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求强连通分量的Tarjan算法[转]

    求强连通分量的Tarjan算法

    [有向图强连通分量]

    在有向图G中,如果两个顶点间至少存在一条路径,称两个顶点强连通(strongly connected)。如果有向图G的每两个顶点都强连通,称G是一个强连通图。非强连通图有向图的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为强连通分量(strongly connected components)。

    下图中,子图{1,2,3,4}为一个强连通分量,因为顶点1,2,3,4两两可达。{5},{6}也分别是两个强连通分量。

    image

    直接根据定义,用双向遍历取交集的方法求强连通分量,时间复杂度为O(N^2+M)。更好的方法是Kosaraju算法或Tarjan算法,两者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N+M)。本文介绍的是Tarjan算法。

    [Tarjan算法]

    Tarjan算法是基于对图深度优先搜索的算法,每个强连通分量为搜索树中的一棵子树。搜索时,把当前搜索树中未处理的节点加入一个堆栈,回溯时可以判断栈顶到栈中的节点是否为一个强连通分量。

    定义DFN(u)为节点u搜索的次序编号(时间戳),Low(u)为u或u的子树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栈中节点的次序号。由定义可以得出,

    ?View Code CPP
     
    Low(u)=Min
    {
        DFN(u),
        Low(v),(u,v)为树枝边,u为v的父节点
        DFN(v),(u,v)为指向栈中节点的后向边(非横叉边)
    }

    当DFN(u)=Low(u)时,以u为根的搜索子树上所有节点是一个强连通分量。

    算法伪代码如下

    ?View Code CPP
     
    tarjan(u)
    {
    	DFN[u]=Low[u]=++Index                      // 为节点u设定次序编号和Low初值
    	Stack.push(u)                              // 将节点u压入栈中
    	for each (u, v) in E                       // 枚举每一条边
    		if (v is not visted)               // 如果节点v未被访问过
    			tarjan(v)                  // 继续向下找
    			Low[u] = min(Low[u], Low[v])
    		else if (v in S)                   // 如果节点v还在栈内
    			Low[u] = min(Low[u], DFN[v])
    	if (DFN[u] == Low[u])                      // 如果节点u是强连通分量的根
    		repeat
    			v = S.pop                  // 将v退栈,为该强连通分量中一个顶点
    			print v
    		until (u== v)
    }

    接下来是对算法流程的演示。

    从节点1开始DFS,把遍历到的节点加入栈中。搜索到节点u=6时,DFN[6]=LOW[6],找到了一个强连通分量。退栈到u=v为止,{6}为一个强连通分量。

    image

    返回节点5,发现DFN[5]=LOW[5],退栈后{5}为一个强连通分量。

    image

    返回节点3,继续搜索到节点4,把4加入堆栈。发现节点4向节点1有后向边,节点1还在栈中,所以LOW[4]=1。节点6已经出栈,(4,6)是横叉边,返回3,(3,4)为树枝边,所以LOW[3]=LOW[4]=1。

    image

    继续回到节点1,最后访问节点2。访问边(2,4),4还在栈中,所以LOW[2]=DFN[4]=5。返回1后,发现DFN[1]=LOW[1],把栈中节点全部取出,组成一个连通分量{1,3,4,2}。

    image

    至此,算法结束。经过该算法,求出了图中全部的三个强连通分量{1,3,4,2},{5},{6}。

    可以发现,运行Tarjan算法的过程中,每个顶点都被访问了一次,且只进出了一次堆栈,每条边也只被访问了一次,所以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M)。

    求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算法,为Kosaraju算法。Kosaraju是基于对有向图及其逆图两次DFS的方法,其时间复杂度也是O(N+M)。与Trajan算法相比,Kosaraju算法可能会稍微更直观一些。但是Tarjan只用对原图进行一次DFS,不用建立逆图,更简洁。在实际的测试中,Tarjan算法的运行效率也比Kosaraju算法高30%左右。此外,该Tarjan算法与求无向图的双连通分量(割点、桥)的Tarjan算法也有着很深的联系。学习该Tarjan算法,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求双连通分量的Tarjan算法,两者可以类比、组合理解。

    求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的Tarjan算法是以其发明者Robert Tarjan命名的。Robert Tarjan还发明了求双连通分量的Tarjan算法,以及求最近公共祖先的离线Tarjan算法,在此对Tarjan表示崇高的敬意。

