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5G 学习

    5G

    • 发展

      • 3G时代出现了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分离的基站,这种基站也被称为分布式基站,基带部分被称为BBU,而射频单元被称为RRU。
      • 基带拉远分为基带部分(BBU)和射频部分(RRU),中间采用光纤进行信号传输,这种方式有时也被称为分布式基站或射频拉远(BBU+RRU)。
      • RRU负责信号收发,BBU负责信号处理。
      • BBU与RRU之间采用光纤传输,RRU再通过同轴电缆及功分器(耦合器)等连接至天线,即主干采用光纤,支路采用同轴电缆。
      • 这种分布式架构,把粗长硬的馈线换成了细软轻的光纤,站点功耗大幅降低,网络运维成本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 这种架构就叫做C-RAN(集中式无线接入网)
      • 虽然C-RAN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在4G阶段却没有发展起来,因为这种架构对于光纤资源的数量要求太高,每个站点都要有到BBU集中机房的光纤
    • AAU是RRU(5G是+Low-PHY)+天线

      • 5G中RRU演变成了集成超大规模天线阵列的Massive MIMO AAU
      • 在5G的整个网络结构之中,依然会有BBU+RRU+传统天线的组合,AAU并不是5G系统之中的唯一
      • 和RRU相比,AAU多了天线的功能以及部分BBU的功能。和RRU相比,AAU体积更大,面积更大,重量更重,耗电也会更大,价格也要贵一些。
    • BBU是Building Baseband Unit 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基带

    • CPRI是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

      • 它是用于蜂窝无线网络的中REC(无线电设备控制)和RE(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关键通信接口规范。
      • BBU和RRU之间的基带信号传输使用光纤,之间的传输协议是用CPRI
      • CPRI定义的是BBU与RRU/AAU之间接口的规范。
      • CPRI接口速率是正比于天线数和载波带宽的。以一个常见的4T4R RRU为例,仅建一个20M的LTE载波,不做压缩的话需要4.9152Gbps的接口带宽,使用一个普通的10G光模块就足够了
    • eCPRI是enhanced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增强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

      • 把在High Phy往上的数据交给BBU处理,下面的交给RRU的DU部分去处理,这样BBU和RRU之间的数据量就少了
      • eCPRI就是通过将Low-PHY移至RRU部分的DU中,大幅度降低BBU和RRU之间的接口速率要求,达到节省光模块成本的目的。
      • 代价是RRU的复杂度提升,要耗费RRU的FPGA资源。
    • eMBB是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增强移动宽带

    • FR是Radio Frequency 射频

    • gNB 5G基站 ,eNB 4G 基站

    • High-PHY是指L1中,与DSP没有直接的强相关性软件实体。Low-PHY是那些与DSP有强相关性的软件实体。

    • RRU是Remote Radio Unit 远端射频模块(射频)

      • RRU的工作原理是:
        基带信号下行经变频、滤波,经过射频滤波、经线性功率放大器后通过发送滤波传至天馈。
        上行将收到的移动终端上行信号进滤波、低噪声放大、进一步的射频小信号放大滤波和下变频,然后完成模数转换和数字中频处理等。  
        RRU同基站接口的连接接口有两种: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通用公共射频接口)及OBSAI(Open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Initiative 开放式基站架构)
    • Sub6G,毫米波都是指5G的频段

      • Sub6G载波需要支持100M带宽,而毫米波需要支持400M的载波带宽

    参考文档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65586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9475446219589248&wfr=spider&for=pc

    基站发展

    2G和3G时代基站的架构:

