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记一次Entity Framework 项目的优化过程

    在博客园看了不少其他大神的经验。今天也抽空贡献点自己的经验(并不是说自己也是大神。。小弟还只新手程序员去年才毕业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具体的好坏各位看官就随便看看吧。。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纯粹只是一次优化过程的经历。)

    首先介绍下项目背景

    为某政府单位做的项目,市级的。

    用的是Entity Framework 的框架(具体内部如何,不便透露,尽请谅解)

    然后说下数据量 大概8W家企业数据,

    每家企业大概会有1-2条记录

    然后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报表统计

    一共需要统计8个类型的数据

    大致表格就是14行8列的数据

    然后我们对于每个单元格的数据 都要去读取一下 数据库。

    具体请参照代码

         public DataTable mytestMethod(DateTime dtbegintime, DateTime dtendtime)
            {
                DataTable dt = new DataTable();
                dt.Columns.Add("ID",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1",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2",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3",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4",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5",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6",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7",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8", typeof(string));
                List<区> qus = Content.QuServices.GetList();
               foreach( qu in qus)
                   {
                        datarow dr=dt.newrow();
                dr["1"]=获取的数据.count;
                ......
                .......
                dr["8"]=获取的数据.count;
    
                               dt.Rows.Add(dr);
    
    
                   };
                dt.DefaultView.Sort = "1";
                dt = dt.DefaultView.ToTable();
                return dt;
            }
    

      

    我们对于每张表 都只能获取这个表的实体。无法做到组合操作

    例如 班级表 学生表  爱好表

    就只能获取 list<班级>或者 list<学生>

    如果学生里面有部分属性需要使用爱好表的操作的话

    就是用懒加载的 学生表。爱好表.属性  来操作

    第一个版本的 结果就是 我们可能只是用到  查询出来 的学生表 的个数就够了

    但是我们获取过来的却是list<学生表>然后 list<学生表>.count 来获取个数。

    这样的话 从各方面考虑都大大制约了速度。

    后来我就想到了用分页的方法

    我们底层会有一个分页方法

    pageData 类型

    包含两个属性 一个 是totalCount(总数) 一个datalist(分页部分的数据)

    然后我就想到利用分页获取 也就出些了下面这部分代码

       public DataTable mytestMethod(DateTime dtbegintime, DateTime dtendtime)
            {
                DataTable dt = new DataTable();
                dt.Columns.Add("ID",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1",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2",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3",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4",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5",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6",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7", typeof(string));
                dt.Columns.Add("8", typeof(string));
                List<区> qus = Content.QuServices.GetList();
               foreach( qu in qus)
                   {
                        datarow dr=dt.newrow();
                dr["1"]=获取分页的数据.totalCount;//分页的pagesize 和pageindex 都传1 
                ......
                .......
                dr["8"]=获取分页的数据.totalCount;
    
                               dt.Rows.Add(dr);
    
    
                   };
                dt.DefaultView.Sort = "1";
                dt = dt.DefaultView.ToTable();
                return dt;
            }
    

      

     大致就是利用分页的方法 获取数据的时候只获取 1,1 的数据

    这样即可以得到总数又简化了数据量

    效果的话并是特别明显但也快了大概4秒的样子。。原先是17秒的 现在要13秒左右

    当然这肯定是不行的

    然后我导师就让我用Parallel.ForEach 来代替 forearch方法。

    这会速度提升非常明显,大概提升了 一倍吧。原先13秒的速度 如今只用 6秒左右了 。但是偶尔会7-8秒的样子

    另外发现parallel 非常吃性能。。如果多刷几次的话 貌似就会悲剧掉。

    至于Parallel的用法 ,大家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这边需要注意的是 parallel 是并行处理。所以做运算的时候需要注意下 ,不然数据很容易出错。

    最后发现显然还是用SQL 直接组合起来查询比较好。

    因为不管老的怎么并行处理 到最后他都是会做14*8=112 次数据查询操作。

    所以最后只能继续苦逼的写SQL 组合查询 了。

    速度的话 从6秒优化到了3秒 。

    本来以为使用了我们的框架就可以脱离sql语句的编写了。没想到最后还是回归了SQL的怀抱。。

    哎。。第一次写这种经验类的文章

    文章写的很乱。可能很多人看不懂吧,希望大家见谅。

    如果发现看到最后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还请各位大神息怒息怒。

    最后总结下 就是 从foreach 到parallel 到 SQL的过程

  • 相关阅读:
    ActiveReports中如何在后台导出运行时绑定数据源报表
    ActiveReports中如何控制页面的记录数
    WordPress建站固定链接问题
    Linux环境下使用g++编译C++
    Git diff结果显示分析
    VTK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右值引用、移动语义和完美转发(下)
    右值引用、移动语义和完美转发(中)
    右值引用、移动语义和完美转发(上)
    new和malloc的联系与区别(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leaseInputEnglish/p/331949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