    附:tarjan算法的C++程序

    ?View Code CPP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void tarjan(int i)
    {
    	int j;
    	DFN[i]=LOW[i]=++Dindex;
    	instack[i]=true;
    	Stap[++Stop]=i;
    	for (edge *e=V[i];e;e=e->next)
    	{
    		j=e->t;
    		if (!DFN[j])
    		{
    			tarjan(j);
    			if (LOW[j]<LOW[i])
    				LOW[i]=LOW[j];
    		}
    		else if (instack[j] && DFN[j]<LOW[i])
    			LOW[i]=DFN[j];
    	}
    	if (DFN[i]==LOW[i])
    	{
    		Bcnt++;
    		do
    		{
    			j=Stap[Stop--];
    			instack[j]=false;
    			Belong[j]=Bcnt;
    		}
    		while (j!=i);
    	}
    }
    void solve()
    {
    	int i;
    	Stop=Bcnt=Dindex=0;
    	memset(DFN,0,sizeof(DFN));
    	for (i=1;i<=N;i++)
    		if (!DFN[i])
    			tarjan(i);
    }

    [参考资料]

    BYVoid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


          说到以Tarjan命名的算法,我们经常提到的有3个,其中就包括本文所介绍的求强连通分量的Tarjan算法。而提出此算法的普林斯顿大学的Robert E Tarjan教授也是1986年的图灵奖获得者(具体原因请看本博“历届图灵奖得主”一文)。

          首先明确几个概念。

    1. 强连通图。在一个强连通图中,任意两个点都通过一定路径互相连通。比如图一是一个强连通图,而图二不是。因为没有一条路使得点4到达点1、2或3。
    2. 强连通分量。在一个非强连通图中极大的强连通子图就是该图的强连通分量。比如图三中子图{1,2,3,5}是一个强连通分量,子图{4}是一个强连通分量。

          关于Tarjan算法的伪代码和流程演示请到我的115网盘下载网上某大牛写的Doc(地址:http://u.115.com/file/f96af404d2<Tarjan算法.doc>)本文着重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就是针对tarjan的操作规则来讲解这个算法。

          其实,tarjan算法的基础是DFS。我们准备两个数组Low和Dfn。Low数组是一个标记数组,记录该点所在的强连通子图所在搜索子树的根节点的Dfn值(很绕嘴,往下看你就会明白),Dfn数组记录搜索到该点的时间,也就是第几个搜索这个点的。根据以下几条规则,经过搜索遍历该图(无需回溯)和对栈的操作,我们就可以得到该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

    1. 数组的初始化:当首次搜索到点p时,Dfn与Low数组的值都为到该点的时间。
    2. 堆栈:每搜索到一个点,将它压入栈顶。
    3. 当点p有与点p’相连时,如果此时(时间为dfn[p]时)p’不在栈中,p的low值为两点的low值中较小的一个。
    4. 当点p有与点p’相连时,如果此时(时间为dfn[p]时)p’在栈中,p的low值为p的low值和p’的dfn值中较小的一个。
    5. 每当搜索到一个点经过以上操作后(也就是子树已经全部遍历)的low值等于dfn值,则将它以及在它之上的元素弹出栈。这些出栈的元素组成一个强连通分量。
    6. 继续搜索(或许会更换搜索的起点,因为整个有向图可能分为两个不连通的部分),直到所有点被遍历。

          由于每个顶点只访问过一次,每条边也只访问过一次,我们就可以在O(n+m)的时间内求出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但是,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Tarjan算法的操作原理如下:

    1. Tarjan算法基于定理:在任何深度优先搜索中,同一强连通分量内的所有顶点均在同一棵深度优先搜索树中。也就是说,强连通分量一定是有向图的某个深搜树子树。
    2. 可以证明,当一个点既是强连通子图Ⅰ中的点,又是强连通子图Ⅱ中的点,则它是强连通子图Ⅰ∪Ⅱ中的点。
    3. 这样,我们用low值记录该点所在强连通子图对应的搜索子树的根节点的Dfn值。注意,该子树中的元素在栈中一定是相邻的,且根节点在栈中一定位于所有子树元素的最下方。
    4. 强连通分量是由若干个环组成的。所以,当有环形成时(也就是搜索的下一个点已在栈中),我们将这一条路径的low值统一,即这条路径上的点属于同一个强连通分量。
    5. 如果遍历完整个搜索树后某个点的dfn值等于low值,则它是该搜索子树的根。这时,它以上(包括它自己)一直到栈顶的所有元素组成一个强连通分量。

