性。

       跨越多个层次的关注点:

    •   认证和授权。
    •   缓存。
    •   通信
    •   配置管理
    •   异常管理
    •   日志和性能指标显示
    •   验证

      5、候选解决方案

      在定义了关键问题之后,你可以建立一个架构的基线版本,然后开始细化建立一个满足需求的架构候选方案。随着架构的深入,你会遇到新的需求和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再次验证你的候选方案,通过不断的迭代来改进架构设计。

      在测试一个新的候选方案的时候,可以从下面的问题来考虑:

    •   当前架构是否没有引入新的风险?
    •   和前一个架构相比,是否缓解了已知的风险?
    •   架构满足额外的需求了吗?
    •   架构是否满足了重要的用例?
    •   架构是否满足质量指标?
    •   架构是否满足了额外的跨层关注点?
  • 相关阅读:
    面向对象的六大原则
    系统整体框架介绍
    键盘控制div上下左右移动 (转)
    逆向wireshark学习SSL协议算法(转)
    在CentOS下安装配置MySQL(转)
    ps 专题
    用Linux/Unix命令把十六进制转换成十进制(转)
    2014由于在myeclipse5.5.1许可证
    美国地名索引(在美国的英文名市、中国)
    Memcache存储大量数据的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o_wl/p/174654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