    既然基站可以分为两个模块:发射信号的RRU和处理信号的BBU,其中BBU小巧精致功耗低,而RRU体积庞大功耗高,何不把功耗高的RRU也挂在塔上,跟天线放一起?这样就不用很长的馈线连接了,损耗小了功耗自然也就降下来了,自然散热就可以。这样一来,机房里少了RRU这个散热大户,空调也就可以歇歇了。
    在2G时代,基站君还是一体化架构的,即把今天的RRU和BBU扔一块放在空调房里,天线挂高塔上,中间用射频馈线连接,之间馈线往往几十到上百米,笨重而昂贵。有点射频常识的人都清楚,这么长的射频馈线意味着多大的损耗,信号没发出去就在自家窝里损耗大半。还有机房的运维成本也是个问题。

    因为把基站拆成了两块分开工作,这样的站点也叫分布式站点。这样就涉及到了BBU和RRU的连接问题。到底BBU和RRU它们可以离得多远,之间的数据怎么传,总得有个标准才行。
    CPRI

    于是,在2003年,爱立信,诺西,阿朗,NEC,还有华为这几个厂家一合计,搞出来了个叫做CPRI(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的协议,大家都按着这个来搞。

    • CU Central Unit 集中单元
    • DU Distributed Unit 分布单元

    5G时代,不仅仅是RRU和天线集成到了一起变成了AAU,而且BBU的物理结构也由于5G改变的网络框架而演变成了CU(集中单元)和DU(分布单元)。

    其中BBU的实时性比较强的部分,变成了DU(分布单元),而BBU的非实时性功能则演变为了CU(集中单元),此外5G核心网功能下沉到边缘,CU还将承载部分核心网的功能。

    BBU的部分物理层功能,被设计到了AAU之中,因此和RRU相比,AAU不仅仅是多集成天线部分的功能,还多了部分BBU物理层的功能。

    CPRI接口速率是正比于天线数和载波带宽的。以一个常见的4T4R RRU为例,仅建一个20M的LTE载波,不做压缩的话需要4.9152Gbps的接口带宽,使用一个普通的10G光模块就足够了
    然而到了5G时代,我们的一个核心的场景是eMBB,天线数目加了,原先的2T、4T一下子变成了32T、64T,带宽也加宽了很多,到了5G时代,单个NR载波可能就高达100M带宽,对于sub6G就有200M带宽需求,对于毫米波频段,更是400M起步。这么一算,对CPRI接口速率的要求提高了几十倍,如对64T MM,仅建一个100M NR载波,就需要惊人的172.8Gbps的速率要求,也就是建一个载波就要用到2个100G的光模块,即便结合压缩技术压缩到1/3,也需要至少1个100G的光模块! 这带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我们知道数据通过通信协议栈,各层会在上一层的基础之上附加本层的功能,这样层层加码下来,数据量急剧增加。CPRI协议在BBU和RRU之间传输的物理层数据,不但包含了承载的数据,还含有大量物理层信息,并这些信息分到了各个天线之上,数据量非常巨大。如下图所示,就是最为普通的20MHz带宽的LTE载波,支持2x2MIMO,可支持150Mbps速率的数据流,处理到了CPRI这里,带宽需求竟然达到了惊人的2.5Gbps!

    其实,上面例子中的的CPRI速率,在CPRI的世界中还算是很小的。在CPRI协议的6.1版本中,定义了9个选项,最大速率可达12Gbps。
    eCPRI

    那么可以大幅度降低前传速率要求的eCPRI就来了。eCPRI的思路是这样的,通信协议栈上传输的数据会层层加码,越到底层数据量越大,那如下图所示,把在High Phy往上的数据交给BBU处理,下面的交给RRU的DU部分去处理,这样BBU和RRU之间的数据量就少了,代价是RRU的复杂度提升,要耗费RRU的FPGA资源。
    我们再来看一下eCPRI的效果,以前面64T MM建100M NR载波为例,对CPRI速率要求是172.8Gbps,对eCPRI的要求仅为24.3Gbps,降到了原先的14%,这对于光模块的要求大幅度下降,5G前传的压力也小了很多。

