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tream Part.4

    如何去理解 FileStream ?

           我们磁盘的中任何文件都是通过2进制组成,最为直观的便是记事本了,当我们新建一个记事本时,它的大小是0KB, 我们每次输入一个数字或字母时文件便会自动增大4kb,可见随着我们输入的内容越来越多,文件也会相应增大,同理当我们删除文件内容时,文件也会相应减小。你肯定会问:谁将内容以怎么样的形式放到文件中去了?好问题,还记得第一篇流的概念么?对了,真实世界的一群鱼可以通过河流来往于各个地方,FileStream也是一样,byte可以通过FileStream进行传输,这样我们便能在计算机上对任何文件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了

    FileStream 的重要性

           FileStream 顾名思义文件流,我们电脑上的文件都可以通过文件流进行操作,例如文件的复制,剪切,粘贴,删除, 本地文件上传,下载,等许多重要的功能都离不开文件流,所以文件流不仅在本机上非常重要,在如今的网络世界也是万万不能缺少的。

    文件流无法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而是通过网络流将客户端上传的文件传到服务器端接收,然后通过文件流进行处理,下载正好相反

    FileStream 常用构造函数

    FileStream(SafeFileHandle, FileAccess)

           参数 SafeFileHandle是当前 FileStream 对象将封装的文件的文件句柄。这样的解释可能大家一头雾水,别急,大家先不要去理睬这深邃的含义,只要知道这个类型是c#非托管资源,它能够调用非托管资源的方法,而且不属于c#回收机制,所以我们必须使用GC手动或其他方式(Finalize 或Dispose方法)进行非托管资源的回收,所以SafeFileHandle是个默默无闻的保镖 ,一直暗中保护FileStream和文件的安全。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保镖,请看第一段代码: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leStream fs = new FileStream(@"d:\000.txt", FileMode.OpenOrCreate);          
        Console.ReadLine();
        
        // 下面这条代码将会抛出异常
        File.Delete(@"d:\000.txt");
    }

           会什么会报错呢?因为FileStream并没有被释放,系统不知道这个文件是否还有用﹐所以帮我们保护这个文件。(非托管资源SafeFileHandle所使用的内存还被程序占用着) 所以SafeFileHandled 在内部保护了这个文件从而报出了这个异常,如果我们将流关闭后,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leStream fs = new FileStream(@"d:\000.txt", FileMode.OpenOrCreate);
        var data = fs.SafeFileHandle;            
        Console.ReadLine();
        fs.Close();
        File.Delete(@"d:\000.txt");
    }

    image

           可以看见stream.SafeFileHandle的IsClose属性变成true了,也就是说这时候可以安全的删除文件了。所以又回到了一个老问题上面,我们每次使用完FileStream后都必须将他关闭并释放资源。

    FileStream(String, FileMode)

    String:文件所在的地址

    FIleMode:是个枚举,表示如何打开或创建文件

    成员名称

    说明

    Append 打开现有文件并查找到文件尾,或创建新文件。FileMode.Append 只能同 FileAccess.Write 一起使用。
    Create 指定操作系统应创建新文件。如果文件已存在,它将被改写。(等效于这样的请求:如果文件不存在,则使用 CreateNew;否则使用 Truncate。)
    CreateNew 指定操作系统应创建新文件。如果文件已存在,则将引发 IOException。
    Open 指定操作系统应打开现有文件。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则引发 System.IO.FileNotFoundException。
    OpenOrCreate 指定操作系统应打开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否则,应创建新文件。
    Truncate 指定操作系统应打开现有文件。文件一旦打开,就将被截断为零字节大小。试图从使用 Truncate 打开的文件中进行读取将导致异常。

    FileStream(IntPtr, FileAccess, Boolean ownsHandle)

           FileAccess:是一个枚举, 表示对于该文件的操作权限。

    ReadWrite 对文件的读访问和写访问。可从文件读取数据和将数据写入文件。
    Write 文件的写访问。可将数据写入文件。同 Read组合即构成读写访问权。
    Read 对文件的读访问。可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同 Write组合即构成读写访问权。

          ownsHandle:类似于前面和大家介绍的SafeFileHandler。

          对于指定的文件句柄,操作系统不允许所请求的 access,例如,access 为 Write 或 ReadWrite 而文件句柄设置为只读访问时,会报出异常所以 ownsHandle 才是老大,FileAccess的权限应该在ownsHandle的范围之内。

    FileStream(String, FileMode, FileAccess, FileShare)

