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悟】资本思维:这才是真正"赚大钱的逻辑"

    为什么很多人勤勤恳恳,但是永远赚不到大钱?

    为什么“资本收入”永远都大于“劳动收入”?

    为什么有人的财富增长那么快?

    读完这篇真正的“赚钱的逻辑”之后,你就一目了然!

    一、资本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资本”。

    “资本”仅仅是指钱吗?不是。资本是对资源的“支配权”,通过资源支配带来更多的支配权叫“资本运作”,通过“资本运作”优化和配置社会财富,实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就是“资本运作”的社会价值。

    因为资本有趋利性和增值性,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会促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朝着效率、效益最大化的方向上行。社会资源将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国家和地区、最有效率的产业、最有效率的企业、最有效率的项目、最有效率的个人。资本的逐利促进资源的优化,资源的优化顺势产生新的资本,并且不断产生新的机会,如此一边循环一边膨胀。

    比如,在物理学上,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型体,它们都属于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但是物理性质大不相同,价值也天壤之别,就是因为他们的组成结构不同而已。

    所以资本思维的精髓是结构重组。即对资源的分子进行时空和结构上的调整,从而产生由“石墨”到“金刚石”的增值效果。宏观方面的资本运作是对全社会的资源重组,比如中国的国企重组,将大大改变中国经济的结构,提升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

    二、资本思维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资本思维”。

    在物理学上“杠杆”的作用是利用“力臂”将“力量”放大,从而可以翘起更大质量物体。经济上多了这一根杠杆,其活动空间和灵活性都大大增强,这也叫“资本思维”。今后的中国人必须深刻理解和运用“资本思维”这个工具。

    三、3种角色

    今后的社会,将只有以下三类人:

    第一,资源者(工薪族)。他们是资源的最直接拥有者,依靠出卖自己的资源生存,比如农民靠耕地、工人靠体力、医生靠技能、作家靠写作,还有老师律师等等。

    第二,配置者(企业家)。资源是谁的不重要,关键要有资源配置权。这类人依靠配置资源挣钱,从事资源的投入-整合-运营-产出工作,以企业家为主,创业者也属于此类。

    第三,资本家(金融家)。金融是社会食物链的最高环节,他们离资源最远,但是所有资源却统统归他们掌控,他们只躲在幕后玩操作游戏。比如孙正义投资马云,阿里巴巴上市使他大获成功。资本家无国界,他们可以控制全球资源流向;可以通过金融体系支配大量别人的资产。

    所以,一个社会的资源名义上都是资源者的,实际上都是资本家的。看一个人能量多大,关键是他能配置多少资源。

    按照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角色扮演,今后的个人如何获得财富?无非只有三条渠道:出售资源、配置资源、掌握资本。

    (1)资源者(工薪族)

    “资源者”通过出售自己资源生存,也就是资源者的技能,即:时间+体力,这也是社会上分布最多的人群。

    所以一般普通人只能找一家企业工作,出售自己本身换来财富。然而普通人的时间、体力都是相差无几的,他们能够出售的资源都是差不多的,于是为了让自己的资源卖上好价钱,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水平。

    这时一个普遍的做法就是读书,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为什么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般会比没有文化的人起薪高一些。

    但是现在文凭带来的技能差距差别越来越小,一个普通的一本学生与二本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反而不如蓝翔挖掘机学的好的人附加价值高,这是因为前者数量多,后者数量少,而且后者更加注重实践,供需关系决定了资源的价格,因此读书无用论早就开始流行。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要么通过读书获得更高、更稀罕的的技能价值;要么通过爱思考、会做人、大量实践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另外,对于“资源者”来说,还有天生稀罕资源,比如外貌。长的好看的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的婚配、工作、生活中获得很多额外的财富;如果长的好看再加上运气好就可以进入演艺圈,成为明星之后自己的资源就成了稀缺资源,资源的价格远远高于一般人!

    但是这类财富,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靠运气。当然他们也不用承担什么风险,生活最安逸。所以马云说那些月收入2~3万的人生活是最幸福的,就是基于这个角度考虑的。

    在某些落后地区,依然还在遵循这种思维: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使自己的劳动力更加值钱。不过,这种“雇佣”关系越来越不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无论你是什么角色,必须学会主动解决问题,否则你存在的价值会越来越小。

    (2)配置者(企业主)

    这种人不是资源的直接拥有者,他们往往通过脑力去设计资源的配置,通过优化资源去赚钱,企业家就属于这一类。

    在奴隶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人力”(即:奴隶);封建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而资本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资本”,资本的本质就是资源的配置。

    从定义上来讲,企业家是从事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企业家的收入跟他配置的效率成正比,上不设限。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资源配置承担风险,下限就是破产。

    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创业呢?就是因为他们想从第一类人努力攀爬到第二类人。一旦从“资源者”升级到“配置者”,就意味着不用再出卖自己的技能,而是开始经营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人身和经济都实现了自由,从而实现人格上的自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者”都适合去创业。他们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创新力、机遇和资本。配置者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数量决定了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代表了生产力水平。配置者非常需要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他们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

