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下md5sum的使用

      MD5的全称是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在90年代初由MIT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和RSA Data Security Inc发明,经MD2、MD3和MD4发展而来。

      Message-Digest泛指字节串(Message)的Hash变换,就是把一个任意长度的字节串变换成一定长的大整数。这种变换只与字节的值有关,与字符集或编码方式无关。

      MD5将任意长度的“字节串”变换成一个128bit的大整数,并且它是一个不可逆的字节串变换算法,换句话说就是,即使你看到源程序和算法描述,也无法将一个MD5的值变换回原始的字符串,从数学原理上说,是因为原始的字节串有无穷多个,这有点象不存在反函数的数学函数。

       MD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Message(字节串)产生fingerprint(指纹),以防止被“篡改”。举个例子,你将一段话写在一个叫 readme.txt文件中,并对这个readme.txt产生一个MD5的值并记录在案,然后你可以传播这个文件给别人,别人如果修改了文件中的任何内容,你对这个文件重新计算MD5时就会发现。如果再有一个第三方的认证机构,用MD5还可以防止文件作者的“抵赖”,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签名应用。

      MD5还广泛用于加密和解密技术上,在很多操作系统中,用户的密码是以MD5值(或类似的其它算法)的方式保存的, 用户Login的时候,系统是把用户输入的密码计算成MD5值,然后再去和系统中保存的MD5值进行比较,而系统并不“知道”用户的密码是什么。

      一些黑客破获这种密码的方法是一种被称为“跑字典”的方法。有两种方法得到字典,一种是日常搜集的用做密码的字符串表,另一种是用排列组合方法生成的,先用MD5程序计算出这些字典项的MD5值,然后再用目标的MD5值在这个字典中检索。

      即使假设密码的最大长度为8,同时密码只能是字母和数字,共26+26+10=62个字符,排列组合出的字典的项数则是P(62,1)+P (62,2)….+P(62,8),那也已经是一个很天文的数字了,存储这个字典就需要TB级的磁盘组,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能获得目标账户的密码MD5值的情况下才可以。

    MD5算法常常被用来验证网络文件传输的完整性,防止文件被人篡改。MD5全称是报文摘要算法(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此算法对任意长度的信息逐位进行计算,产生一个二进制长度为128位(十六进制长度就是32位)的“指纹”(或称“报文摘要”),不同的文件产生相 同的报文摘要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之小的。
    在linux或Unix上,md5sum是用来计算和校验文件报文摘要的工具程序。一般来说,安装了Linux后,就会有md5sum这个工具,直接在命令行终端直接运行。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来获取md5sum命令帮助 man md5sum
    1丶使用md5sum来产生指纹(报文摘要)命令如下:md5sum file > file.md5 或者 md5sum file >>file.md5
    注: > 和 >> 的区别在于: > 表示把由file文件产生的摘要重定向到文件file.md5,但是会覆盖file.md5里面的内容;而 >> 则将输出的摘要附加到file.md5文件的后面。也可以把多个文件的报文摘要输出到一个md5文件中,这要使用通配符*,比如某目录下有几个iso文 件,要把这几个iso文件的摘要输出到iso.md5文件中,命令如下:md5sum *.iso > iso.md5
    2丶使用md5报文摘要验证文件,方法有二:
    1. 比如,把下载的文件file和该文件的file.md5报文摘要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然后用如下命令进行验证:md5sum -c file.md5 然后如果验证成功,则会输出:正确
    2. 比如下载了文件file,然后运行下面的命令:md5sum file 命令会输出一个md5的报文摘要,然后把这个报文摘要直接与file.md5中的内容比较,如果一样,就说明验证正确

  • 相关阅读:
    史上最全web.xml配置文件元素详解
    SpringMVC后台接收list类型的数据的实现方式
    史上最全的maven的pom.xml文件详解
    阿里菜鸟同学迟到的2018年个人总结(文末彩蛋)
    可以落地的DDD到底长什么样?
    欠的债,这一次都还给你们
    主流分布式架构的风流韵事...
    分布式架构的前世今生...
    分布式架构之美~
    征服诱人的Vagran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ggavara/p/275660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