           FileShare:同样是个枚举类型:确定文件如何由进程共享。 

    Delete 允许随后删除文件。
    Inheritable 使文件句柄可由子进程继承。Win32 不直接支持此功能
    None 谢绝共享当前文件。文件关闭前,打开该文件的任何请求(由此进程或另一进程发出的请求)都将失败。
    Read 允许随后打开文件读取。如果未指定此标志,则文件关闭前,任何打开该文件以进行读取的请求(由此进程或另一进程发出的请求)都将失败。但是,即使指定了此标志,仍可能需要附加权限才能够访问该文件。
    ReadWrite 允许随后打开文件读取或写入。如果未指定此标志,则文件关闭前,任何打开该文件以进行读取或写入的请求(由此进程或另一进程发出)都将失败。但是,即使指定了此标志,仍可能需要附加权限才能够访问该文件。
    Write 允许随后打开文件写入。如果未指定此标志,则文件关闭前,任何打开该文件以进行写入的请求(由此进程或另一进过程发出的请求)都将失败。但是,即使指定了此标志,仍可能需要附加权限才能够访问该文件。

    FileStream(String, FileMode, FileAccess, FileShare, Int32, Boolean async )

           Int32:这是一个缓冲区的大小,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定制。

           Boolean async:是否异步读写,告诉FileStream实例,是否采用异步读写。

    FileStream(String, FileMode, FileAccess, FileShare, Int32, FileOptions)

           FileOptions:这是类似于FileStream对于文件操作的高级选项。

    FileStream 常用属性

    CanRead :指示FileStream是否可以读操作

    CanSeek:指示FileStream是否可以跟踪查找流操作

    IsAsync:FileStream是否同步工作还是异步工作

    Name:FileStream的名字,只读属性

    ReadTimeout :设置读取超时时间

    SafeFileHandle : 文件安全句柄,只读属性

    position:当前FileStream所在的流位置

    FileStream 常用方法

    以下方法重写了Stream的一些虚方法(这里不再叙述)

    1:IAsyncResult BeginRead  异步读取

    2:IAsyncResult BeginWrite  异步写

    3:void  Close  关闭当前FileStream

    4:void EndRead 异步读结束

    5:void  EndWrite 异步写结束

    6:void Flush 立刻释放缓冲区,将数据全部导出到基础流(文件中)

    7:int Read 一般读取

    8:int ReadByte 读取单个字节

    9:long Seek 跟踪查找流所在的位置

    10:void SetLength 设置FileStream的长度

    11:void Write 一般写

    12:void  WriteByte写入单个字节

    FileStream独有的方法

    FileSecurity  GetAccessControl()

           不是很常用,FileSecurity 是文件安全类,直接表达当前文件的访问控制列表(ACL)的符合当前文件权限的项目。

    void Lock(long position,long length)

           这个Lock方法和线程中的Look关键字很不一样,它能够锁住文件中的某一部分,非常的强悍!用了这个方法我们能够精确锁定住我们需要锁住的文件的部分内容。

    void SetAccessControl(FileSecurity fileSecurity)

           和GetAccessControl很相似。

    void Unlock (long position,long length)

           正好和lock方法相反,对于文件进行部分解锁。

    示例:文件本地分段上传

           将一个文件作为整体进行操作,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当文件很大或者网络不是很稳定的时候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错误。那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有种思路还是不错的,那就是分段传输:

    做一下这个示例进行测试: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IO;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
    {
        /// <summary>
        /// 文件分段上传示例
        /// </summary>
        class UpFileSingleTest
        {
            /// <summary>
            /// 定义Buffer为1000
            /// </summary>
            public const int BUFFER_COUNT = 1000;
     
            /// <summary>
            /// 将文件上传至服务器(本地),由于采取分段传输,
            /// 所以每段必须有一个起始位置和相对应该数据段的数据
            /// </summary>
            /// <param name="filePath">服务器上文件地址</param>
            /// <param name="startPositon">分段起始位置</param>
            /// <param name="btArray">每段的数据</param>
            private void WriteToServer(string filePath, int startPositon, byte[] btArray)
            {
                FileStream fileStream = new FileStream(filePath, FileMode.OpenOrCreate);
                using (fileStream)
                {
                    // 将流的位置设置在该段起始位置
                    fileStream.Position = startPositon;
     
                    // 将该段数据通过 FileStream 写入文件中,每次写一段的数据
                    // 就好比是个水池,分段蓄水一样,直到蓄满为止
                    fileStream.Write(btArray, 0, btArray.Length);
                }
            }
     
