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白话计算机入门书籍--《穿越计算机的迷雾》有感

    一本好书,是能够促使你不断地思考书中的话语,并且和自己学过的知识作对比,李忠的《穿越计算机的迷雾》成功地做到了这两点。这本计算机入门级书籍,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二进制、继电器、与或非门还有触发器等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概念,读来意犹未尽。

    具体讲述如下:作者从如何制作加法器问题入手,引进了采用二进制来做加法器;

    第四章讲解了中学物理上的电能生磁现象,从而制作电磁铁,用电磁铁吸引衔铁产生了继电器。接着提出问题:如何用电流来传递信息?于是引出了莫尔斯电报和电话的发明,因为两种发明是通过架设线路,也就是通过电流来传递信息。接着讲述了无线通信的发展,无线通信也就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手机打电话、发短信都是利用无线电波在通信。

    第五章讲到了布尔将逻辑学和数学结合起来开创了数理逻辑;香农把布尔代数和电学结合起来,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开关电路。清晰地讲解了与门、或门和非门怎么用继电器搭起来的。读完这一章,我对与或非门的内部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对这三种门电路的理解。

    第六章讲了全加器和加法器内部的电路实现,全加器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A和B分别来自被加数和加数的一个比特,Ci来自右边一列的进位,S是本列的“和”,不包括进位数;C0是本列产生的进位(给下一列的)。通过列出真值表,从而推导出上图全加器的逻辑表达式,然后利用上一章学习的与或非门实现,这样就完成了全加器的内部电路构造,全加器内部电路如下:

    论述了全加器后,用3个全加器组成一个三比特的加法电路,加法电路如下图:

    目的是计算:a2a1a0+b2b1b0的值。对上图的加法电路进行封装,得到了加法机,如下图:

    为了使S3、S2、S1和S0的输出结果可视化,作者在输出端加入了4个灯泡,通过观察灯泡的亮灭来直观的获取结果。真可谓妙啊!

     第七章讲解了振荡器和触发器是如何从简单的非门设计出来的。对于振荡器来说,把非门的输入和输出相连,形成了反馈,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振荡器。触发器的设计也不外乎将输出端与另一个输入端相连,形成了R-S触发器。

    读完这章,明白了R-S触发器的内部电路,并知道了它是怎么工作的,更重要的是明白了R-S触发器为什么是这样工作。

    第八章讲了D触发器是怎么来的以及D触发器是怎么保存一个比特的。开篇提出问题:“由于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那如何能设计触发器,保存一个比特数?”,为了解决“保存一个比特数”问题,引进CP控制端和两个与门电路,得到了D触发器。接着,用两个D触发器和一个非门组成了边沿D触发器。然后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引出了T触发器,也叫做反复触发器,它的功能是:反复按动开关,灯泡会在亮灭之间交替变化。后面形象地解释了非门振荡器的输出和你用手反复拨动开关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

    读完这章,明白了各个触发器是怎么工作的,填补了大学时代数电课上对触发器知识的空白,真的是通体舒畅。

     第九章开篇提出问题:“如何统计药丸的数量?”,循循渐进地讲解了统计药丸的数量就是计算脉冲的个数,于是设计了计数器,计数器内部由5个反复触发器构成,最大计数值为2^5-1=31。计数器应用在手表、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第十章讲解了我一直疑惑的寄存器,原来寄存器是由多个上升沿触发器构成的。然后讲解了用控制器来充当人类的大脑。

    第十一章讲了存储器是怎么构造出来的,并实现了读/写一个二进制数(5比特)的存储器;然后讲解了存储器是怎么存储和输出的。

    剩下几章讲了计算机指令、集成电路、缓存技术以及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最后一章简要讲解了计算机的应用场景如写文章排版、图像和视频等。

    读完《穿越计算机的迷雾》,对计算机世界的框架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中学和大学时代学的物理、模电、数电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许多当时没明白的问题,现在豁然开朗,这就是读一本好书的价值所在吧!

  • 相关阅读:
    JavaScript数组方法
    模拟js数组indexOf方法
    js数组排序
    发布Exchange的SMTP,POP3服务器:ISA2006系列之十八
    用智能卡构建身份验证的马其诺防线:ISA2006系列之二十三
    Java与CSharp的相同与不同
    创建可传递的林信任,Active Directory系列之二十
    组策略指派Office2003分发,Active Directory系列之二十三
    发布Exchange的RPC以及RPC Over HTTPS:ISA2006系列之十九
    初步理解组策略,Active Directory系列之二十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instudy/p/Qin_study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