    概念区别

    • 基站:
      基站就是由天线和RRU组成的无线电收发装置
    • 扇区:
      扇区是地理上的定义,一个宏站基站通常会打出三片扇区
    • 扇区和载波:
      每个扇区使用一个或多个无线载波完成无线覆盖,每个无线载波使用某一载波频点
    • 小区:
      小区是为用户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一片区域,是无线网络的基本组成单位。基站支持的小区数由“扇区数×每扇区载频数”确定

    5G

    术语相关

    nrarfcn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 - ARFCN)对应LTE是earfcn

    基本架构

    5G 频率范围


    LTE

    LTE无线架构

    上下行无线协议架构

    eNodeB(Evolved Node B),即演进型Node B,简称eNB,LTE中基站的名称。eNodeB相比现有3G中的Node B,集成了部分RNC的功能,减少了通信时协议的层次。
    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信道质量指示,CQI由UE测量所得(周期性上报使用的是PMI用push信道(业务信道),非周期性是RI上报使用pucch信道(控制信道))

    AMC 自适应调试标编码技术
    HARQ 重传
    ICIC小区抗干扰

    一个时隙包含7个连续的OFDM符号


    LTE术语

    • AS 接入层
    • beamforming 波束赋型,波束赋型可以删除同一个时间频率资源分配给不同用户的干扰
    • BSR(Buffer Status Report)UE需要通过BSR来告诉eNodeB自己有多少数据需要发送
    • 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LTE-Advanced系统引入一项增加传输带宽的技术
    • 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
    • C-RNTI(Cell 小区 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 CP(Cyclic prefix )循环前缀
    • CQI 信道质量标识
    • CSFB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电路域回落Lte与2,3G的互操作
    • DC子载波(DC-subcarrier)是LTE下行载波中心位置的一个未被使用的子载波
      是为了避免本地晶振可能泄露等原因导致高干扰而设置的,这也就是一些资料中提到如PSS和SSS占用载波中心62个子载波(不含DC子载波)的由来。
    • DCI (Downlink Control Infomation 下行控制信息,由PDCCH承载)
    • IMS (IP Muti-media Subsystem)Lte的语音业务是要基于IMS的VolTE
    • MIB (maste information block)和SIB1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
    • Msg3根据UE状态的不同和应用场景的不同,这条消息也可能不同,因此就称为Msg3,即随机接入过程的第3条消息
      其在不同场景下的Msg3如下所描述:
      - RRC_IDLE态下初始接入,通过RRCSetupRequest;
      - RRC_INACTIVE态下恢复接入,通过RRCRRequest;
      - RRC连接重建,通过RRCReestablishmentRequest;
      - 上行失步,上行数据到达,下行数据到达(竞争),通过CRNTI;
      - 其他SI请求,通过RRCSystemInfoRequest;
      - 切换(竞争),通过CRNTI + 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
    • NAS 非接入层
    • 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用于对上行PUSCH传输的数据回应HARQ ACK/NACK。
    •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paging 寻呼消息
    • PCI(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ty 物理小区ID)是由主同步信号(PSS)与辅同步信号(SSS)通过简单运算获得(PCI=PSS+3*SSS)
    • 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
    • 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数据业务)
    • PRACH (随机接入信道)在频域上占6个连续的RB,正好等于LTE支持的最小上行带宽
    • RB(resource block)每个RB专用带宽(每个RE为15KHz,12个子载波组成1RB,即15KHz*12=180KHz=0.18MHz)
      • LTE带宽配置20MHz留出总带宽的10%作为保护带用,即20MHz的带宽实际RB占用18MHz ( 100个RB )
    • PBCH:phi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 RA preamble ,随机接入过程的步骤一就是UE发送random access preamble
    • RAR ,随机接入响应
    •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 :连接态(RRC_CONNECTED)和 RRC_IDLE
      • RRC_IDLE态,并每隔一段时间“醒来”一次,去接收Paging消息,以确定是否有呼叫请求
    • rrm 无线资源管理
    • RS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就是“导频”信号
    • RLF(Radio Link Failure)会触发重建(Re-establishment)流程
    •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 RAR (random access response)
    • RA-RNTI(随机接入 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
    • RACH (Random AccessChannel 随机接入信道)
    • RNTI (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在UE和eNB之间的信号信息内部的作为不同UE的标识。
    • RSRP、RSRQ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 /quality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型号接收质量
    • 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
    • SFBC(空频块编码)
    • SID 沉默指示帧,每160ms产生一个sid
    • 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
    • SI-RNTI (System Information RNTI(系统信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用于系统信息的传输,对应于BCCH;
    •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上行探测参考信号)
    • SR:(Scheduling Request)UE会通过发送SR告诉eNodeB有数据要发
    • TAU:Tracking Area Update (TAU)
    • TA tracking area
    • UCI (上行控制信息,包括CSI和ACK/NACK)会在PUSCH上传输,否则UCI在PUCCH上传输。

