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二次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教材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V3》
下次目标:弄懂什么是动态库,什么是静态库,什么是共享库。
看了第一章,听了第七章一部分的MOOC(即:对应的第十周MOOC)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554324/201901/1554324-20190103190903590-1880773321.jpg)
- 第一章:
- 是什么(讲了什么内容)?
- 信息就是位+上下文:计算机中信息就是一串二进制bits序列,加上上下文(我的理解:上下文就是“堆栈中的各种保护现场以及参数传递”)
- 操作系统管理硬件:通过四个抽象的概念:
- 一切皆“文件”:这里的文件就是刚刚上文所说的bits序列;
- 编译系统的组成;
- 计算机硬件组成
- 是什么(讲了什么内容)?
- 编译系统的组成
- 计算机硬件组成
- 高速缓存
- 操作系统
-
存储设备形成层级结构
-
进程
-
虚拟存储空间
- 文件
- 第七章:
- 是什么(讲了什么内容)?
- 链接过程的本质
- 文件格式ELF:L:链接视图;E:执行视图
- 目标文件:可执行目标文件默认输出为:a.out 可以输出为不带后缀名的文件。 O : Object Files
- 段头表:Segment header table
- 结头表:Section header table
- 是什么(讲了什么内容)?
- 链接过程的本质
- 链接过程中的虚拟内存映像
- 目标文件
- ELF 文件格式
实验楼实验重点
注意是:小写的c 不是大写的C!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无
代码托管
无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快速上手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尝试一下记录「计划学习时间」和「实际学习时间」,到期末看看能不能改进自己的计划能力。这个工作学习中很重要,也很有用。
耗时估计的公式
:Y=X+X/N ,Y=X-X/N,训练次数多了,X、Y就接近了。
-
计划学习时间:XX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XX小时
-
改进情况:
(有空多看看现代软件工程 课件
软件工程师能力自我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