    这里我们需要提到中国企业家的更新换代。30多年前,中国开始第一次改革开放,那时整个中国百废俱兴,当时的大环境就是最好的机遇,只要大胆出来闯荡的人,即使没有文化、没有见识,很多也成了企业家,这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

    而如今,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深化,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也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欧美和日本,企业家始终是社会的精英才可以担任。而接下来的中国,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理想追求,以及对创新的深刻理解,很难再成为社会的“配置者”。因此,中国的企业家正在更新换代,一些90后创业者纷纷走近我们视野,很多老的企业家也自愿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

    观察一下周围,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创业的经历,创业更是一场修行。创业者是链接桥梁,是整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它们加速了社会财富的流通,我们应该向每一个创业者致敬。

    (3)资本家(金融家)

    这个社会的财富,看似是属于分散的“资源者”的,实际上却是归“配置者”享用的。但在本质上,是属于资本家的!

    这是一个非常残酷是事实,我们今天却把它说穿了。

    资本家的定义是:以资本运作为业的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掌握了科技与运用的企业家们,能迅速的积累起巨额的财富,他们的企业对一个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企业组成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于是形成了垄断,而这时的“企业家”开始坐在了幕后操纵这一切,演变成了“资本家”。

    “资本家”跟“企业家”的最大区别是:资本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而是在幕后操纵企业宏观思路,企业的产品是各类快消品,而资本家的产品就是各个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的方式,将一个企业的未来把控到自己手中,孙正义投资了马云,成全了阿里巴巴,马云就是企业家,而孙正义就是资本家。孙正义手里有N个马云,成了日本首富。再比如巴菲特专门坐在老家做投资操纵他的布局,他也是资本家。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为什么叫“资本”主义社会呢?而不叫“自有市场主义”社会呢?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资本”是度量和决定一切的标准。如果你有了1亿元的资本,你可以花一千万雇上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批人,把你的资本从1亿变成2亿,你躺在床上就赚了九千万。而这一切,只因为你在从事资本运作,你只需要够聪明和有魄力,不需要有力气、不需要花时间、更不需要长得漂亮。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第3种人赚的钱就比第2种人多,第2种人赚的钱比第1种人多。因此,第1种人在努力进化到第2种人,而第2种人在拼命进化到第3种人。

    每个人都在玩命探索的方法,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原因就只有两点:你的头脑有多聪明?你有多大魄力?剩下的就是看机会!

    今后的社会是全开放的,资源流动的会越来越快。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身边流动的资源进行取用,然后盘活!

    比如如果你一个普通人(工薪族),有一天你忽然想到了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idea,那你要问自己,你有没有这个资金去运作这个idea?如果没有,是不是可以把它表达出来,找有兴趣、有钱的人(资本家)来投资你去做呢?只要这个想法是合理的,自然就会有人赏识,然后你就成了第二种人(企业家),从而支配一群人去实现你的梦想,同时你也在为大家实现梦想。

    所以:第一步,你要进行资本积累,你愿意打工也好,愿意自己做产品也好(有的人就自认为在创业了),先完成资本积累。这一步最重要,上班、摆地摊、开淘宝、做网站、做APP、炒股票、海外代购、开设计工作室、卖肉夹馍、给幼儿园摄影的等等等等,一句话,这步就是出卖你的个人资源,就看你卖不卖的上价了,多学习吧,即使不为了文凭;多辛苦吧,只要不是出卖健康。

    第二步、善用资本,用资本赚钱。怎么用资本赚钱?问你们个问题你们就明白了。如果你家开了个小饭店,每个月能赚1万,但是需要个厨师。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如果自己当厨师,饭店每月净赚1万;如果雇佣一个厨师,每月花8千,饭店净赚2千。你怎么选择?

    答案:雇一个厨师!这样你只要能用每月一千利息的贷款,再盘下一个饭店,那个饭店也能净赚一千了。而你,只需要这样盘下100个饭店,每个月就能净赚10万,而你这时,却在国外旅游,成了第3种人。

    很多人一直在打工,他们没有成为第3种人,很好理解。就是因为:他自己做厨师,自己妹妹做服务员,自己的老妈管收银,仅此而已。

    所以,以后问自己怎么成为第3种人,就是一句话:“不要自己炒菜,雇一个厨师”。如果能用资本去赚1块钱,也比用出售自己的体力赚100块钱更符合金融思维。

    另外,聪明和资本,如果你只具有其中一点,记得,要找只有另一点的人去合作,他们也在等着你!

    四、普通人的提升

    同时,再强调一点,如果你是个普通人,或者自认是个普通人,但是又有上进心,不如务实一点,脚踏实地的往前走。

    曾经有个公司的公关部经理,打开她的博客,已经更新了500多页,有2000多个帖子,全部都是每天她自己做口译练习的文章,她坚持做这件事已经快10年了,非专业出身的她因为爱好英语而一直努力。

    她说,10年前,她曾经看到一份调查报告,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当时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每年300天的话,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一个人才能掌握这项技能。

    她说:“幸运的是,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么技能,我只需要立马投入干起来就行了,我没有5个小时的时间,我每天只能学习3个小时,现在已经快10年了,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掌握了这个技能吧。”

    再比如,披头士乐队在成名前已经参加过1200场演出。可是为什么你做了10年公务员还只是一名小职员?为什么在家里做了7年的饭,没变成特级大厨,反而发现婚姻到了7年之痒呢?