     
            /// <summary>
            /// 处理单独一段本地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的逻辑
            /// 根据客户端传入的startPostion和totalCount来处理相应段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本地)
            /// </summary>
            /// <param name="localFilePath">本地需要上传的文件地址</param>
            /// <param name="uploadFilePath">服务器(本地)目标地址</param>
            /// <param name="startPostion">该段起始位置</param>
            /// <param name="totalCount">该段最大数据量</param>
            public void UpLoadFileFromLocal(string localFilePath, string uploadFilePath, int startPostion, int totalCount)
            {
                // 每次临时读取数据数
                int tempReadCount = 0;
                int tempBuffer = 0;
     
                // 定义一个缓冲区数组
                byte[] bufferByteArray = new byte[BUFFER_COUNT];
     
                FileStream fileStream = new FileStream(localFilePath, FileMode.Open);
                
                // 将流的位置设置在每段数据的初始位置
                fileStream.Position = startPostion;
                
                using (fileStream)
                {
                    // 循环将该段数据读出再写入服务器中
                    while (tempReadCount < totalCount)
                    {
                        tempBuffer = BUFFER_COUNT;
                        
                        // 每段起始位置+每次循环读取数据的长度
                        var writeStartPosition = startPostion + tempReadCount;
                        
                        // 当缓冲区的数据加上临时读取数大于该段数据量时,
                        // 则设置缓冲区的数据为totalCount-tempReadCount 这一段的数据
                        if (tempBuffer + tempReadCount > totalCount)
                        {
                            // 缓冲区的数据为 totalCount - tempReadCount 
                            tempBuffer = totalCount - tempReadCount;
                            
                            // 读取该段数据放入bufferByteArray数组中
                            fileStream.Read(bufferByteArray, 0, tempBuffer);
                            if (tempBuffer > 0)
                            {
                                byte[] newTempBtArray = new byte[tempBuffer];
                                Array.Copy(bufferByteArray, 0, newTempBtArray, 0, tempBuffer);
                                
                                // 将缓冲区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this.WriteToServer(uploadFilePath, writeStartPosition, newTempBtArray);
                            }
                        }
     
                        // 如果缓冲区的数据量小于该段数据量,并且tempBuffer=设定BUFFER_COUNT时,通过
                        // while 循环每次读取一样的buffer值的数据写入服务器中,直到将该段数据全部处理完毕
                        else if (tempBuffer == BUFFER_COUNT)
                        {
                            fileStream.Read(bufferByteArray, 0, tempBuffer);
                            this.WriteToServer(uploadFilePath, writeStartPosition, bufferByteArray);
                        }
     
                        // 通过每次的缓冲区数据,累计增加临时读取数
                        tempReadCount += tempBuffer;
                    }
                }
            }
        }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pFileSingleTest test = new UpFileSingleTest();
        FileInfo info = new FileInfo(@"d:\902421284.rmvb");
        // 取得文件总长度
        var fileLegth = info.Length;
        // 假设将文件切成5段
        var divide = 5;
        // 取到每个文件段的长度
        var perFileLengh = (int)fileLegth / divide;
        // 表示最后剩下的文件段长度比perFileLengh小
        var restCount = (int)fileLegth % divide;
        // 循环上传数据
        for (int i = 0; i < divide + 1; i++)
        {
            // 每次定义不同的数据段,假设数据长度是500,那么每段的开始位置都是i*perFileLength
            var startPosition = i * perFileLengh;
            // 取得每次数据段的数据量
            var totalCount = fileLegth - perFileLengh * i > perFileLengh ? perFileLengh : (int)(fileLegth - perFileLengh * i);
            // 上传该段数据
            test.UpLoadFileFromLocal(@"d:\902421284.rmvb", @"d:\902421284_new.rmvb", startPosition, i == divide ? divide : totalCount);
        }
    }

           分段传输比直接传输复杂许多,再加入多线程,这样的话每段数据的传输都能通过一个线程单独处理,能够提升上传性能和速度。

  • 相关阅读:
    Python序列——字符串
    Python序列——序列操作
    Python数字
    Python对象
    Python基础
    关于PATH_INFO SCRIPT_NAME SCRIPT_FILENAME REDIRECT_URL 详解
    转:Nginx配置指令location匹配符优先级和安全问题
    转:mysql 创建一个用户,指定一个数据库
    【洛谷P3384】树链剖分
    【洛谷P1833】樱花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kySoot/p/257299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