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算法很难很重要】1.五大常用算法之动态规划

    用map实现数字分离

    View Code 
     #include<iostream>
     #include<map>
     #include<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map<char,int> m;
     
         m['0'] = 0;
         m['1'] = 1;
         m['2'] = 2;
         m['3'] = 3;
         m['4'] = 4;
         m['5'] = 5;
         m['6'] = 6;
         m['7'] = 7;
         m['8'] = 8;
         m['9'] = 9;
         /*
             等价于
             for(int i = 0; i < 10; ++i)
             {
                 m['0' + i] = i;
             }
         */
     
         string sa;
         sa = "9876543210";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sa.length(); ++i)
         {
             sum += m[sa[i]];
         }
         cout << sum << endl;
         return 0;
     }
    

      

    一.动态规划基本思想

      动态规划算法通常用于求解具有某种最优性质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可能会有许多可行解。每一个解都对应于一个值,我们希望找到具有最优值的解。动态规划算法与分治法类似,其基本思想也是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然后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与分治法不同的是,适合于用动态规划求解的问题,经分解得到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若用分治法来解这类问题,则分解得到的子问题数目太多,有些子问题被重复计算了很多次。如果我们能够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而在需要时再找出已求得的答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计算,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来记录所有已解的子问题的答案。不管该子问题以后是否被用到,只要它被计算过,就将其结果填入表中。这就是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路。具体的动态规划算法多种多样,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填表格式。

     

    适用条件

    任何思想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出了特定条件,它就失去了作用。同样,动态规划也并不是万能的。适用动态规划的问题必须满足最优化原理和无后效性。

     

      1.最优化原理(最优子结构性质) 最优化原理可这样阐述:一个最优化策略具有这样的性质,不论过去状态和决策如何,对前面的决策所形成的状态而言,余下的诸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简而言之,一个最优化策略的子策略总是最优的。一个问题满足最优化原理又称其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

     

      2.无后效性 将各阶段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好之后,对于某个给定的阶段状态,它以前各阶段的状态无法直接影响它未来的决策,而只能通过当前的这个状态。换句话说,每个状态都是过去历史的一个完整总结。这就是无后向性,又称为无后效性。

     

      3.子问题的重叠性 动态规划将原来具有指数级复杂度的搜索算法改进成了具有多项式时间的算法。其中的关键在于解决冗余,这是动态规划算法的根本目的。 动态规划实质上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技术,它在实现的过程中,不得不存储产生过程中的各种状态,所以它的空间复杂度要大于其它的算法。

  • 相关阅读:
    php的form中元素name属性相同时的取值问题
    从FCN到DeepLab
    论文学习: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笔记:基于DCNN的图像语义分割综述
    论文笔记(3):STC: A Simple to Complex Framework for Weakly-supervised Semantic Segmentation
    概念:弱监督学习
    FCN小小实战
    (2)Deep Learning之线性单元和梯度下降
    (1)Deep Learning之感知器
    深度学习实验系列(1)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VortexPiggy/p/25986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