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eading] Asking while Reading

               Asking while Reading

              ——读Java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

             Java与C++之间有一堵由内存动态分配和垃圾收集技术所围成的“高墙”,墙外面的人想进去,墙里面的人却想出来。

    为什么要了解垃圾回收?

      当需要排查各种内存溢出、内存泄漏问题的时候,当垃圾回收成为了系统达到更高并行量的瓶颈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情况(往往是根据硬件和程序

    以及它们在各种垃圾回收算法下运行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垃圾回收方式,作出必要的监控和调节。

    哪些内存需要回收?

             换一句话来说:哪些内存可以回收,哪些内存又值得回收;可以回收明确我们的执行范围,而回收价值明确我们的主要目标,当然这不是一定的,

    对每个项目都可能有不同的着眼点,这也是我们要理解垃圾回收方法与过程的原因。

    Java堆和方法区与栈不同,一个接口中的多个实现类需要的内存可能不一样,一个方法中的多个分支需要的内存也可能不一样,我们只有在程序处于运

    行期间时才能知道会创建哪些对象,这部分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都是动态的,垃圾回收器关注的是这部分内存。

               方法区也需要回收吗?

             方法区可以不回收,因为Java虚拟机规范中说过不要求虚拟机在方法区中实现垃圾收集,更重要的原因是其性价比一般较低,原因如下:

             我们知道对方法区的收集集中在对常量、无用的类的收集。

      1)  效率:常规一次垃圾收集可以回收70%~95%的空间,而根据我以往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常量的占用空间之小和方法的调用区域之广泛让放置永

        生代的方法区的效率远低于此。

      2)  条件:虽然判定一个常量是否废弃比较简单,但Java的反射思想让类的废弃判定格外苛刻:

        a)         该类所有的实例都被回收

        b)         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

        c)         该类对应的java.lang.Class对象没有在任何地方被引用,无法在任何地方通过反射访问该类的方法。

        那回收方法区还有意义吗?

        并非存在即有意义,当然它也有自己的运用场合:尤其在WEB或用到控制反转思维的应用中大量使用反射、动态生成JSP这类频繁自定义ClassLoader的

      场景都需要虚拟机具备类卸载的功能,以保证永生代不会溢出。

    如何判断是否可以回收?

             我们已然明确了哪些内存可以回收,但是在一个时间点具体地如何去回收呢?虽然在python中采用了引用计数算法,但是我得很遗憾地告诉你,这

     样做并不可靠,并且更关键地是Java并没有采用这一算法。

            在堆里存放着Java世界里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垃圾收集器在对堆进行回收前,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确定这些对象之中哪些还存活着。

             引用计数算法

               方法: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计数值加一;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值减一。因此,当对象的计数值为0时就可以被清除

      掉了。

               缺陷:(致命)如果两个对象互相引用,然后我们又丢掉了对这两个对象的引用,那么引用计数算法就无法通知GC收集器回收它们的空间。

           可达性分析算法

               根据图论中可达性的思想以一些静态地点(如虚拟机栈、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那

      些不可达的对象就是可回收的对象。

    如何回收?

             实际上,这一部分并不会给出最好的算法,在IT行业也是这样,只有更适合问题的方法,没有适合所有问题的方案。

             标记清除算法(最基础)

               过程:      标记:标记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前面已经讲述)

                                  清除: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缺点:      1)效率:标记和清除两个过程的效率都不高

              2)  空间:操作完成后会产生大量内存碎片

      复制算法(解决效率问题)(新生代)

        过程:     将内存分为三块,一块较大的Eden空间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空间。当回收时,将Eden和Survivor中存活的对象一次性复制到另一块Survivor空间

          里,最后清理掉Eden和Survivor中的数据。

          优点:     因为大多数新生代存活时间都比较短,付出少量的内存空间(一般是8:1:1)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根据IBM一项调查显示,新生代的对象98%

          都是“朝生夕死”)。

        缺点:     在Survivor区域不够时,就要依赖其他区域(老生代)进行分配担保,实在不行只得进行全内存的垃圾回收。所以这不适用于一些新生代很大、

          生存周期又较长的情况。

      标记-整理算法(新生代)

        过程:     标记过程仍和“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之后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优点:     1)不需要额外的空间闲置不用。(或称为分配担保)

            2)  有效地解决了复制算法中当对象存活周期长的缺点

        缺点:     也正如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不能解决老生代成片地存活周期长的问题,因为正如数组的移动,低效随之而来。

      分代收集算法

        当前虚拟机都采用“分代收集”的思想,说其为思想,因为我想其中并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只不过是继承前面的思想,面对不同问题选用不同的手段罢了。

        在新生代中,只有少量的对象存活,那就采用复制算法,只需要付出少量存活对象的复制成本就可以完成收集。

        在老生代中,因为对象存活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担保,那就必须采用“标记-清理”或者“标记-整理”的算法进行回收。

             如今编译器中采用的垃圾收集器:

                       新生代:Serial、ParNew、Parallel Seavenge

                       老生代:CMS、Parallel Old、Serial Old

                       以及较为综合的G1收集器都是建立在以上思想的基础之上,其中的区别也往往是是否面向多线程?是否着重考虑单次收集时间(增加次数减少

      间断)还是着重考虑CPU占用时间(增加每次间断时间而减少间断次数),这也是与客户体验和服务器处理性能相关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针对特定情况设

      定合适的参数而已了。有了以上的基础知识,我相信能在处理垃圾收集问题时候会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 相关阅读:
    技术学到多厉害,才能顺利进入BAT?
    从程序员之死看 IT 人士如何摆脱低情商诅咒
    《wifi加密破解论文》翻译介绍-wifi不再安全
    老司机带你检测相似图片
    ArcGIS水文分析实战教程(15)库容和淹没区计算
    Oracle使用游标查询所有数据表备注
    浅谈矩阵变换——Matrix
    机器学习故事汇-决策树算法
    Catalan数应用整理
    匈牙利算法 cogs 886. [USACO 4.2] 完美的牛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rinidad/p/867848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