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带你学够浪:Go语言基础系列

    文章每周持续更新,原创不易,「三连」让更多人看到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 后端技术学堂 」第一时间阅读(一般比博客早更新一到两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一般的语言使用者来说 ,20% 的语言特性就能够满足 80% 的使用需求,剩下在使用中掌握。基于这一理论,Go 基础系列的文章不会刻意追求面面俱到,但该有知识点都会覆盖,目的是带你快跑赶上 Golang 这趟新车。

    Hurry up , Let's go !

    前面我们学习过 Golang 中基础数据类型,比如内置类型 int string bool 等,其实还有一些复杂一点点,但很好用的复合类型,类似 C 中的数组和 struct、C++ 中的 map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Go 中的复合类型。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将掌握以下知识:

    • 结构体
    • 指针类型
    • 数组和切片
    • 映射类型

    指针

    指针不保存实际数据的内容,而是保存了指向值的内存地址 。用 & 对变量取内存地址,用 * 来访问指向的内存。这点和 C 中的指针是一样,唯一不同的是 Go 中的指针不能运算。

    	a := 3
    	pa := &a // 用 `&` 对变量取内存地址
    	fmt.Println("point", a, *pa) // 用 `*` 来访问指向的内存
    

    只声明没赋值的指针值是 nil ,代表空指针。

    	var a0 *int // 只声明没赋值的指针是nil
    	if a0 == nil {
    		fmt.Println("point", "it is nil point")
    	}
    

    结构体

    与C中的结构体类似, 结构体是一种聚合的数据类型,是由零个或多个任意类型的值聚合成的实体。每个值称为结构体的成员,看例子:

    type Test struct {
    		a int
    		b int
    	}
    

    语法上的不同看到了吗? 每个结构体字段之后没有分号,没有分号写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初始化

    可以在定义的时候初始化

    test := Test{1, 2}  // 定义结构体变量并初始化
    

    初始化部分结构体字段

    t2  = Test{a: 3}   //指定赋值Test.a为3  Test.b隐式赋值0
    

    隐式初始化

    t3  = Test{}       // .a .b都隐式赋值0
    

    多个变量可以分组一起赋值

    var (
        t1  = Test{8, 6}
        t2  = Test{a: 3}  //指定赋值Test.a  Test.b隐式赋值0
        t3  = Test{}      // .a .b都隐式赋值0
        pt4 = &Test{8, 6} // 指针
    )
    

    访问成员

    通过 . 运算来访问结构体成员,不区分结构体类型或是结构体指针类型。

    fmt.Println("struct", st0.a, st0.b) // 通过 . 运算来访问结构体成员
    

    对于只声明没赋值的结构体,其内部变量被赋予零值,下面我们声明了 st0 但没有对其赋值。

    var st0 Test 	
    fmt.Println("struct", st0.a, st0.b) //输出:struct 0 0
    

    数组

    数组是一个由固定长度的特定类型元素组成的序列,一个数组可以由零个或多个元素组成。 数组可以用下标访问元素,下标从 0 开始。

    数组声明后赋值

    	var strarr [2]string // 数组声明语法
    	strarr[0] = "ready"
    	strarr[1] = "go"
    

    声明赋值同时完成

    	intarr := [5]int{6, 8, 9, 10, 7} // 声明赋值同时完成
    

    对于确定初始值个数的数组,可以省略数组长度

    	intarr := [...]int{6, 8, 9, 10, 7} // 声明赋值同时完成
    

    Slice 切片

    切片是变长的序列,序列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类型。slice 语法和数组很像,只是没有固定长度而已,切片底层引用一个数组对象,修改切片会修改原数组。

    通过切片可以访问数组的部分或全部元素,正因为切片长度不是固定的,因此切片比数组更加的常用。

    声明与初始化

    常规初始化

    简短声明并初始化切片

    s0 := []int{1, 2, 3, 4, 5, 6} // 简短声明加赋值
    

    声明后再初始化

    var s []int        // 声明切片s
    s = s0			  // 用切片s0初始化切片s
    

    声明并初始化切片

    var s00 []int = s0 // 用切片s0初始化切片s
    

    切片的零值是 nil

    // 切片的零值是nil 空切片长度和容量都是0
    var nilslice []int
    if nilslice == nil {
        fmt.Println("slice", "nilslice is nil ", len(nilslice), cap(nilslice))
    }
    
    

    make初始化

    除了上述的常规初始化方法,还可以用 make 内置函数来创建切片

    // 内建函数make创建切片,指定切片长度和容量
    // make 函数会分配一个元素为零值的数组并返回一个引用了它的切片
    s2 := make([]int, 4, 6) //创建元素都是0的切片s2, 长度为4,容量为6 第三个参数可以省略
    fmt.Println("slice", len(s2), cap(s2), s2)
    

    切片长度

    长度表示切片中元素的数目,可用内置函数 len 函数得到。

    切片容量

    容量表示切片中第一个元素到引用的底层数组结尾所包含元素个数,可用内置函数 cap 求得。

    切片区间

    切片区间遵循「左闭右开」原则,

    s0 := [5]int{6, 8, 9, 10, 7} // 数组定义
    var slice []int = intarr[1:4]    //  创建切片slice 包含数组子序列
    