    参考代码:

     1 program tarjan; 
     2   var
     3     v,f:array[1..100]of boolean; 
     4     dfn,low:array[1..100]of integer; 
     5     a:array[0..100,0..100]of integer;  //边表 
     6     i,j,n,m,x,y,deep,d:integer; 
     7     stack,ln:array[1..100]of integer; 
     8   function min(x,y:longint):integer; 
     9     begin
    10       if x>y then exit(y) 
    11         else exit(x); 
    12     end; 
    13   procedure print(x:integer);  //出栈,打印 
    14     begin
    15       while stack[deep]<>x do
    16         begin
    17           write(stack[deep],' '); 
    18           f[stack[deep]]:=false; 
    19           dec(deep); 
    20         end; 
    21       writeln(stack[deep]); 
    22       f[stack[deep]]:=false;  //去除入栈标记 
    23       dec(deep); 
    24     end; 
    25   procedure dfs(x:integer); 
    26     var
    27       i:integer; 
    28     begin
    29       inc(d);  //时间 
    30       dfn[x]:=d;  //规则1 
    31       low[x]:=d; 
    32       inc(deep);  //栈中元素个数 
    33       stack[deep]:=x;  //规则2 
    34       f[x]:=true; 
    35       for i:=1 to a[x,0] do
    36         if not v[a[x,i]] then
    37           begin
    38             v[a[x,i]]:=true; 
    39             dfs(a[x,i]); 
    40             low[x]:=min(low[a[x,i]],low[x]);  //规则3 
    41           end
    42           else if f[a[x,i]] then
    43                  low[x]:=min(low[x],dfn[a[x,i]]);  //规则4 
    44         if dfn[x]=low[x] then  //规则5 
    45           print(x); 
    46     end; 
    47   begin
    48     readln(n,m); 
    49     fillchar(a,sizeof(a),0); 
    50     for i:=1 to m do
    51       begin
    52         readln(x,y);  //读入图 
    53         inc(a[x,0]); 
    54         a[x,a[x,0]]:=y; 
    55       end; 
    56     for i:=1 to n do
    57       if not v[i] then
    58         begin
    59           v[i]:=true; 
    60           dfs(i);  //更换起点,规则6 
    61         end; 
    62   end.

    本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altless/archive/2010/11/08/1871430.html

    (saltless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度百科:

    vector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容器,是因为它能够像容器一样存放各种类型的对象,简单地说,vector是一个能够存放任意类型的动态数组,能够增加和压缩数据。

     

      为了可以使用vector,必须在你的头文件中包含下面的代码:

     

      #include <vector>

     

      vector属于std命名域的,因此需要通过命名限定,如下完成你的代码:

     

      using std::vector;

     

      vector<int> vInts;

     

      或者连在一起,使用全名:

     

      std::vector<int> vInts;

     

      建议在代码量不大,并且使用的命名空间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全局的命名域方式:using namespace std;

     

      函数

     

      表述

     

      c.assign(beg,end) c.assign(n,elem)

     

      将(beg; end)区间中的数据赋值给c。将n个elem的拷贝赋值给c。

     

      c.at(idx)

     

      传回索引idx所指的数据,如果idx越界,抛出out_of_range。

     

      c.back()

     

      传回最后一个数据,不检查这个数据是否存在。

     

      c.begin()

     

      传回迭代器中的第一个数据地址。

     

      c.capacity()

     

      返回容器中数据个数。

     

      c.clear()

     

      移除容器中所有数据。

     

      c.empty()

     

      判断容器是否为空。

     

      c.end() //指向迭代器中末端元素的下一个,指向一个不存在元素。

     

      c.erase(pos)// 删除pos位置的数据,传回下一个数据的位置。

     

      c.erase(beg,end)

     

      删除[beg,end)区间的数据,传回下一个数据的位置。

     

      c.front()

     

      传回第一个数据。

     

      get_allocator

     

      使用构造函数返回一个拷贝。

     

      c.insert(pos,elem)//在pos位置插入一个elem拷贝,传回新数据位置

     

      c.insert(pos,n,elem)//在pos位置插入n个elem数据,无返回值

     

      c.insert(pos,beg,end)//在pos位置插入在[beg,end)区间的数据。无返回值

     

      c.max_size()

