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ashMap中确定数组位置为什么要用hash进行扰动

    HashMap数据存储的过程先根据key获得hash值,通过 (n - 1) & hash 判断当前元素存放的位置(这里的 n 指的是数组的长度),如果当前位置存在元素的话,就判断该元素与要存入的元素的 hash 值以及 key 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的话,直接覆盖,不相同就通过拉链法解决冲突。

    其中,jdk1.8中扰动函数hash的源码: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 key.hashCode():返回散列值也就是hashcode
        // ^ :按位异或
        // >>>:无符号右移,忽略符号位,空位都以0补齐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其中看到在获得hash值时将key的hashCode异或上其无符号右移16位,Hashmap这么做原因:

    防止一些实现比较差的 hashCode() 方法,使用扰动函数之后可以减少碰撞,进一步降低hash冲突的几率

    打个比方, 当我们的数组长度n为16的时候,哈希码(字符串“abcabcabcabcabc”的key对应的哈希码)对(16-1)与操作,对于多个key生成的hashCode,只要哈希码的后4位为0,不论不论高位怎么变化,最终的结果均为0。 如下图所示:

    1954974080(HashCode) 111 0100 1000 0110 1000 1001 1000 0000
    2^4-1=15(length-1) 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11
    &运算 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而加上高16位异或低16位的“扰动函数”后,结果如下:

    原HashCode 1954974080 111 0100 1000 0110 1000 1001 1000 0000
    (>>>16)无符号右移16位 29830 000 0000 0000 0000 0111 0100 1000 0110
    ^(异或)运算 1955003654 111 0100 1000 0110 1111 1101 0000 0110
    2^4-1=15(length-1) 15 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11
    &(与)运算 6 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110

    可以看到: 扰动函数优化前:1954974080 % 16 = 1954974080 & (16 - 1) = 0 扰动函数优化后:1955003654 % 16 = 1955003654 & (16 - 1) = 6 很显然,减少了碰撞的几率。

    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76735726

  • 相关阅读:
    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软件测试二三事
    白盒测试总结
    黑盒测试总结
    闰年测试以及非法输入的处理方法
    软件测试(3)-基于等价类划分的一个小例子
    第二周课堂小结以及习题思考
    软件测试人员的自身修养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方法
    第七周学习笔记之灰盒测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WCloud/p/1138016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