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微软发布编码风格强制工具StyleCop

    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0806/76365.htm

    制编码风格是一个长期被热烈争论的话题。人们不仅为团队应该遵循何种编码风格而争论不休,同时还要争论究竟是否应该确立一个标准的编码风格。现在,微软发布了StyleCop,这是他们在内部使用的一个编码风格强制工具,微软的这一举措无疑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StyleCop,也即所谓的微软C#源代码分析器(Microsoft Source Analysis for C#),用途和FxCop相似,只不过作用对象是源代码。此外,它和FxCop一样是源于微软的内部工具,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微软觉得对其他人也有 用,于是被公开发布。不过,StyleCop的自定义程度不如FxCop那么高。

    Source Analysis的最终目标是允许你生成优雅、一致的代码,让你的团队成员和其他查看你代码的人容易阅读。为达到这一目的,Source Analysis不允许它的规则被过多的配置。Source Analysis使用一种统一的方式来处理代码风格、布局和可读性规则。你很可能并不认同所有的规则,甚至会发现某些规则并非如你所愿。然而,在微软内部 使用这个工具的大部分团队在经过短暂的调整期后,都能够欣然接受Source Analysis强制要求的这些规则,甚至开始认为如果不使用这种风格来编写代码,就很难阅读。

    Jason Allor声称由这个工具所强制要求的大约200条规则与Visual Studio的默认设置是兼容的。遗憾的是,他忘记提到Visual Studio具有6个完全不同的默认设置集合,其中多数与这个工具互相矛盾的。

    这个工具涉及的方面包括:

    ·支持文件内容

    ·调试文本

    ·编排元素头和文件头中的文档格式
    ·元素、语句、表达式和查询子句的布局

    ·行空格

    ·元素、字段和变量的命名

    ·大括号、圆括号、方括号等的位置

    ·在方法声明或方法调用中方法参数的位置

    ·关键字和操作符周围的空格

    ·在类中元素的标准顺序

    ·访问修饰符的使用

    ·内置类型的使用

    在空白的控制台应用程序上运行这些规则,会返回9个错误,如果你打开“Keep Tabs”设置,则会出现16个错误。一些规则稍显笨拙,例如要求“using”指示符必须放在命名空间内,而不是放在文件顶部。

    已经有人在抱怨这个工具缺乏校正的支持。Dustin Norman写道:

    在将这个工具运行在一个较小的程序集上时,这个工具要我手动修改561个违规错误,而它却不能在不影响代码语义的基础上自动为我修复错误——这真的要让我崩溃了!

    古老的tabs vs spaces争论【译者注:即代码的缩进是用Tabs来实现还是用Spaces来实现】又被提及,而且我们还不能禁用这一规则。Nick Berardi写道:

    真是开玩笑。Tabs居然不被允许。相反,只能使用空格。这个主意糟透了,因为它会破坏语句块的布局,例如一个变量使用3个空格,而其他变量则使用了4个。无论如何,应该允许禁用类似tab规则这样毫无意义的规则。
    如 果能够禁用这些规则,这个工具就更好了。我知道你会说他们已经够好了。但是我完全不同意使用空格来代替tab。这是毫无逻辑可言的,或许只有在Vi编辑器 第一次出现从而引发了开发人员之间的“圣战”可堪比拟吧。我喜欢用Tab的方式编写我的代码,但它总是警告我,我的每行代码都有tab在其中。

    同时,Daniel Stolt也问到了关于VB的情况:

    为.NET开发人员提供一些额外工具总是受欢迎的——但为什么只有C#的?代码格式的强制规则对于VB开发人员来说也是非常需要的。
    显然,VB代码编辑器在对关键字和操作符进行缩进和空格的处理中,已经具有自动格式化的一些初步支持,但还不够接近StyleCop所支持的效果。

    顺便说来,我完全同意Nick Berardi对于tabs vs spaces的观点:使用tabs有什么问题?难道按4-5次方向按钮比直接指向某个位置更有某种优势?还是在源代码文件中保存4-5个空白字符存在着某种好处?

    在支持自动校正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还没有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表呢。

    查看英文原文:StyleCop – Microsoft's Style Enforcement Tool for C#

  • 相关阅读:
    第12组(78) 团队展示(组长)
    第一次结对编程作业
    Alpha冲刺总结
    第02组Alpha冲刺(6/6)
    第02组Alpha冲刺(5/6)
    第02组Alpha冲刺(4/6)
    第02组Alpha冲刺(3/6)
    第02组Alpha冲刺(2/6)
    第02组Alpha冲刺(1/6)
    第02组(51)需求分析报告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obotTech/p/228559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