    默认上下界。切片下界的默认值为 0,上界默认是该切片的长度。

    fmt.Println("slice", s0[:], s0[0:], s0[:5], s0[0:5]) // 这四个切片相同
    

    切片append操作

    append 函数用于在切片末尾追加新元素。

    添加元素也分两种情况。

    添加之后长度还在原切片容量范围内

    s2 := make([]int, 4, 6) //创建元素都是0的切片s2, 长度为4,容量为6 第三个参数可以省略
    s22 := append(s2, 2)    // append每次都是在最后添加,所以此时,s21 s22指向同一个底层数组
    fmt.Println(s21, s22)   // [0 0 0 0 2] [0 0 0 0 2]
    

    添加元素之后长度超出原切片容量

    此时会分配新的数组空间,并返回指向这个新分配的数组的切片。

    下面例子中 s24 切片已经指向新分配的数组,s22 依然指向的是原来的数组空间,而 s24 已经指向了新的底层数组。

    	s24 := append(s2, 1, 2, 3)
    	fmt.Println(s24, s22) // s24 [0 0 0 0 1 2 3] [0 0 0 0 2]
    

    二维切片

    可以定义切片的切片,类似其他语言中的二维数组用法。参考代码:

    	s3 := [][]int{
    		{1, 1, 1},
    		{2, 2, 2},
    	}
    	fmt.Println(s3, s3[0], len(s3), cap(s3)) // 输出: [[1 1 1] [2 2 2]] [1 1 1] 2 2
    

    map 映射类型

    在 Go 中 map 是键值对类型,代表 key value 的映射关系,一个map就是一个哈希表的引用 。

    定义和初始化

    下面这样定义并初始化一个 map 变量

    	m0 := map[int]string{
    		0: "0",
    		1: "1",
    	}
    

    也可以用内置 make 函数来初始化一个 map 变量,后续再向其中添加键值对。像下面这样:

    	m1 := make(map[int]string) // make 函数会返回给定类型的映射,并将其初始化备用
    	if m1 != nil {
    		fmt.Println("map", "m1 is not nil", m1) // m1 不是nil
    	}
    	m1[0] = "1"
    	m1[1] = "2"
    

    注意:只声明不初始化的map变量是 nil 映射,不能直接拿来用!

    	var m map[int]string // 未初始化的m零值是nil映射
    	if m == nil {
    		fmt.Println("map", "m is nil", m)
    	}
    	//m[0] = "1" // 这句引发panic异常, 映射的零值为 nil 。nil映射既没有键,也不能添加键。
    

    元素读取

    使用语法:vaule= m[key] 获取键 key 对应的元素 vaule 。

    上面我们只用了一个变量来获取元素,其实这个操作会返回两个值,第一个返回值代表读书的元素,第二个返回值是代表键是否存在的 bool 类型,举例说明:

    	v, st := m1[0]  // v是元素值,下标对应的元素存在st=true 否则st=false
    	_, st1 := m1[0] // _ 符号表示忽略第一个元素
    	v1, _ := m1[0]  // _ 符号表示忽略第二个元素	
    	fmt.Println(v, st, v1, st1, m1[2]) // m1[2]不存在,返回元素string的零值「空字符」
    

    删除元素

    内置函数 delete 可以删除 map 元素,举例:

    delete(m1, 1)  // 删除键是 1 的元素
    

    range 遍历

    range 用于遍历 切片 或 映射。

    数组或切片遍历

    当使用 for 循环和 range 遍历数组或切片时,每次迭代都会返回两个值。第一个值为当前元素的下标,第二个值为该下标所对应元素的一份副本。

    s1 := []int{1, 2, 3, 4, 5, 6} 	
    for key, vaule := range s1 {
        fmt.Println("range", key, vaule)
    }
    
    for key := range s1 { // 只需要索引,忽略第二个变量即可
        fmt.Println("range", key)
    }
    
    for _, vaule := range s1 { // 只需要元素值,用'_'忽略索引
        fmt.Println("range", vaule)
    }
    

    map 遍历

    当使用 for 循环和 range 遍历 map 时,每次迭代都会返回两个值。第一个值为当前元素 key , 第二个值是 value

    m0 := map[int]string{
        0: "0",
        1: "1",
    }
    fmt.Println("map", m0)
    
    for k, v := range m0 { // range遍历映射,返回key 和 vaule
        fmt.Println("map", "m0 key:", k, "vaule:", v)
    }
    

    总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掌握了 Golang 中基本的控制流语句,利用这些控制语句加上一节介绍的变量等基础知识,可以构成丰富的程序逻辑,你就能用 Golang 来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了。

    感谢各位的阅读,文章的目的是分享对知识的理解,技术类文章我都会反复求证以求最大程度保证准确性,若文中出现明显纰漏也欢迎指出,我们一起在探讨中学习.

    今天的技术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创作不易,白票不是好习惯,如果在我这有收获,动动手指「点赞」「关注」是对我持续创作的最大支持。

    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 后端技术学堂 」回复「资料」「1024」有我给你准备的各种编程学习资料。文章每周持续更新,我们下期见!

  • 相关阅读:
    【leetcode】Binary Search Tree Iterator
    【leetcode】Palindrome Partitioning II
    【leetcode】Best Time to Buy and Sell Stock III
    【leetcode】Best Time to Buy and Sell Stock II
    【leetcode】Longest Consecutive Sequence
    【leetcode】Factorial Trailing Zeroes
    【leetcode】Simplify Path
    【leetcode】Generate Parentheses
    【leetcode】Combination Sum II
    【leetcode】Combination Sum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anoDragon/p/1306284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