    那是因为,你没有投入精力和热情来练习一项技能。每天上班只是看报纸、上网、应付各种琐碎任务,刷朋友圈,浏览那些看似丰富却没有价值的信息,每天做饭只是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并不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这件事。

    不要再哀叹大学毕业之后专业就丢了。如果从初中开始算起,12年的学校教育,就算每天学习一门技能2小时,一年300天,你也只有7200小时,还有2800小时的缺口;就算你毕业后每天坚持练习1小时,你需要10年。

    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只要他们毕业后专业对口,还是做的那点事,那么他们就等于1天8小时都在练习。这2800小时,只需要1年多就填补了。可我们很多人,工作的内容并不是在练习技能,大部分是应对琐碎的人和事,实际上,是在荒废人生。

    也许你会说,我是平凡人,我不想成为什么家,只想安安分分过日子。那只是你的错觉,时间在流逝,你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那些行为,就是在塑造你,你不想成为什么人,可是你注定会成为什么人。

    每天5个小时,如果你是用来看韩剧、翻手机、玩游戏,那么7年后,你会变成一个生活的旁观者,你最擅长的就是如数家珍地说起别人的成功和失败,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说的东西。

    花1分钟想一想,曾经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每天去做这件事。7年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可以靠这件事出去混饭吃了。

    哪怕你喜欢逛街呢,你规定自己每天逛街3小时试试?可能一开始你觉得很高兴,每天如此,你会发现无聊。再坚持下去,你就开始琢磨了,我逛街还能发现点什么?还能搞出点什么花样?坚持下去,7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时尚达人、形象设计专家、街拍摄影师、服装买手……

    企业赚钱有四个阶段,“挣钱、来钱、生钱和赚钱”。

    挣钱作为创业的第一个阶段是最艰苦的,要用双手靠力气来和别人争。正是因为这个阶段挣钱非常难,很多人养成了非常节俭的习惯,他们恨不得把钱掰开两半来用。这个习惯的形成后的最大坏处是,他不仅仅对自己吝啬对于其他人也吝啬。自己出去吃饭能要一个菜绝对不会要两个,住宾馆能住快捷的绝对不住星级的。

    但是,当你进入到和钱发生关系的第二阶段“来钱”的时候,如果你对钱的认识没有进化升级,还是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第二个阶段“来钱”,“来”字的繁体字是十字架下面三个人,依靠的就是更多的人的参与来帮助公司赚钱。

    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很多的创业者对钱的认识依然还停留在“省”上。他对自己都一直非常的吝啬,你怎么指望他能对员工慷慨。

    这位亿万富翁对于一个需要感谢的服务员都如此吝啬,我能够想象到他对公司的员工也绝对不会慷慨。这就是他公司无法继续发展壮大的最主要的原因。

    格局决定一切:公司不是一个人能做伟大的,必须依靠员工,没有员工,企业家什么也不是,公司什么也不是。

    我们的社会阶层表面上是用人的“财富”来划分的,而实际上是用人的“格局”来划分的。

    你也许会说,可是,如果你说的对,为什么他能成为亿万富翁呢?没有错,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只要胆大就是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些暴发户很快消失匿迹了呢,就是因为他们无法对钱的认识上进行进化升级。

    格局决定一切:对钱的认识不进化,没有的将会永远没有,已经拥有的也会逐渐失去。

    有些企业老板总是抱怨公司没有人才, 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对钱的认识没有进化升级。这些老板们始终弄不清楚,员工凭什么追随你,员工来到你的公司,是来帮助你一起实现你的理想,但是人家还是要养家糊口,你不仅要让员工赚到钱,而且还要有尊严。

    你如果不让员工赚到钱,员工怎么让你和企业赚到钱呢?

    格局决定一切:当我们有权利给别人发钱的时候,发出的多与少,不仅仅是一种良心,而更是一种对人的尊重和其创造价值的敬畏。这种尊重和敬畏,表面上是为别人,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和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当家人对钱认识的速度决定他了赚钱的速度,更决定了企业的生与死。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Slashout,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lashOut/p/15239700.html 关注公众号:数字化转型

  • 相关阅读:
    10 种保护 Spring Boot 应用的绝佳方法
    Redis 如何分析慢查询操作?
    Spring Boot 主类及目录结构介绍
    Redis 再牛逼,也得设置密码!!
    Spring Data Redis 详解及实战一文搞定
    Spring Boot Redis Cluster 实战干货
    超详细的 Redis Cluster 官方集群搭建指南
    Redis Linux 安装运行实战全记录
    hdu 4790 Just Random (思路+分类计算+数学)
    poj 1328 Radar Installation(贪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lashOut/p/152397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