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s----promise.all() promise.race()

    promise.all()

    可以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
    同时,成功和失败的返回值是不同的,成功的时候返回的是一个结果数组,而失败的时候则返回最先被reject失败状态的值。
    Promise.all([]).then().catch()获得的成功结果的数组里面的数据顺序和Promise.all接收到的数组顺序是一致的
    只有所有的promise函数都返回成功状态,才会执行then方法
    若有一个promise函数返回失败状态,则执行catch方法

    使用场景:
      比如说一个页面上需要等两个或多个ajax的数据回来以后才正常显示,在此之前只显示loading图标。
      在前端开发请求数据的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发送多个请求并根据请求顺序获取和使用数据的场景,使用Promise.all毫无疑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成功了') }) le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success') }) let p3 = Promse.reject('失败') Promise.all([p1, p2]).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成功了', 'success']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Promise.all([p1,p3,p2]).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失败了,打出 '失败' })
    Promise.race的使用
    Promse.race就是赛跑的意思,
    意思就是说,Promise.race([p1, p2, p3])里面哪个结果获得的快,就返回那个结果,不管结果本身是成功状态还是失败状态。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success')
      },1000)
    })
    
    le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ject('failed')
      }, 500)
    })
    
    Promise.race([p1, p2]).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打开的是 'failed'
    })

     

  • 相关阅读:
    redis之哨兵配置-2
    redis之主从配置-1
    MYSQL 在当前时间加上或减去一个时间段
    【转】将long数字序列化为json时,转换为字符串
    从技术到产品,从职场到创业,我这7年的痕迹
    可能是东半球第二好用的软件工具全部在这里(update in 2020.10.09)
    Java架构师面试题答案2020备忘录
    学习方法
    《精力管理》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道德经》全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RH151219/p/103998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