     

      返回容器中最大数据的数量。

     

      c.pop_back()

     

      删除最后一个数据。

     

      c.push_back(elem)

     

      在尾部加入一个数据。

     

      c.rbegin()

     

      传回一个逆向队列的第一个数据。

     

      c.rend()

     

      传回一个逆向队列的最后一个数据的下一个位置。

     

      c.resize(num)

     

      重新指定队列的长度。

     

      c.reserve()

     

      保留适当的容量。

     

      c.size()

     

      返回容器中实际数据的个数。

     

      c1.swap(c2)//将c1和c2元素互换

     

      swap(c1,c2)//同上操作。

     

      vector<Elem> //创建一个空的vector

     

      vector<Elem> c1(c2)//复制一个vector

     

      vector <Elem> c(n)//创建一个vector,含有n个数据,数据均已缺省构造产生

     

      vector <Elem> c(n,elem)//创建一个含有n个elem拷贝的vector

     

      vector <Elem> c(beg,end)//创建一个以(beg;end)为区间的vector

     

      c.~ vector <Elem>()//销毁所有数据,释放内存

     

      operator[]

     

      返回容器中指定位置的一个引用。

     

      创建一个vector

     

      vector容器提供了多种创建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

     

      创建一个Widget类型的空的vector对象:

     

      vector<Widget> vWidgets;

     

      创建一个包含500个Widget类型数据的vector:

     

      vector<Widget> vWidgets(500);

     

      创建一个包含500个Widget类型数据的vector,并且都初始化为0:

     

      vector<Widget> vWidgets(500,Widget(0));

     

      创建一个Widget的拷贝:

     

      vector<Widget> vWidgetsFromAnother(vWidgets);

     

      向vector添加一个数据

     

      vector添加数据的缺省方法是push_back()。push_back()函数表示将数据添加到vector的尾部,并按需要来分配内存。例如:向vector<Widget>;中添加10个数据,需要如下编写代码:  for(int i= 0;i<10; i++) {  vWidgets.push_back(Widget(i));  }

     
     

      获取vector中指定位置的数据

     

      vector里面的数据是动态分配的,使用push_back()的一系列分配空间常常决定于文件或一些数据源。如果想知道vector是否为空,可以使用empty(),空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获取vector的大小,可以使用size()。例如,如果想获取一个vector v的大小,但不知道它是否为空,或者已经包含了数据,如果为空时想设置为 -1,你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实现:

     

      int nSize = v.empty() -1 : static_cast<int>(v.size());

     

      访问vector中的数据

     

      使用两种方法来访问vector。

     

      1、 vector::at()

     

      2、 vector::operator[]

     

      operator[]主要是为了与C语言进行兼容。它可以像C语言数组一样操作。但at()是我们的首选,因为at()进行了边界检查,如果访问超过了vector的范围,将抛出一个例外。由于operator[]容易造成一些错误,所有我们很少用它,下面进行验证一下:

     

      分析下面的代码:

     

      vector<int> v;

     

      v.reserve(10);

     

      for(int i=0; i<7; i++) {

     

      v.push_back(i); //在V的尾部加入7个数据

     

      }

     

      try {int iVal1 = v[7];

     

      // not bounds checked - will not throw

     

      int iVal2 = v.at(7);

     

      // bounds checked - will throw if out of range

     

      }

     

      catch(const exception& e) {

     

      cout << e.what();

     

      }

     

      删除vector中的数据

     

      vector能够非常容易地添加数据,也能很方便地取出数据,同样vector提供了erase(),pop_back(),clear()来删除数据,当删除数据时,应该知道要删除尾部的数据,或者是删除所有数据,还是个别的数据。

     

      remove()算法 如果要使用remove,需要在头文件中包含如下代码:

     

      #include <algorithm>

     

      remove有三个参数:

     

      1、 iterator _First:指向第一个数据的迭代指针。

     

      2、 iterator _Last:指向最后一个数据的迭代指针。

     

      3、 predicate _Pred:一个可以对迭代操作的条件函数。

  • 相关阅读:
    实验七:类的多态性
    实验六:类的封装(P105 3-35)
    实验五:任意输入10个int类型数据,排序输出,再找出素数
    第三周学习总结
    hbase对Java的简单操作
    hbase的shell命令
    需求工程3
    需求工程2
    软件需求1
    认识软件需求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BWer/p/262395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