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BR的基本配置】

    PBR基于策略路由的配置

    一:基于报文协议的本地PBR

    1:首先进行理论分析:在SW1上利用基于报文报文协议类型的PBR,在sw1与sw3的连接链路上,利用acl制定允许tcp的报文通过3000,并与PBR绑定,然后应用在出口s2/0,然后在sw1上分别telnet登录sw3,sw2,以及利用icmp包的发送进行比较,以此来检验基于报文类型的本地PBR是不是成功

     

    2:发现RT1telnetRt3 success 而RT1 tenet RT2 falied,而相反的是当利用icmp分别向rt3和rt2发送数据包时都是success

     

      

     

    二:基于报文类型的PBR

    1:由理论进行分析:首先RT3连接RT1,2作为转发路由,在RT1,2上创建静态路由,把来自RT4的网段进行学习,然后在RT3上创建acl匹配基于tcp的报文,并且与PBR进行绑定,然后在g0/0出接口上应用,并指定s1/0为PBR应用接口

     

    三:基于报文长度的PBR

     

    1:由理论进行分析:首先RT2与RT3作为负载链路,同时分担来自PC1所请求的报文信息,由基于报文长度的PBR可知,把RT2和RT3之间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报文长度链路,其次在RT2的PBR应用过程中,必须指定其应用的下一跳地址为RT3与源RT2相连的对端端口,在配置完成后,退出到用户视图,开启debugging调试PBR的功能,此时,在PC1上,分别分两次RT3的环回口发送报文长度在先前以划分好的两个不同区间的报文长度类型上,发送ICMP包,此时在RT2上,通过查看debugging,得知,当ICMP数据包长度在[64,100]之间时,其所走的链路是s1/0到s1/0,同理当ICMP包在[101,1000]之间时,其所走的链路是s2/0/ 2/0

     

     

    要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给自己充电,不要这荒废了短暂的时光;
  • 相关阅读:
    .NET:CLR via C# The CLR’s Execution Model
    VisualStudio:WEB 性能测试和负载测试 入门
    Maven:Maven 入门
    技术人生:东莞之行
    技术人生:新的生活计划
    Java:使用 Java 开发的一个异常处理框架
    .NET:命令行解析器介绍
    技术人生:希望有生之年开发一个“自己的解释语言”
    .NET:异常处理的两条“黄金定律”,求批!
    FAQ:Domain Event 和 C# 中的 Event 有啥区别?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ctivecode/p/96490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