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无限纠结——Zedboard上跑ubuntu详解

    终于可以上手Zedboard了,装完ISE,Vivano就已经花了半天时间了。下午开始,按照《嵌入式软硬件协同设计实战指南》这本书,一步步往下走········

    首先在SD卡分区上就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SD卡一定要在Linux上分区?

      不是一定要在Linux上分的,也可以在windows下,书本上没说清楚,或许大家都懂吧,估计是我对这种存储设备比较文盲······o(╯□╰)o在windows下需要额外下载软件,譬如说PM9.0什么的,软件很多不一一列举。因本人在Linux下分的去,故就不详解windows分区过程了。以下是unbuntu上分区过程:

      首先在unbuntu中使用Disk Unity时,因为本人装的是中文版的Ubuntu,故在搜索中输入“Disk Unity”时是找不到的,名字应该是“磁盘工具”。在分区过程中,需先点击“删除分区”,然后才能出现书本上的“创建分区”这个选项。因为本身SD卡一般都是已经分过区的,这样你在界面上是找不到“创建分区”这个选项的,对于我这个文盲又纠结了很久。纠结ing···

    还有若进行格式化时注意要把旁边那个“卸载分区”点击下,要不然会出现说分区busy等信息没法格式化。

      分区时是将一个>10M的分区分成FAT格式的,作为BOOT启动区,本人是分了500M的大小作为启动区,命名为FAT。然后将剩余的大小全部分成EXT4格式,命名为EXT,作为Linux系统文件区。

    格式化完后进行书本中所说的两个文件的拷贝:

      以下就各个步奏就行说明:

      首先用界面模式将linaro_demo.zip文件解压完(可在windows下解压),将里面的文件全部拷贝到FAT分区下,这是系统的启动文件。

      接着执行以下命令:

      sudo mkdir -p /tmp/sd_ext4   ——在tmp文件夹下创建一个root权限的sd_ext4文件夹

      sudo mount /dev/<SD card ext4 partition> /tmp/sd_ext4  

      ——将SD卡的ext4这个分区加载到sd_ext4,因为默认是加载在media下,其实加载在哪都可以进行操作,<SD card ext4 partition>这个意思是ext4的扇区驱动名,当你用Unity打开这个扇区时你是可以看到的。如下图:        mount:加载命令,众所周知,Linux中当你插入U盘,或其他移动设备是必需加载到文件系统中才能看见里面的内容,否则是看不到的,而且当你对U盘等进行读写操作完之后必需进行卸载,可用命令sudo umount /tmp/sd_ext4 也可用界面进行操作,如下图:

      接着就是把linaro-o-ubuntu-desktop-tar-20111219-0.tar.gz拷贝到/tmp文件夹下,因为本身这个文件不在文件系统里面,而是在外挂的设备上,所以需拷贝到/tmp文件夹里。

      cd /tmp ——之后就是跳转到这个文件夹目录下。

      sudo tar zxf linaro-o-ubuntu-desktop-tar-20111219-0.tar.gz ——这是解压命令,解压完会出现一个binary文件夹在/tmp文件夹下。

      之后打开这个文件夹,命令如下:cd /tmp/binary/boot//filesystem.dir/

      sudo rsync -a ./ /tmp/sd_ext4 ——在filesystem.dir这个文件夹下把所有的文件同步到sd_ext4文件夹里。

      然后卸载SD卡的ext4分区:sudo umount /tmp/sd_ext4

      将SD卡拔出即可!

      因时间原因,图片会后续上传!敬请期待ing······· 

      

  • 相关阅读:
    mysql 函数 存储过程 事件(event) job 模板
    protobuf 无proto 解码 decode 语言 java python
    mitmproxy fiddler 抓包 填坑
    android adb 常用命令
    android机器人 模拟 踩坑过程
    RabbitMQ添加新用户并支持远程访问
    Windows下RabbitMQ安装及配置
    Java mybatis mysql 常用数据类型对应关系
    easyExcel 踩坑
    linux防火墙查看状态firewall、iptabl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ilent-Higher/p/361820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