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原理与分析》第七周作业
一.本周内容概述:
- 对Linux系统如何创建一个新进程进行追踪
- 分析Linux内核创建一个新进程的过程
二.本周学习内容:
1.学习进程的描述
- 操作系统内核实现操作系统的三大管理功能:进程管理,内核管理和文件系统,其中最核心的功能是进程管理。
- 在操作系统原理中,我们通过进程控制块PCB描述进程,通常采用一个数据结构struct task_struct来描述进程,其中比较常见的属性如state是进程状态,常见状态有就绪态,运行态和阻塞态。
运行过程如图所示:
2.实验楼实验内容:分析Linux内核创建一个新进程的过程
- 初始化Menu Os,输入fork可以看到menuos触发了一个fork系统调用
实践截图如下:
- 退出menu目录,在LinuxKernel目录下执行
实践截图如下:
- 横屏打开另一个终端,进行gdb追踪
remote target:1234
- 然后对sys_clone,do_fork,dup_task_struct,copy_process,copy_thread和ret_from_fork设置断点
实践截图如下:
- 在gdb中continue执行到第一个断点SyS_clone处
实践截图如下:
- 执行至第2个断点do_fork创建新进程:
实践截图如下:
- 单步执行调试,会停留在第4个断点copy_pocess
实践截图如下:
- 单步执行调试,会停留在第3个断点
实践截图如下:
- 继续执行调试,停留在第5个断点copy_thread和第6个断点ret_from_fork上
实践截图如下:
三.总结与疑难
这一周主要学习了进程的创建过程大致是复制进程描述符、复制其它进程资源(采用写时复制技术)、分配子进程的内核堆栈并对内核堆栈关键信息进行初始化。
问题是fork、vfork、clone这三种系统调用的不同,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 fork():子进程拷贝父进程的数据段,代码段,父子进程的执行次序不确定;
- vfork():创建的子进程与父进程共享数据段,而且子进程将先于父进程运行;
- fork():子进程拷贝父进程的数据段,代码段,父子进程的执行次序不确定;
四.下周计划
- [ ] 完成书本上的课后习题
- [ ] 继续使用虚拟机环境研究内核
2019 年 11月 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