    信道映射

    逻辑信道

    上行 下行
    CCCH,DCCH,DTCH PCCH,BCCH,CCCH

    传输信道

    上行 下行
    UL-SCH,RACH PCH,BCH,DL-SCH,MCH

    物理信道

    上行 下行
    PUSCH,PUCCH,PRACH 控制 PBCH,PDCCH
    PUSCH,PUCCH,PRACH 业务 PDSCH

    LTE协议栈和接口

    主要接口
    overall
    1. L1

      • PBCH,PDSCH
    2. L2

      • 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 RLC ( Radio Link Control 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 )
      • mac层
    3. L3

      • 一般指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
    上行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
    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RLC:radio link control 无线链路控制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体接入控制


    下行控制
    • 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
    1.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 通知UE对应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的大小,即控制区域所占的OFDM符号(OFDM symbol)的个数。或者说,PCFICH用于指示一个下行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OFDM符号的个数。
    2.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3. 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

      • 用于对上行PUSCH传输的数据回应HARQ ACK/NACK。每个TTI中的每个上行TB对应一个PHICH,也就是说,当UE在某小区配置了上行空分复用时,需要2个PHICH
    4. PD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下行业务

    1.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PDSCH主要用于传输来自DL-SCH和PCH的数据,更确切地说,RAR、Paging、SIB、RRC消息(不包括MIB)和用户数据等最终会在PDSCH上传输。

    承载


    系统消息


    1. eNodeB通过广播SIB2发送prach-ConfigIndex和prach-FrequencyOffset,从而确定该小区可用于传输preamble的时频资源集合。
    2. UE至少要在接收到MIB、SIB1和SIB2(不一定要接收SIB3~SIB13)后,才能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LTE 小区搜索


    • LTE 时频概念
      • MIB会在物理信道PBCH上传输。PBCH时域上位于每个系统帧的子帧0的第2个slot的前4个OFDM符号上,并在频域上占据72个中心子载波(不含DC)
    • MIB在物理层的编码处理和映射流程
    • LTE 小区选择
    • LTE 系统信息
    • LTE 随机接入
      1.目的(1.获得上行同步 2.为UE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C-RNTI )

    文章末尾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kkdd-2013/p/3866235.html

    kankan

    kankan1

    kankan2 >>>>kankan5

    列表嵌套

    1. 第一项:
      • 第一项嵌套的第一个元素
        1. 看看
      • 第一项嵌套的第二个元素
    2. 第二项:
      • 第二项嵌套的第一个元素
      • 第二项嵌套的第二个元素

    gray
    文字
    $color{blue}{blue}$

    图像

  • 相关阅读:
    CSS浮动(float、clear)通俗讲解
    JAVA 类的加载
    数据库操作 delete和truncate的区别
    正则表达式 匹配相同数字
    Oracle EBS OM 取消订单
    Oracle EBS OM 取消订单行
    Oracle EBS OM 已存在的OM订单增加物料
    Oracle EBS OM 创建订单
    Oracle EBS INV 创建物料搬运单头
    Oracle EBS INV 创建物料搬运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mize/p/1360142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