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是完全开源的,遵守 BSD 协议,是一个高性能的 key-value 数据库。
-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优势:
- 性能极高 – Redis能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 。
- 丰富的数据类型 – Redis支持二进制案例的 Strings, Lists, Hashes, Sets 及 Ordered Sets 数据类型操作。
- 原子 – Redis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意思就是要么成功执行要么失败完全不执行。单个操作是原子性的。多个操作也支持事务,即原子性,通过MULTI和EXEC指令包起来。
- 丰富的特性 – Redis还支持 publish/subscribe, 通知, key 过期等等特性。
安装:
打开Redis官网下载稳定版本(stable)。我使用的是redis-3.2.5.tar.gz,放到家目录下
解压:
tar -zxvf ./redis-3.2.5.tar.gz
移动:
sudo mv ./redis-3.2.5/ /usr/local/
编译:
cd /usr/local/redis-3.2.5/
sudo make
test:
sudo make test
安装,将Redis的命令安装到/usr/local/bin/目录
sudo make install
启动:
redis-server
redis-cli
测试连接:
ping
配置,在源文件/usr/local/redis-3.2.5/目录下,文件Redis.conf为Redis数据库的配置文件。绑定地址如果需要远程访问,则可将此行注释将protected-mode属性值改成no
端口默认为6379
是否以守护进程运行
daemonize yes
数据文件默认名称是dump.rdb
dbfilename dump.rdb
数据文件存储路径
推荐改为:dir /var/lib/redis/
创建文件夹:sudo mkdir /var/lib/redis/
日志存储:
推荐改为:logfile /var/log/redis/redis-server.log
创建文件夹:sudo mkdir /var/log/redis/
数据库个数:默认16个。0-15
使用配置文件方式启动:
sudo mkdir /etc/redis/
sudo cp /usr/local/redis-3.2.5/redis.conf /etc/redis/
指定配置文件启动
sudo 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onf
停止Redis服务:
ps ajx|grep redis
sudo kill -9 redis进程id