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关于单内核与多内核

    1.单内核(执行效率)

    单内核也叫集中式操作系统。整个系统是一个大模块,可以被分为若干逻辑模块,即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其模块间的交互是通过直接调用其他模块中的函数实现的。

    单内核模型以提高系统执行效率为设计理念,因为整个系统是一个统一的内核,所以其内部调用效率很高。

    单内核的缺点也正是由于其源代码是一个整体而造成的,通常各模块之间的界限并不特别清晰,模块间的调用比较随意,所以进行系统修改或升级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工作量加大,使其难于维护。

     

    2.微内核(模块化,可移植性)

    微内核是指把操作系统结构中的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等高级服务功能尽可能地从内核中分离出来,变成几个独立的非内核模块,而在内核只保留少量最基本的功能,使内核变得简洁可靠,因此叫微内核。

    微内核实现的基础是操作系统理论层面的逻辑功能划分。几大功能模块在理论上是相互独立的,形成比较明显的界限,其优点如下:

      ·充分的模块化,可独立更换任一模块而不会影响其他模块,从而方便第三方开发、设计模块。

      ·未被使用的模块功能不必运行,因而能大幅度减少系统的内存需求。

      ·具有很高的可移植性,理论上讲只需要单独对各微内核部分进行移植修改即可。由于微内核的体积通常很小,而且互不影响,因此工作量很小。

     

    在众多常用操作系统之中,除了QNX和基于Mach的UNIX等个别系统外,几乎全部采用单内核结构,例如大部分的Unix、Linux(也有人说Linux是基于单内核的混合型内核),以及Windows(微软声称Windows NT是基于改良的微内核架构的,尽管理论界对此存有异议)。微内核和超微内核结构主要用于研究性操作系统,还有一些嵌入式系统使用外核。

     

    还有其他两种内核:

      混合内核

        混合内核实质上是微内核,只不过它让一些微核结构运行在用户空间的代码运行在内核空间,这样让内核的运行效率更高些。

      外内核

        也被称为纵向结构操作系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设计方法。现在仍处于研究阶段。         参考:维基百科

     

  • 相关阅读:
    jdb应用 远程调试
    maven POM总结
    jvm
    jdbc取出表名 名称
    nginx配置openssl证书
    DNS A记录 CNAME NS记录等的区别
    linux文件目录类命令|--cd指令
    linux文件目录类命令--ls命令
    linux文件目录类命令--pwd命令
    linux 帮助指令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uyouSome/p/279345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