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了GUI 自动化测试中的两个主要的概念“脚本与数据的解耦 ”以及“ 页面对象模型”,引入“操作函数”封装时,我提到操作函数在改善测试脚本可读性问题的同时,也引入了两个新的问题,即: 如何把控操作函数的粒度,以及如何衔接两个操作函数之间的页面。
如何把控操作函数的粒度?
操作函数的粒度是指,一个操作函数到底应该包含多少操作步骤才是最合适的。
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测试用例步骤的设计,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标准。
有一个设计依据可以遵循,那就是往往以完成一个业务流程(business flow)为主线,抽象出其中的“高内聚低耦合”的操作步骤集合,操作函数就由这些操作步骤集合构成。
比如,对于“用户注册”这个业务流程,其中的“信用卡绑定”操作就会涉及多个操作步骤,而这些操作在逻辑上又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就可以包装成一个操作函数。也就是说,业务流程会依次调用各个操作函数,来完成具体的业务操作。如何衔接两个操作函数之间的页面?
如何衔接两个操作函数之间的页面?
答案是业务流程抽象。
业务流程抽象是,基于操作函数的更接近于实际业务的更高层次的抽象方式。基于业务流程抽象实现的测试用例往往灵活性会非常好,你可以很方便地组装出各种测试用例。
待理解待补充
来源于:极客时间 茹炳晟 软件测试52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