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质量控制是监测并记录执行质量活动的结果,从而评估绩效并建议必要的变更的过程。
术语:
预防:保证过程中不出现错误
检查:保证错误不落到客户手中
属性抽样:结果或为合格,或为不合格
变量抽样:在连续的量表上标明结果所处的位置,以此表明合格的程度
公差:结果可接受的范围
控制界限:显示过程是否失控的临界值
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
- 质量测量指标
- 质量核对表
- 工作绩效测量结果:包括实际技术性能、实际进度绩效和实际成本绩效
- 批准的变更请求
- 可交付成果
- 组织过程资产:质量标准和政策、标准化的工作指南和问题与缺陷报告程序以及沟通政策
工具与技术
- 因果图:直观的显示各种因素如何与潜在问题或结果相联系
- 控制图:直观的反映某个过程随时间推移的运行情况,以及何时发生了特殊原因引起的变化,导致过程失控。
- 流程图:用来发现某个或某些失效的步骤。
- 直方图:是一种垂直的条形图,显示特定情况的发生次数。
- 帕累托图:是一种按发生频率排序的特殊直方图,显示每种已识别的原因分别导致多少缺陷
- 趋势图:相当于没有界限的控制图,用来反映某种变化的历史和模式。是一种现行图,按发生顺序标示数据点。
- 散点图:显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 统计抽样
- 检查:检验工作成果,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书面标准。
- 审查已批准的变更请求
输出:
-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对质量控制活动结果的书面记录
- 确认的变更
- 确认的可交付成果:实施质量控制过程的最终结果
-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 变更请求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项目文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